分享

听育儿:妈妈拖女儿下海,只因她不好好写作业:你的担心会伤到孩子吗┃小毛出海

 丄学号 2021-11-09
作者┃小毛出海  朗读┃小毛出海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看到一则新闻,《小孩爬木雕酿惨剧被压身亡》。 

事故发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位妈妈,带着7岁的儿子逛商场。 

在商场展示区里,放着一尊约2米高的柚木雕塑。 

儿子贪玩,径自去攀爬雕塑。 

不料雕塑倒地,砸在儿子身上,使其当场身亡。 

这一幕令人无比痛心。

儿童安全问题,是父母永远操心的主题。

何止于此,父母对孩子360度的担心,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根植到每个父母的心里。 

担心意味着对孩子的关怀,如果说担心源自于本能,那么如何正确表达担心,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小心我们的担心,变成孩子的噩梦

前几日,新闻《女儿被妈妈拖进大海,竟是为了“吓唬”孩子》引起广泛关注。

在辽宁省的葫芦岛市,民警接到报警说,一名女子拖着一名10岁左右的小女孩,欲投海轻生。 

民警赶到现场时,她们已经走到,距离海岸30米的地方。

女子拽着小女孩一只胳膊,一个劲地往海里走去,全然却不顾她的痛哭求饶与拼命挣扎。 

民警劝返无效,只能手拉手,进入海里,把两个人护送回岸边。 

当时,天气阴沉,风大浪大,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被海浪卷走。 

女子冒着生命危险,闹这么一出,竟然是因为小女孩,也就是她女儿,听网课不认真,下课后还不好好写作业,批评教育她,她还不接受。 

女子本就因为女儿学习不好,而十分担心,一气之下,就带着女孩到海边,打算拖她下海,“吓唬吓唬”她。 

不知道女儿以后,还敢不敢不认真做作业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女子这样做,给女儿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爱孩子变成了害孩子。

俄国哲学家披萨列夫曾说过:

“思想上的错误会引起语言上的错误,言论上的错误会引起行动上的错误。” 

我们总认为自己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多,我们是正确的。我们又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就应该听话。不自觉运用“威胁”、“命令”等权威式表达。 

但是权威式表达,不关注孩子的感受,只是想让孩子听我们的。

就像狼和小羊的故事。小羊不论是在狼的上游喝水,还是在它的下游,都不对。因为狼只是想吃掉小羊。 

殊不知,当我们习惯于运用权威式表达时,会对孩子造成极坏的影响。 

经常吓唬孩子,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

经常威胁孩子,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经常命令孩子,会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 

我们的本心是担心孩子,怕他学习不好、生活不好,但我们用不当的表达方式,却可能深深地伤害孩子,成为孩子的噩梦。

把我们的担心,换成孩子的安心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 

一个网友分享她妈妈“惊艳的教育方法”。 

网友是个女孩,从小就很顽皮,喜欢攀高爬低,手上都磨起了厚厚的茧。 

2岁的时候,她因为贪玩,掉到江里,幸亏被好心人救起,捡回一条命。 

后来,她的妈妈就带着她,学会游泳。 

小学的时候,她在学校玩双杠,脸着地,被摔得又红又肿。 

于是,妈妈每天带着她到学校操场,教她学校所有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亲自示范,直到孩子掌握。 

妈妈表示,孩子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但同时,孩子充满好奇心,又很好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想要尝试。因此,必须学会相关的技能,降低安全隐患。 

妈妈把对孩子安全的担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的行为,让我们由衷地叹服。 

《抱朴子》一书中道: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父母拥有再多的教育理念,都不如行动一次。

对于孩子的担心,不论我们提醒多少遍,都不如带着孩子,踏踏实实去学习,让孩子掌握相关技能,来得实际。 

孩子之所以称为孩子,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成熟的认知,既不能预估风险,也很难抵御风险,也不一定能理解我们眼中“正确”的指令。 

人常说,未雨绸缪。

这时候,父母就需要帮孩子预判,并根据孩子的年龄,采取相应的对策。

让3岁的幼童,待在没有危险的环境里,他会获得满满的安全感; 

让幼儿园的小朋友,看书、看动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不会有太多的抗拒;

亲自示范,教给小学生相关技能和知识,会避免孩子因无知而受到伤害。

把担心藏在肚子里,改为表达出孩子能够理解的做法,孩子掌握了技能,我们的担心自然不攻自破。

这样表达我们的担心

孩子自信又快乐

人常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 

那么,怎么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担心呢?

01

明确表达怎么做

父母的担心,对孩子有一种暗示、引导的作用。当担心孩子做危险的事,我们往往会说,不要去做,比如不要乱跑、不要动等等。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叫“不要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虽然,不让想。但是,参加实验的人,没有一个能做到,不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 

这就告诉我们,担心的时候,不要告诉孩子“不要怎么样”,而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让孩子有方向,有目标,达到教育的效果。

02

试试闭上嘴

大多数家长都有唠叨的习惯。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担心孩子成绩拉下,唠叨;

孩子不好好吃饭,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唠叨;

孩子不爱和父母交流,担心孩子和自己不亲,唠叨……

唠叨是父母常用,孩子却经常认为没用的一种表达。 

齐大辉老师说:

“只要你闭上嘴,不说,家人的好奇心、关爱心就一定会让家产生改变契机。” 

当你担心一些日常事情的时候,试试“闭上嘴”吧。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变化,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让他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03

试试写封信

语言是我们表达担心,最常用的工具,但它也最容易引爆情绪、引发冲突。

《一次管一生的教育》一书中道,

口语沟通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以往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口语沟通。 

而文字,则有它独特的优点。它让人感觉更正式,也更容易完整、深入地表达一个意思。 

比如,担心孩子早恋,父母的大道理又讲不通时,就可以试试写封信。

父母冷静地写,孩子冷静地读,比语言有更强大的力量。

写在最后

有人说,

“父母对孩子的担心,是对孩子的诅咒。” 

其实,父母担心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而不当的表达方式,才是对孩子的诅咒。 

妈妈担心孩子的学习,就把孩子带到海里,“吓唬”她,孩子只能感受到恐惧和不安。 

而妈妈带孩子学游泳,学习使用健身器材,把自己的担心,转化成孩子的技能,让孩子收获安全和信心。 

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孩子不会因父母的担心,而感到压力,却能较好地解决孩子身边的不安因素。 

每一个担心孩子的家长,都值得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愿我们的担心,能精准地到达孩子的内心,引起孩子的反思和共鸣。

作者:小毛出海,一个立志在写作和教育心理领域深耕的普通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