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婆家乡的三口井,喝的人是越来越多,而且变为了一个人的工作!

 我的城和我的客 2021-11-09

在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老婆家乡的三口井时,只见这三口井是从高到底呈品字形排开,中间用一些石头隔开,水是从第一口井流到第二口井,再流到第三口井,而后一股如小碗口大的清泉流到了田野里去,是长流不息,这附近的二十多亩水田,每年都不用再为有没有水源而发愁了!

这一口老婆家乡的三口井,是我老婆口中的骄傲,老婆经常对我说:这三口井的水很甘甜,是五公里之外蓟江潭的水,在这里找到一个孔冒了出来,曾有人想用这汪水泉做成矿泉水品牌,去检测时水质都符合矿泉水的要求,只是水流不是很大,投入与收入不成比例,就没有进行投入了!

在三十多年前,三口井还只是一汪山泉,附近的村民每天从田里劳作回来,都会到这里并喝上一口山泉水,而后再把衣服啊手脚啊洗刷一下,把一天的辛苦都洗刷掉了,高高兴兴地回家!因为这口山泉水冬暖夏凉,夏天把山泉喝到肚子里,就把一身热气凉了下来,人一下子就清爽了!

时间久了,大家觉得有些不妥,每天在这里洗刷把山泉水都污染了,后面劳作回来的人也喝不上干净的泉水了,怎么办呢﹖于是岳父带头,用拖拉机拖来五六车石头,按出泉水这个孔的地方分隔成三口井,一口喝,一口洗,一口刷,变成三口井的当初的样子,这一下就好了,山泉水不会污染了。

在十多年前,国家对古井开始了保护,于是岳父对三口井进行维护,把三口井的周围用红砖砌了起来,高出地面一些,这样下雨时,地面上流的水就进不了井里,又用水泥把墙面粉上,进行了美化。三口井的位置不动,把其余需要硬化的地方用水泥硬化,这样三口井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了!

三口井水的人,身体都很健康,没有人有结石;人也都聪明,出了多个大学生,有的还到了国外!这么好的山泉水,冬暖夏凉,甘甜可口,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五公里、十公里之外的人都知道了。现在每天开车来装山泉水的人,希望喝了三口井的水,身体健健康康,孩子能聪明一些!

岳父家的一个邻居,五十多岁了,见到每天来打水的人是络绎不绝,心里有了九九九。于是买来了一台小四轮和一个储水罐,把这泉水送到来打水人的家里,也送到街上那些还在喝自来水人的家里,这样既免了大家每天来打泉水的时间,也为自己创造了利润,真是一个绝妙的好主意,生意非常好!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的确,这岳父家乡的这一口三口井绝了,也被这位邻居把它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可以说全国有三口井的地方应该也有一些,但能利用三口井的水变为了一个人的工作的应该仅此一家!真有些感叹:我们人的聪明真是无处不在,而且一直喝这样泉水长大的人,那就更不得了!

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二十岁以前,我还不知道一口井的地方会分有三口!在分田到户以前,大家为了生活是日出而出、日落而入,都在田里劳作,一年到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余钱剩米,日子过的是紧巴巴的!都没有到过县以外的地方,书也读的不多,没见过什么世面,以为外面的世界也如家乡一样,这口井也应是如此!

那个时候,我们组里的人有二百来个,四五十户人家,都是喝一口有十多米深的古井水,每天清晨或傍晚时,都会有一些人来井里挑水,所以这个时候井边的人很多,如果去的时间不好,还要排队,来后面的人就有些辛苦了,因为每一个人打完井水后,井水的位置都会深一些,到后面了,井水就是越来越深,这样把水打上来就是比较费力了!

我家离古井的位置有三百来米远,不远也不近。到我十岁时,每天我就去挑水了,刚开始时水桶比较小,是随着爸爸一起挑水;后来年纪大了一点,水桶就变大了。家里喝的用的水也成了我一个人的任务,一天三担,风雨无阻。所以,今天我对于井的感触是非常深的,因为有时去得晚了,水的位置深了,还得请后面来的人帮忙,搞得我有些不好意思!

还是我老婆家乡的三口井好,水源充足,随时去打水都不会有我的这个烦恼,而且经常喝还让人变得健康聪明!所以,现在每次去岳父家时,我都会在车上放上二个装桶装水的桶,回来时就装上二桶水带回家。每次回到家时,老婆都是很高兴,终于又可以喝到家乡的水了。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老婆喝上这家乡的水,这时又有了无数个画面涌上了脑际,比如:傍晚从田野里劳作回来,中午从菜园里捡菜回来,清早从三口井挑水回家等等不一而足,一下子回到了过去,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一起工作或吃饭的场面,幸福满满,又年轻了不少!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1.11.9.17: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