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巡战死睢阳(资治通鉴卷二二〇之五)

 德昌馆 2021-11-10

睢阳城被叛将尹子奇围了很久,城中粮食已经吃光了,有人提议放弃睢阳,把城中军民撤往东方。张巡和许远商议了很久,认为:“睢阳是江、淮地区的屏障,如果放弃了睢阳城,那么叛军就能长驱南下,侵占江、淮地区。而且睢阳城里的将士们都因饥饿和劳累而身体病弱,即便要撤也必定逃不脱。战国时代的各国诸侯交战时,同盟国之间还会互相救援,何况睢阳城周围不远还有许多朝廷的驻军!不如固守城池等待援军。(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且我众饥羸,走必不达。古者战国诸侯,尚相救恤,况密迩群帅乎!不如坚守以待之。)”城中的茶纸吃完以后,就杀马而食;马杀光后,又发动军民捕捉鸟雀、掘地抓鼠而食;鸟鼠吃光后,张巡就杀死自己的爱妾,把肉分给将士们吃,许远也杀了他的家奴,把肉分给大家;再往后,就开始吃城中的女人,最后连老弱病残的男子也被当作军粮吃了。城里的人都抱着必死之心,没有一个人叛变的,直到最后破城之时只剩下四百来人。

癸丑(初九),叛军登上了睢阳城的城头。守城的将士们已经饿得不能再战了。张巡见大势已去,就向西叩拜道:“我已经竭尽全力了,最终仍没能守住睢阳城,我活着的时候没能报答陛下的恩德,死后变成厉鬼仍要继续杀敌!(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

随后城被叛军攻陷,张巡和许远等都成了俘虏。尹子奇问张巡道:“听说将军每次作战时都会睁裂眼角、咬碎牙齿,这是怎么回事?(闻君每战眦裂齿碎,何也?)”张巡答道:“我一心要消灭你们这帮逆贼,只可惜力不从心。(吾志吞逆贼,但力不能耳。)”尹子奇就用刀撬开张巡的嘴看,果然嘴里只剩下三四颗牙齿。尹子奇十分欣赏张巡的忠义,想留他一条活路,但他的部下却劝道:“像张巡这样忠义守节之士,终究不会为咱们所用的。而且他深得军心,如果留下他,必会生出后患。(彼守节者也,终不为用。且得士心,存之,将为后患。)”于是尹子奇就把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全部处死。张巡临刑前神色自若,面不改色,慷慨就龙。许远因是文官,则被送往洛阳听从发落。

张巡刚到睢阳时,有士兵一万人,城中居民百姓则有数万人。张巡每见一人就询问其姓名,时间一长城里的人就没有不认识的。在保卫睢阳城中,张巡率军前后经历了大小战斗四百多次,杀死叛军十二万余人。张巡练兵不按照古人的兵法作战布阵,而是命令部下的将领各自按照自己的战略教习战法。有人问其中的原因,张巡答道:“现在是与反叛的胡人作战,他们忽散忽合,变化不定,有时在数步之内,军势都不同。所以就需要将领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应接突发的事件,如果让他们事事都要请示大将,那就来不及了,这是不知道作战用兵的变化。所以我让士卒了解将领的心意,将领熟悉士卒的情绪,这样将领指挥士卒作战,就如手使用自己的指头一样自如。兵与将都相互了解,部队各自为战,不是很好吗!(今与胡虏战,云合鸟散,变态不恒,数步之间,势有同异。临机应猝,在于呼吸之间,而动询大将,事不相及,非知兵之变者也。故吾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投之而往,如手之使指。兵将相习,人自为战,不亦可乎!)”自从与叛军交战以来,守城所用的器械与作战所用的兵器都是缴获敌人的,守城部队没有修理制造过。每当战斗激烈时,有的将士后退下来,张巡就立在阵地上对将士们说:“我绝不离开这里,你们为我回去继续与叛军决战。(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听后,没有敢再后退的,都纷纷向前与叛军死战,最后都能够打退敌人的进攻。张巡待人诚恳,胸怀坦荡,善于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并且号令严明,赏罚分明,能够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部下的将士都拚死效力。

河南节度、采访等使张镐得知睢阳危急,率兵日夜兼程前去救援,同时向浙东、浙西、淮南、北海等节度使以及谯郡太守闾丘晓发文书,让他们也发兵来救。闾丘晓为人素来狂傲,竟不听从张镐的命令。等到张镐率兵赶到时,睢阳城已被攻陷了三天。张镐大怒,召来闾丘晓,命将其杖毙。

张巡从雍丘开始,到转战宁陵,最后死守睢阳,几乎以一己之力,救江淮于危难之中,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保全了重要的后方,最后以身殉国,成为后世忠勇的楷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