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

 边镇 2021-11-09
昨日,和妻子打电话,谈及儿子豆豆在超市有想买的东西,妻子没有同意,儿子嚎啕大哭。
其实挺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从妻子的语气中听出了很浓的担心,她给我说,一直以来都想给孩子树立规矩,每次到外面买东西,都只能买一件,不能买两件,就是想给他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娇惯,给他养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坏习惯。

我能明白妻子的想法,一直也是执行带孩子出去逛不随便买东西这个原则的”,效果我自认为还不错,内心里是有些沾沾自喜得。

我觉的给孩子树立了一些规矩,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知道这次妻子和儿子的激烈交锋,思想的碰撞,儿子无比的委屈,妻子的无措,我才发现,或许这长久以来的坚持不一定就是对的。

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孩子出门想买东西的行为就是错的?我强制性的禁锢他,只允许他买一件物品,是不是太高估孩子的自制力了?让孩子面对喜欢的东西,不许买,逼的他用哭泣,甚至打滚的方式来表达意愿,我是不是太残忍?

一下午什么也没干,就是在思考这几个问题。自儿子出生以后,我在妻子的带动下,也看了一些关于孩子的书籍,有不少关于要给孩子树立规则的观点,很不错,也是受过检验的,对我的影响很大。

可这一次,我突然发现,儿子想买东西也不是一直想买,他可能是到了这个阶段,而且买的东西也不多,都是一些他在超市看到的,自己认识的物品,多是一些吃的,小吃货的特质显现出来了。

我们不让买,用大人的思维去限制他,用我们的规范去要求他,这样好吗。是不是对自己的教育,很不自信,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很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教好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学好,我想是的,就是怕他以后不学好,被惯坏了,就是因为他出去买东西。

我突然惊觉,这样的做法很不对,很有问题,对孩子来说影响很大,他小小的内心里还没有这样的记忆,他只是想把自己眼前认知的东西带回去,他自己也是有限度的,并不会有超出他认真范围的要求,我想这是不是他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不仅不需要禁止,甚至需要鼓励与引导。

出去逛的时候,可以让他自己选一些东西,给他买下来,让他内心得到满足。总比他在外人面前哭一场,闹一场要好的多。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我们谈了很久,似乎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商讨了许多解决的办法,好像不是在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是像我们夫妻二人对于自身的一次剖析,相处的更加融洽,三观相合,这似乎才是夫妻养孩子的重要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