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74年,大臣吴琳请辞还乡,朱元璋怀疑...

 lixj1028 2021-11-09
1374年,大臣吴琳请辞还乡,朱元璋怀疑他另有所图,便派侍卫前去查探。当侍卫把情况禀报朱元璋时,朱元璋直接惊讶地说不出话......

吴琳是黄冈县中和上乡人,他的父亲吴应澍是元朝末年有名的大善人,宅心仁厚,好善乐施,一生都在捐资修桥铺路,最著名的就是捐建了当时的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号称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被称为中国最古老“大学”,与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等齐名。

吴应澍生有两子,长子吴琳,次子吴琛。这两人都在朱元璋执政时期做了大官,吴琳官至吏部尚书,吴琛任衢州府同知。吴琳幼年的时候,聪慧多智、勤奋好学,在父亲捐建的问津书院里读书。长大后的吴琳博闻强识、满腹经纶,写的一首好诗好文,之后跟随父亲力于问学、教于其乡。

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次年攻下武昌。其时,朱元璋征用荆楚名儒,陈友谅旧臣詹同归附,朱元璋命他担任国子监博士,在詹同的举荐下,吴琳也到了朱元璋账下任职,为国子助教,与詹同一起教书育人。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当了皇帝,他们两人也就成了大明的开国功臣。

1371年詹同出任吏部尚书,1373年吴琳接替詹同主事吏部,此后两人轮流掌管吏部事务。当时朱元璋对吏治重要性的认识非常清醒,他曾对詹、吴两人说:“声色之害甚于鸩毒,前代人君以此败亡者不少,尤不可不谨。”

吴琳深以为然,他对以往朝臣腐化的历史教训更是谨记不忘,面对朱元璋的教诲,他的回答也是掷地有声:“昔日成汤不近声色,所以能垂裕后昆。陛下此言,正本清源,真是至理名言,世代子孙都应当以此为戒。”朱元璋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时,朱元璋为培养人才、大兴科举,他知道吴琳博古通今、学识过人,就命他与翰林侍讲学士宋濂共同主理此事,朝臣们都夸赞朱元璋选对了人。吴琳在职期间,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在朝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让人敬服。

然而,在风声鹤唳的洪武年间,做官实在是太累了,不仅要在淮西派和浙东派斗争的夹缝中保全自身,还要时刻小心“多疑皇帝”朱元璋的猜忌和考验,吴琳一直谨言慎行、如履薄冰,虽然没有祸及自身,但他渐渐也有了退隐之意。

于是在1374年,吴琳突然申请辞职还乡,朱元璋有些愕然,他不明白吴琳为什么放着堂堂吏部尚书不做,而要回家去种田。挽留不成,只好放他回去。不过,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他怀疑吴琳另有所图,便派侍卫去暗中查访,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侍卫一番好找,终于找到了吴琳家附近,刚好看到一个老头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田里起秧,那熟练的动作和利落的姿势,一看就是种田多年的老把式。侍卫走过去询问吴琳的住处:“大爷,请问您知道吴琳家住何处吗?”

老头一听,连忙抬起头回复:“我就是吴琳,你找我干啥?”侍卫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打着赤脚、浑身是泥的种田老汉,居然就是赫赫有名的吴尚书。

侍卫回去后,将所看到的情况如实禀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完也大为吃惊,他没想到吴琳真就是回家去种田。这时,他才知道自己心怀疑虑的吴琳,确实是一位肱骨之臣,心中顿时十分满意,还开玩笑称赞吴琳为“赤足尚书”,他的事迹也被传为一时之佳话。

此后,朱元璋再没有调查吴琳,让他安心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吴琳也成了明洪武年间少有能善终的大臣。

在明初的众多文臣武将中,吴琳并不像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那样出名,甚至于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但是吴琳的笃学不倦、高风亮节却是非常值得后世人传扬和学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