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昆仑山脚下的边镇小城,一直在这里长大,见证了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要让我回忆一下十年前的景象,我好像已然记不清,变化真的太大,依稀能找到过去影子的可能就只有几座老楼,几条穿过老城的主干道了。许多小时候穿行的巷道,早已随着低矮平房的拆除没了踪影,高耸的楼房,方方正正的排列开来,颇有气质。 可能我们这是小城镇,盖的楼房没有什么特别的造型,都是方方正正,别人都戏称是火柴盒楼房,没有美感。平房虽然破旧,不便,影响城市容貌,却给我们带来了不尽的记忆,那蜿蜒的小巷,四通八达,随意穿行,下点小雨时还能找到一丝江南雨巷的感觉。学生时代,喜欢在小巷子里穿行,到那人烟稀少的尽头,三两个好友,闲聊也能过一天。每家院子里总会种点果树,枣子,山楂,葡萄,会有那耐不住寂寞的枝头,伸出墙外,收获的季节,果实伸手就可以够着,主人家也不会阻止我们这些坏小子。 现在的高楼,美观,方便,更多的却是开发商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模块化的产物。禁锢了人对天空的想像,即使住在最高层,满目也只是高楼。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淤积了越来越多的喧嚣,在那久久无法消散,我不喜欢这样的日头,在家我总是拉上窗帘,遮住阳光,尽管我的窗外有两棵垂柳,在风中摇摆,也提不起我的兴致,已经看了多年,并没有相看两不厌的情意。 有时想逃离这个逐渐开始堵车的小城镇,双向四车道的马路已经跟不上时代,停车场侵占了人行道,小区里来来往往的各色车辆,吓得孩子们不敢肆意的奔跑。 有时趁着下乡的机会,去寻找那远离喧嚣的宁静,给自己的心灵找一瞬超凡入圣的升华。沿着新藏公路,一路疾驰,路两边的戈壁早以窜起了几排挺拔的白杨树,有一段还是我们几年前植下,顽强的生命终究成长起来了,给这段传奇的公路增添了几分绿色,谱写一段崭新的故事。 一路向南,在树有乌夏巴什镇路牌的地方左转,这时目光所向,大片的芦苇映入眼帘,盐碱地给点水就可以成活的绿植,别有一番美,犹如茫茫戈壁上突然出现的一汪清泉沁人心脾。此后经过村庄,戈壁,村庄,不要在任何路口转弯,一路飞驰,就会来到二牧场,这里绿茵环绕,郁郁葱葱,春夏来最好,盛开的鲜花四溢着花香,山区清爽的天气,能让你忘记烦恼。 不过,在这也只能做短暂的停留,剩下的路,我也记不大清楚,只记得就一条路,沿着路一直走,可以走好几十公里,路基下面是一条大河,河面真的很宽,清冽的雪山融水,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河道,充满了沧桑古朴的味道,下河拘一捧河水,扑在脸上,渗入骨髓的清凉,瞬间带来久违的清醒。 站在这里远望,可以看到远方隐约的雪山,在一片翠绿环绕的群山里,耸立的雪山。 望山跑死马,好在有车,一直前行,雪山越来越清楚,靠的近才发现,雪山隐藏在后面,无法靠近,只能远远的注视,这也很让人震撼了。雪山那孤傲,冰封的气质,扑面而来,我的内心从未有过的宁静,目光所及,忘却了所有的思绪,内心的深深的感动,眼角不自觉的点点湿润。我终于明白,大自然的雄伟,真的会给人内心以洗礼。 远离喧嚣的静土,在我的内心扎下了根,映射了投影,我想我再也忘不了,这片宁静的雪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