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融合再发力!渝中区融媒体中心率先在全市设立优秀骨干业务人员个人创新工作室

 柴可飞 2021-11-09

渝中融媒体中心-重庆渝中客户端(记者 廖松)媒体融合发展,人才是第一动力。在庆祝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之际,11月8日,渝中区融媒体中心“汤海娲视觉设计创新工作室”“袁侨偲深度报道创新工作室”“王欢影像故事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渝中在全媒体人才培养、优秀骨干队伍建设、媒体融合创新上迈出了新步伐。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据了解,新设立的三个创新工作室,是全市区县融媒体中心首个以一线采编人员名字命名的创新案例。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该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渝中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创新,对于媒体融合发展工作中重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断提供人才成长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据介绍,“汤海娲视觉设计创新工作室”主要开展各类平面设计、手绘类、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生产在全国、全市有影响力的视觉设计类融媒体产品和亿象级爆款,以更好产品宣传全区重点工作,打造区内乃至全市知名设计工作室。

“袁侨偲深度报道创新工作室”主要以深度文字报道为主,立足母城资源优势,以高站位、大视野深入解析,多角度展示渝中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及人文内涵,用心用情讲好渝中故事。

“王欢影像故事创新工作室”主要开展图文故事专题策划与实施,用影像记录当下,讲述身边故事,大力推广渝中城市品牌形象。

渝中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优秀骨干业务人员创新工作室,有利于全面建设区级全媒体矩阵平台,持续扩大平台影响力辐射力,更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生产更多优质新闻产品,打造更多品牌栏目,建设更全面的人才队伍,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大创作空间,探索建立培养人才和发展人才的体制机制。

创新工作室的申报面向全体采编人员,设立期限为三年,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平面设计、摄影、航拍、专题片、短视频、深度报道等,涉及产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图片、动画、漫画、形象IP、文创产品等,中心将给予工作室专项创作经费扶持,用于媒体融合创新作品生产。

作为主城都市区核心区,渝中媒体融合工作自2017年在全市率先启动以来,始终坚持将“做优传统媒体、做强移动媒体、做大媒体矩阵”的工作定位和“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和体现在媒体融合工作的全过程,在主流舆论阵地建设中发出了好声音、展示了好形象。面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渝中区融媒体中心将持续重构策采编发网络,进一步优化策采编发流程,不断提升媒体融合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在主流舆论声音更响亮,主流阵地建设更有效,主流传播影响更强大上作出更多积极有效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