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学习是为了考大学找工作,那我不读大学行不行?

 安月白 2021-11-09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经常有大人告诉我,你要好好学习,考个好高中读个好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我经常在想,然后呢?然后,我可能被要求结婚生子。接着,又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结婚生子……

老师,还有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这样的无限循环有什么意思。这样的生活,跟网上那个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娃、让娃放羊的事例有什么区别?”

其他同学听了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对啊,这样听起来我们像个工具人。”

“如果读书是为了考大学找工作,那我不想读大学行不行?”

“你这么想得不对!”

“怎么不对了……”

等他们讨论结束,我才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XXX同学能够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小环节提出这个问题从而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讨论,我觉得特别棒。

她提出的问题,恐怕是现在不少学生的困惑,从小被父母和老师要求好好学习,可是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我不想好好学习难道不行吗,做什么不能养活自己呢,为什么为了找工作需要苦苦读书十几年?

这样想,貌似没有问题,可是它的先决条件是非常片面的的。谁说好好学习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呢?

好好学习,以后去到更高学府接受更好的教育,认识一群优秀的同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是没有选择,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有选择,是感觉幸福的基础。

作家龙应台曾在跟她儿子的交流中说道: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其实,还不止于次,我们的思维还可以更开阔一点。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作者罗伯特·清崎的爸爸经常说:“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而清崎的好朋友的爸爸,一位成功了企业家,则经常告诉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为更多的人创造一份好工作。”

学习的原因千千万,可能是探索自己还不理解的事情,可能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能是为了能够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是为了认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可能是为了认识自己……学习,是那么有趣的事情,真的不要拿来捆绑未来的那份工作,并因此而焦虑或者恐惧。

曾经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现在我分享给大家:很多事情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知道。

如果不学习,那极有可能很多事情你不仅不能不会,甚至是根本不知道。

这件事只是曾经语文课上的一朵小浪花,昨天的读书分享会,我们共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期间,突然就想到了这件小事。

史蒂芬·柯维提出,很多人忙碌半生,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突然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靠错了墙。所以,要养成以终为始的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认清方向,搞清楚自己的愿景和目标。

以终为始适用范围很广,无论是短期目标还是整个人生这种长期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当然也适用。

见过一些优秀的人,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孜孜以求,毫不畏惧吃苦受累,身上总是闪耀着一种耀眼的光芒。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孩子在求学路上是茫然的。被父母、老师、同龄人乃至整个社会推着走,裹挟着前进。完美演绎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做什么”。于是乎,有些孩子走着走着就慢下来了,有些孩子走着走着就停下来了,有些孩子走着走着就换了一条路。

行动过程中容易放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行动之前没有弄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原因。学生的学习,与此类似,但又有不同。毕竟,我们不可能要求五六岁读幼儿园的小朋友,明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他们的人生方向、愿景和目标,是在一步步的学习过程中被父母、老师和社会引导的,当然也有他们的主动探索。

前段时间衡水中学学生的演讲刷频网络,张锡峰在演讲中说:“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励志去拱了大城市的白菜。”这句话引起广泛热议,褒贬不一。

这只是整个演讲视频中的一句话,看完整个视频,结合上下语境,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调侃,并无太多恶俗的意味,虽然听起来的确有些不妥。

无意对这句话做过多的解读,不过当时看完这个视频,以及网络上的一些争论和交锋,的确会思考:平常在学校在家里,我们是如何激励引导孩子的?

作家路金波说过:

千万不要给你的孩子只塑造一个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要从小给他看星空、海洋、恐龙、神话、圣贤。这样,等他长大的时候,他就有足够的胸怀容忍各种无趣的生活。

父母如此,老师亦然。从小给孩子塑造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不仅能够容忍无趣和繁琐,也会有足够的勇气创造有趣的人生。

END

在看不好意思,那就点个赞吧

欢迎扫描关注

公众号 : 遇见安月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