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假隐士——《饮酒·其五》(陶渊明,初二上册10)

 冰镇熊的小屋 2021-11-09

“哇,终南山都快住满隐士了。”火松鼠感慨着。

“哦?还有这事儿?”冰镇熊很好奇。

火松鼠撇了撇嘴:“终南山都热闹很久了好吧。有很多去那里修道的隐居的,还有很多去那里打卡体验的。唉唉,你的信息有多久没更新了。”

“也没什么奇怪的啊。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写文章说这事儿了。”冰镇熊慢条斯理地说。

“啥?作者穿越了?他能未卜先知?”这次轮到火松鼠好奇了。

“嗐,哪儿有什么未卜先知。这个人是南北朝时候的孔稚珪。那时候有很多人想做官,就宣布自己要隐居啦,把自己包装成世外高人的样子,以此吸引朝廷的注意。孔稚珪写了一篇《北山移文》来讽刺这种人。这篇文章是以山神的口吻写的,说自己见过很多品行高洁的隐士,也见过一些假装归隐沽名钓誉的人。接着就说,我现在就见到一位姓周的先生,刚来的时候张口闭口'四大皆空’或者'玄之又玄’,说上古的那些隐逸之士都不如他。等到朝廷送来诏书,他马上高高兴兴的扔下隐居所用的这些东西,跑去做官了。山里的花草树木都为他感到羞愧,以后我们北山再也不欢迎他。”

“真有这种假装隐士然后成功做官的吗?”火松鼠又问。

“有很多啊。刘肃的《大唐新语》里面就记录了这样一位。有一个叫卢藏用的人,高调跑到终南山隐居,还四处散播自己去做隐士的消息。后来他果然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得以入朝为官。所以就有了成语'终南捷径’。”冰镇熊接着掉书袋。

“那你说,现在去终南山隐居的那些人,也是为了名利吗?不是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而享受山野的宁静吗?”火松鼠还是想弄明白。

“这我可说不好。不过,说到远离喧嚣享受宁静,陶渊明在他的《饮酒·其五》里就给出了答案啊。你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在人来人往的地方盖房子,却不会有迎来送往的喧闹。你问我为啥能这样?因为我心志高远,所以就会觉得自己待着的地方很僻静了。他随手在庭院里摘下一朵菊花,随意抬头一看,看见了静穆高远的南山。人也悠然,山也悠然。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缭绕,飞鸟也相伴着向自己的家飞去。诗人觉得自己体会到了人生的真意,不过想说点什么,却想不起来了。因为真意就是眼前这种恬淡、惬意和悠然。自然也就不需要再特意去说了。”说完,冰镇熊又补充了一句,“想让内心安静的话,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

火松鼠想了想,又冒出一个问题:“你说,怎么辨别一个人是不是真的隐士呢?”

“很简单,把他的网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