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心安处即为家

 刘相春1967 2021-11-09

“此心安处即为家”这句话的出处应为苏轼的《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读苏轼的这首词,总觉或多或少暗合自己的心境,故而格外的喜欢。

何为心安?《论语·阳货》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嫌三年的服丧期太长了,(古代礼制,子为父母、妻为夫、臣为君当守三年之丧)就去询问孔子,可否改成一年?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服丧期间吃好的、穿好的你心安吗?他的弟子不含糊,说“我心安啊”。孔子说,你心安的话那你就去做吧。接着孔子又说了一段话,大概他的弟子也没听进去,大致的意思是君子在服丧期间吃饭都没有味道,听到音乐也不快乐,睡觉都睡不好等到他的弟子出去了,孔子给出了最终的定性评价:这个人是个不仁”的人。

可见“心安”是一个挺个性化的概念,你觉得心安,不见得我也觉得;我觉得心安,不见得你也觉得。

漂泊的人生旅程里,总是渴望安稳,这就需要有个家。而家的最直接体现,就是首先要有个自己的房子。虽然小品里说“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有家”,但前提是不是还得先有个自己的房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结婚时岳父给我们准备了一所小房子,是那种只有一间大小有大炕要自己烧火取暖的平房,在当时已经足够好了。后来动迁上了楼,虽然是“土楼”(没有暖气要自己烧火取暖),但已经足以令周围人羡慕不已的了。但我们就心很不安,因为那不是我们自己的房子:不是我们的房子,自然就没有家的感觉。

后来我们离开老家到了冀省秦市,八年之间辗转于京秦两市,住单位宿舍的时候居多。其实住单位宿舍挺好的,什么水呀,电呀,都不用你操心;吃饭去食堂,吃完了连碗都不用刷。可是我们的心不安,原因依然是“我们没有我们自己的房子”。

后来我们终于咬牙切齿地(经济紧张,要贷款)在秦市买了一个小房子,终算有了一个让我们心安的家。

2004年,我们卖了那所房子,举家南迁,又开始了租房住心不安的日子。

我们开始租住的是破旧的居民房,后来条件好些了,还租过三层独门独院的“农民房”,租的房子越来越好,但心终究是不安的。

再后来,我们终于在城市的西边为自己买了一所不到90平米的二手房子,终于在南方有了一个令自己心安的“家”。之所以把房子买在了西城,是因为西城的房子便宜,又因为有先生指点迷津,说西边是我的“吉位”。这虽然有些迷信的色彩,但我的态度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房子买下来不到两三载,市政府为我们这些引进人才分的经济适用房也下来了,恰好,也在城西,只不过和我自己买的房子中间隔了一座大山而已。

妻不无抱怨地说:跟了你这么多年,净住旧房子了,我要住新房。

新房现成的,装修就好了。于是2009年的新年,我们终于搬进了新房子,这下子总算心安了。

去年的“十一”假期,我专门跑去东北老家那座小城,买了一所不到70平米的小房子。有些人不理解,因为我们在那座小城已经没有亲戚了。我们是这样想的,尽管老家的那座小城已经没有亲戚了,但我的父亲以及弟弟妹妹们都在距离百公里之远的另外一座较大的城市,依现在便利交通,走动起来还是非常方便的。小城的生活很便利,一帮朋友也在这座小城里,回去有人陪着玩,不寂寞。加之城市之间的房价差异还是很大,我们那座小城里的房子,白菜价,买了不会有负担。再说了,夏天南方的酷热真是让人受不了,回北方避暑也是每年的必选项。

房子买好了,一众好朋友大包大揽地负责装修,到今年暑假之前,那边告诉我们,房子装修好了——不但房子装修好了,就连家用电器、炉灶、锅碗瓢盆都给置办好了。妻的闺蜜听说了这件事,佩服得不得了,还给我的哥们们打了电话,据说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

这回暑假回乡,第一次有了不想离开的念头。过去回老家,要么住宾馆,要么住亲戚朋友家,住久了,就会产生“差不多了该回去了”的想法,可是,今年住的是“自己的家”,那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临行的前一天,要收拾房间,因为长时间不住,该遮的要遮,该盖的要盖。收拾着,收拾着,我竟然有了悲从中来的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