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吉军:困惑与突围

 六盘水王江 2021-11-10

 

主管:六盘水文学院

凉都诗会17期(总第247期)










困惑与突围
——第8次“凉都诗会”之我见
◎王吉军
 

不知不觉间,“凉都诗会”已举行了八次,大家一如既往,使每次诗会作品都有进步,令诗会别开生面。其中,可能因为时间和环境等因素,个别老师没有认真对待自己作品和其他诗会老师的作品,略微遗憾。

单就作品而言,本次诗会作品较前几次作品有了很大进步,无论是驾驭语言的能力、还是观察、选材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尤其是在“真”字上下午足够了功夫!从作品中,能感受到各位老师这股较真劲儿,实在令人振奋。证明诗会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当然,问题依然多。比如对文体与文本的认识、理解、区分和运用,语言的加工使用,变与不变之间的困惑,如何突破现有的创作手法与模式,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扮演的角色、在既有经验之间的彷徨等等。本次诗会总评,就个人观感和对诗歌粗浅认识理解,先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一、文体与文本的识别

从这几次诗会作品来看,诗会中很多老师对于文体的认识、理解、区分、运用,存在很大问题。通过诗会作业,能看出部分老师对文体的认识和理解很模糊,有些老师连文体的基本概念认识都弄不清楚。尤其是在区分和运用方面,更是成为镣铐和枷锁,这应该引起重视。
很多创作者往往都会有这种感觉: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就把一首诗歌写成散文,或者把一篇散文写成了小说,亦或是把小说写成了散文,或者剧本,老是在文体之间游走。
文体指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剧本)。对于写作者来说,这些最基本的文学理论、概念、常识一定要掌握,理解,懂得区分和运用。为什么很多作者会觉得自己的作品非鹿亦非马?究其原因,还是对文体和文本本身认识的不足、区分不清楚等一系列问题所造成。如果能清楚地理解、区分文体,在创作过程中方能更好地把握、展开,达到有效创作的目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任何看似高大的建筑都会轰然倒塌。当然,这种说法难免偏颇,可能有人会问: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不是很漂亮吗?对,确实很漂亮!但它是始终不是实体,只是追求美好过程中自己虚构的一个幻象而已。尤其对于诗歌创作者来说,有这种幻象的人更不在少数。因为诗歌所具有的属性和诗人的一些特质,导致这种幻象似乎就是自己一直追求达到的境界,似乎这种幻象就是一切美好的综合体。承载着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实际生活中,确实需要,但在创作中,还是要注意,不要写着写着,就写成了梦幻泡影。
当然,单一地停留在对文体概念的认识、理解层面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区分和运用。这样,才能算个成熟的写作者。在成千上万的写作者中,很多人往往都会这样,同一个事物或事件,用不同文体来写,是个大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诗人。如果要求写成诗歌,可以信手拈来、波澜起伏、诡谲多变、入骨三分。但是如果要求写成其他文体、往往文理不通、结构不对、逻辑漏洞百出。偶有心得,也常常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甚至不知所以。
如果只是停留在知道哪些文章属于哪种文体,而在实际写作中无法有效地使用,这无疑是写作者最大的硬伤!我们可以不去作其他文体的尝试,但一定要能准确地区分。否则,学而不能致用,就诗歌创作本身来说,有害无益。
对于创作者来说,对文体的认识和理解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修课在这方面,大家应该下足功夫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感受、体会。如果不认真对待,为诗歌而诗歌,或者,为其他而诗歌,老是在像不像、是不是之间游走,模棱两可,无的放矢,终究会成为笑柄。没有清楚的判断,对于创作本身也极为不利。
具体到诗歌创作也是如此。判断是不是诗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看作品是否具有诗的属性,语言是不是达到诗歌语言的要求,其实才看结构。否则,创作就没有了没有实际意义。
上期作业总评中,我说:“诗歌不是散文,可以散文一样表达;不是小说,可以小说一样描述;不是剧本,可以剧本一样铺写;不是评论,也可以评论一样阐述!”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基于对文体的认识、理解、区别和运用。在诗歌创作方面,更应该引起创作者重视,而不是随心所欲,无所择重。
诚然,不是要求每一位写作者都是多面手,对任何文本创作都能驾熟就轻。但是,能够对文本掌握、区分、运用,创作时不至于盲目地在不同文本之间四处摸爬,更能有助于写好作品。
    

二、诗歌是语言高度浓缩的艺术

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之前,首先确定,任何文学作品,都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用语言、文字、特殊符号等将其具体化,将美形象化的艺术。语言和思想是文艺作品的两只翅膀,作品能不能飞,飞得多高多远,取决于这两只翅膀是否具有托起其起飞、翱翔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确定了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础,思想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才能根据这一基本要求就作品展开讨论。诗歌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独立存在形式,集中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艺术性上,诗人的创作行为就是将语言文字艺术化的行为。如果没有艺术地处理好语言文字,让其有效地排列组合,达到高度浓缩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不能称其为诗歌。(至于那些诗体类的文本,这里不作讨论)。
诗和美都是客观存在的。诗人发现没发现它们,它们都客观存在。其中,诗人只是因外在因素冲击思维和情感而引发诗和美与共鸣而已。我一向这样认为,诗歌一直客观存在,诗人不过是发现了它,它捕获诗人而已。诗人只是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将其加工、记录下来。诗和美是客观存在,相互交融、互为一体的。至于它们呈现的方式和角度,就是诗人观察、体会、思考的角度。诗人度发现了诗的同时,也就发现了美。至于审美,就是作者和读者对于诗和美的一种审视态度(观点、角度、心态,情感等)。
任何艺术品(工艺品、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摄影等),都是主观意识、情感,认知和客观世界相结合的产物,通过作者艺术加工而成。艺术成就的高低,就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艺术地揭露的层次。具体到诗歌创作中,就是诗人如何把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语言、文字等工具艺术地提炼、加工出来。至于成就的高低,这就要看创作者驾驭和使用语言文字的技术和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技术和能力,也是艺术成就的组成部分。
    

三、诗人扮演的角色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人扮演的角色就是加工的角色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所谓诗人,就是将语言、文字、符号加工成诗的工匠而已,把原有的(物、象、景、语言、文字、符号等)通过艺术加工而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说白了,就是语言、文字、符号的搬运工。
这里,说几句题外话。
无论处在什么层次的诗歌创作者,都不要轻易把自己定义为“诗人”。所谓诗人,只不过是文字游戏规则下的一个职业名称而已。诗人只是个普通的称谓,不是头衔、不是名义和荣誉的综合体,只是万千读者对诗歌创作者的一个简单称谓、一种肯定。如果把自己定义为诗人,这是妄自尊大,对自己认识不清楚的表现。如果老是想用在“诗人”这个头衔的加持和“诗歌”光环的笼罩自己,很多时候会变得沾沾自喜、飘飘然起来!往往会陷入所谓的诗歌带给自己的小窃喜中而无法自拔。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好多看似天赋异禀的写作者,写着写着就没落、泯灭了,仿若昙花、流星。虽然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多样。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能理智地对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不能认清自己作为诗人在文字游戏规则下所扮演的角色,过分地追求成就感、沉湎于诗歌带给自己的一时喜悦,而不能冷静面对和处理所至。如和避免“泯然众人”的悲剧,需要认真思考,尤其是刚刚露出头角的年轻写作写当引以为戒,尽量克制表现欲望、不要被外界那些与诗歌无关的东西影响,要培养抵御洪水猛兽冲击、浸蚀自己的能力。
个人认为,诗人即匠人。对“诗人”一词的理解,首先要落在“人”上,而不是在“诗”上。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有什么样的“诗”。行话说,诗品即人品,只有当我们把自己定义为匠人时,才会对作品付之匠心。才会认真地雕琢,打磨作品。要像农民对待土地、种子、农具,工匠对待产品一样。 

四、经验之谈

首先肯定,创作是需要经验的,诗人可以通过对别人经验的有效使用,来加快和提高自己创作的速度和能力。经验对每个创作者都不可或缺。但是靠经验驾驭写作,往往会陷入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在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作用下,很多创作者都会变得不理性,时间长了,只能依靠经验写作,而不深入其境,全盘思考。
这种现象,在很多征文比赛活动中最为突出。随手一翻同一作者的不同征文,上述问题就体现出来。在不同的征文比赛活动中,好多文本缺乏新意、语言文字给读者的信息量就那么一点点,甚至和其他征文比赛活动中自己的作品信息内容差不多,大概就是汤换了药没有换。好像一剂药包治百病,一文天下通吃。有更为夸张者,随便百度几篇和征文主题相符的作品或图片,也不认真认真揣摩,就开始大书特书,写得天花乱坠神采飞扬,似乎把评奖者和读者都当作了傻子。评者也不认真对照作者之前的作品,哪怕是投稿者之前发表过的征文获奖作品,也不认真推敲文中内容所承载的东西。反正在他们看来,似乎赞美得越夸张越过瘾,越不要脸越离奇越能紧扣主题,悲哉痛哉!
现在有些创作者,尤其是部分所谓的诗人,经常干这事,不好好学习、创作,一门心思专干征文比赛。说白了,就冲着奖金和声名而去,每天花在到处找征文活动信息的时间,比好好读一篇作品或者好好写一首诗的时间还多!在哪里看到一篇征文比赛启事,就像发现了宝藏,感觉只要豆腐墩一扔出去,就可以抱个金娃娃回。而写出来的东西,几乎就是上一篇的翻版,实在令人笑煞喷饭!我常常这样认为,类似人就是流氓文痞,是文字的贩子,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对抱定一颗诗心、安心学习认真创作的人来说,当警觉。尤其是那些诗歌写作刚刚看到点成效的人们,更要注,不能步其后尘,最后沦落为江湖骗子。
这里多扯了几句,以上案例,切实是彻头彻尾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经验来至哪里?
1、来自平时大量的阅读、创作、学习、观察、体会、思考和总结。
2、来自已经成功者的案例(也包括他们不成功的案例)。
这两个因素都是获取经验的途径。但个人认为,经验的获得主要靠创作者不断的阅读、创作、学习、观察、思考和体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经验才最适合自己。在成功者所获得的经验,是和当他们时所处环境、条件分不开的。这样的经验可能在某个时间段适合自己,但不一定永远适合。毕竟,作为独立的创作者,总有那么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导致他们能取得成功,但却不能照搬照套全盘吸收。
任何没有通过自己去学习、体会、思考、总结而获得的经验都是有时效性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借鉴别人的经验时,要辩证地去看,要从自身需求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变通地使用。
书本和别人给我们的经验往往都是泛化、笼统的。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更能说明自己获得的经验比别人说的更为重要。突出了书本上的东西和别人的经验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去验证、完善。只有通过自己去验证、使之完善,才能让那些既成经验变得更有可取性。

五、写诗是门技术活

“写诗是门技术活”。对于已经成熟的诗人来说,应该都会这样认为。其实,所有艺术品的加工都是门技术活。技术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艺术成就的高低。说得直白一些,写诗就是关于如何使用语言和文字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作为交流工具存在的。就其功能性而言,语言用来交流,文字用来记录。创作,就是如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使之艺术化。
诗歌更是如此。
通常情况下,诗人都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等。对诗歌而言,这样的企图通常都在字面以外,根据诗歌创的一些基本要求,诗歌不能像其他文体一样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大开大合。随着诗歌文化的发展,通过诗人和诗评家不懈地探索验证,在现代汉语白话语境下,诗歌通常情况下都要求用最少得文字承载最大的信息量(其实,做得最好的还是古典诗、词、曲等)。于是,“小而精”,“以小见大”、“平中见奇”、成了基本共识。这就是很多诗歌评论里所说的“隐”、“忍”、“藏”。
如何“隐”怎么“忍”咋个“藏”?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该忍时要“忍住”、该隐时要“隐去”、该藏时要“藏好”?至于哪里“忍”,何处“隐”,如何“藏”,这是技巧问题,需要在不断学习、创作过程中去思考、参悟。
个人觉得,诗歌创作,犹如战争。
兵者,诡道也。所谓诡道,“诡”是技巧,“道”即方法。这样一来,是不是就和”“”“衔接起来了?
战前一定要善于,让敌方琢磨不定,琢磨不透,使其知我存在,而又不知我其意欲何为。
其次要“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不只在战争里实用,在创作中也可行。忍不只是对心智的考验,也是对战术、战略素养的考核。为文者,面对那些来势汹汹的语言、文字、符号、物、象、意等,一定要沉着稳重,若君子见色,要不起意,不贪念,思之再三!不可大笔一挥,如决堤的洪流一泻千里,把该淹没的不该淹没全淹没,该冲夸的不该冲夸的悉数冲夸。
再次是
那些语言、文字、符号、物、象、意等都是自己的兵。兵家讲究藏兵之道。如何藏兵,是克敌制胜之关键。藏得好,可以一举歼之,藏不好,或者完全暴露,结果可想而知。创作者也应如此,如何选时、选地藏好那些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语言、文字、符号等,是把诗写好之关键。再示之以其他,也许还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读者、观众、听众)的目的。这里把读者、观众、听众比喻作“人之兵”甚为不妥。
现代白话语境下诗歌创作,尤其是短诗,多数情况下诗人都是靠灵感写作,在适合的时间、适合你环境里,一时心有所触,会冒出很多金句,诗人往往都会沿着这种情感和语境一气呵成。这就像“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先秦·左丘明《曹刿论战》。当然,此类作品往往是靠灵气而得,多数缺少才气。如果脱离了时与境,可能一字半句都写不出来。灵气即天赋,才气即后天的努力。好的作品,都是灵气与才气的结合。如果要写出好的、大的诗作,灵气与才气缺一不可。
总之,写诗是门技术活。不像写新闻、通讯、简报、材料、报告等,直接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列出来即可。文艺作品不一样,需要有作者的情感、审美、思考在里面。诗歌尤其如此,缺少了这些东西,就是不分行的新闻、简报、通讯、材料、报告。
当然,也要做到有效地表达,尽量抠除多余的东西,不要泥沙俱下。在诗歌里面,一切无效果的表达都是多余。

六、肯定读者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没有读者的作品,一般情况下不能称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应把这个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来思考。多从读者的角度思考存在的问题,想想读者的阅读感受。这样才能更认真地对待作品,让自己和作品变得更成熟。
在创作过程中,多数作者通常都会犯这个毛病:
1、怕读者看不懂。尽量把诗歌写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一览无余。放眼望去,山岚烟云、花草树木尽收眼底。通过这些,还要让读者看到一丝不挂的自己,最终把一件诗作弄成了纯净水。
2、怕读者读懂。尽量设置栅栏、屏障,故作神秘,故弄玄虚,甚至不顾读者的阅读感受,主观地放置很多没必要的东西,似乎不但要把作品和读者隔离开,还要把自己与作品隔离开来,最终把一首很好的诗歌整得生涩、隐晦、神秘。
就诗歌创作本身而言,两者皆不可取。怕读者读不懂,尽量白描,觉得不来个说明,不整个注解,读者不知道自己的意图,进入不了自己语境和意境。说难听点,这是轻视读者,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高估。而怕读者读懂,尽量故作神秘,故弄玄虚的行为,可以说是固执、傲慢与偏见。说直接点这叫欺负老实人。诗歌亦如做人,该坦白时坦白,该隐藏时就隐藏。一味的袒露和一味的深藏都不是理性的作诗心态。说白了,该露时露,该藏时藏,在藏与露之间自由切换、自如伸缩。没必要老是藏着掖着,也没必要一股劲儿地裸。
对于作者来说,“写诗就是在建造迷宫”(尚远刚语),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如果诗人没有像建迷宫一样去写诗歌的能力,那最终的作品可能不能称为诗歌。这里,就个人思考而言,综合诗歌的一般属性,建造迷宫只是其一,我们应该仔细思考:迷宫建造好后,如何让读者乐在其中,而不是迷在其中。
可能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为取悦读者而故意为之?
当然不是。
首先,诗歌是要让读者从文字或具有文字功能的符号中,或在文字或具有文字功能的符号外感受品阅愉快和审美舒适(喜怒哀乐皆是阅读愉快和审美舒适的具体表现),过分的“无我”或“自我”,都会让读者无法正常获取阅读享受或审美愉悦。
其次,再伟大、再高尚的艺术品,最终都必须通过观众、听众、读者具体体现出来。没有观众、听众、读者的参与,再好的艺术品都将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观众、听众、读者是作品艺术价值的影射,艺术品本身只是艺术价值的载体。如果把艺术价值比喻为艺术品的影子,那听众、观众、读者则是艺术品的重影。
最后,诗歌只是作者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载具,读者才是让载具具有实用性、功能性的群体。没有读者参与第二次加工,作品不会得到完善,不会臻于完美。这个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读那些古人留下的东西,越读越有味道,甚至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领悟,这就是第二次加工的具体体现。
任何一件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都离不开读者。作品价值的最终体现,需要读者源源不断地参与进来。我们把作者的创作叫第一次加工,把读者的阅读叫第二次加工。两次加工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如果作者只是强调自己的存在,而忽略了读者的存在,甚至看轻他们,或者故作神秘、在作品中古意设置太多没有必要的障碍,最终会把自己逼进创作的死胡同。
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肯定读者的阅读是对作品的第二次加工。让读者积极主动地参与第二次创作,才能成就一件好作品。 

七:变与不变

综合前几次诗会作业和本次作业,能看出大家在创作积极性,也享受着诗歌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只有我们首先肯定创作能让自己幸福,使自己愉快,而不是枯燥乏味、痛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这是最难得的,只有肯定了诗歌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写好诗歌。我想,绝大多数诗人应该和我的观点相同。
当然,从这几期诗会作品中,也能看出大家不自信、盲目、无所适从等。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凉都诗会”,在“文蔚水城”沙龙也存在。相较于“凉都诗会”,这种现象在“文蔚水城”沙龙更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凉都诗人”大多是刚刚学习诗歌创作,随意性和自我性较强,处在诗歌创作带给自己快乐的阶段。没有碰到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真正让自己举步维艰的问题。而“文蔚水城”沙龙中,大多属于成熟的诗人,诗歌创作都不只三年五载,作品几乎都上过省刊国刊,哪怕没上过,也具备上省刊、国刊的水平。于是,在面对诗歌时,因为对诗歌的认识更清楚、更深刻,反而显得谨慎起来上述问题,不止于“文蔚水城”和“凉都诗会”,是普遍现象。
这不是诗歌的问题,而是创作者本身的问题。在尝试突破、变与不变之间无从抉择而苦闷、烦恼,实在不可取。这里,想讨论的是,换种文本来拓展、做各种尝试无可厚非,换种语言方式来表达是可取的,甚至应该多方面尝试,可能会得到启发。但如果还没有娴熟地掌握自己已形成风格,不能有效地掌握行文方法,还是要慎重,不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需不需要变?如何变?
答案是肯定的。
变是衡量是否是一个成熟的写作者的基本要求,是每个成熟的创作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如果老是一成不变,不愿变、不想变、不敢变,可能不会取得长足进步,时间长了,反而会退化。
变是对创作现状的不满足,对继续创作的渴望,使创作得以继续、取得突破、推陈出新的具体诉求和表现;不变则是对原有风格,既成写作技能的坚守在变与不变之间如何抉择,需要创作者因时因地具体施为。
变是每个诗人必须有的态度,是让作品变得更加成熟的必经之路。但是否要考虑一下,对自己现当下所坚持的东西,是否已经达到了完全能掌控,是否已到了驾熟就轻的程度,对自己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彻底解决?如果已经解决,那求变是必须,也是必然。如果上述问题还没解决,那最好不要盲目求变。否则,问题会接踵而至。
其实,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已在不经意间改变。如果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就出现了,问题越积越多,反而影响创作的积极性。那么创作带来的不是愉快,而是苦闷。慢慢地,就没有了创作的动力。

八、第八次诗会作业的阅读感受

综合阅读前七次诗会作业的总体感受和对本次诗会作业学习后的心得,就作品展开讨论。只谈个人觉得存在的问题,不作其他赘述,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批评指证,以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逐步提高之目的。

张志雄诗三首
三首诗所呈现的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东西。读起来,让人不经意间就进去作者铺设的场景里去,和诗人一起吃蚂蚱、跳火塘舞、在能歌善舞、懂诗会赋,贤惠漂亮,落落大方的烙锅店老板娘的烙锅店里边品尝美食,边欣赏街景的愉悦心情。同时,老板娘也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美食,想起各种美食,顿时有垂涎三尺,虽然不得吃却已过足瘾的感觉。
1、《蚂蚱肉》:
从诗歌本身而言,诗人想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简单的场景描写,来表达对品尝绿色食品的向往和喜悦心情,但这里面存在诉求和目的不统一的问题:
1)、到底是想表达诗中提到的“蚂蚱也是肉”这种带着质问语气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想表达“享受绿色食品,真是幸福”(个人情感表达和诉求)喜悦的心情?如果两种都要表达,那在选择语言和场景,语气和语境方面,就显得角度不对,力度不够。
2),这首诗里面,有些语言和描写显得多余,就个人阅读感受而言,“烧烤滩最后几串蚂蚱”,“高蛋白,尝尝鲜”……等句子显得多余。题目既然已叫《蚂蚱肉》,那诗人已经告诉了读者,写的的就是蚂蚱。那诗歌里再度出现蚂蚱,就显得多余了。从物象和意象的选择和构建上面,也显得多余。在诗歌创作中,诗题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完全承载着诗里和诗外的东西。如何把标题群承载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是每个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既然题目已经给了读者某种明示或者暗示,正文里就没必要出现,或者重复出现。而应该从一些别的角度来写更为有用和恰当,这属于藏诗的一种写法。在诗歌里,藏藏语言、藏文字、藏物象、藏目的、藏意图是一大技巧。对于刚学写诗歌的作者来说,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物、象、意的处理上应该多下功夫,以达情文并茂的目的,应该仔细学习,多思考,合理运用。
蚂蚱肉本来身就是高蛋白食品,在诗中再次写它高蛋白,就显得多余了。其次,关于写到蚂蚱肉味道的地方“阵阵喷香”“香脆如油渣”“更有喷香”,都是为了说明蚂蚱肉香、脆、好吃,重点写一个地方就可以了,如果这样写,那就是散文的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这种写法可有,但忌多用。如果不注意,就会显得冲撞,臃肿。
当然,这是技术问题。个人觉得,与其写蚂蚱肉有多脆多香,不如写如何吃,通过写吃的动作,表情、情景,或者写别人看自己吃蚂蚱时的动作、表情等,来衬托出蚂蚱肉的脆与香,效果肯定会更好。
3)、诗里三次提到蚂蚱肉香,但如何香,里面却没有相应的描写,让诗意大打折扣。当然,这是如何诗意地表达的问题,诗人应作一些尝试与改变,不要固化,坚守。也许,稍微转化一下,效果就出来了。
2、《火塘舞》
这首诗在语言处理和场景描写上都显得有些拖沓,没有做到节制和有效表达。情感这条线也没有像上首中的蚂蚱一样,用签子或者线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纹路和脉络。
在语言上,不够干净利落,欠准确,没有达到诗歌语言的要求。比如“金黄金黄”用一个就够了,其二“一圈圈,围着火塘载歌载舞的笑靥”不准确,诗歌不单是语言的艺术,更是语言浓缩的艺术。一定要做到准确,精要,有效、立体,多维度。如果单一、庞杂、不准确,灵活性、跳跃性不足,会让诗歌整体语言和语境显得呆滞,刻板。从这首诗里,明显看得出在语言的浓缩和场景的处理上火候不够。虽然已分行,读起来就是一篇缩写的小散文而已。当然,这是对文体和文本的理解不足,对诗歌语言的把控不到位所至。
3、《街头烙锅》
这首诗属于小情景写作,与以上两首比起来,在场景描写上是成功的。诗人通过描绘赶场天的场景,人们在烙锅摊上吃烙锅的情节,来表达对能诗能赋的店主人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倾慕之情。这样写无可厚非。但是,整篇所陈述的方式完全散文化了。问一个问题,这是场景描写还是人物描写?是写赶场天人来人往的场景?人们吃烙锅的场景还是店主人?最后一下把场景转化到人物,似乎欠妥。当然,怎么写都无可厚非,毕竟题目叫《街头烙锅》。但是,能不能按写诗歌的写法来认真地写呢?
综上,这三首诗均属于颂辞一类,从诗人行文走笔可一斑窥豹。诗人想把他所发现的美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而不是通过读者在字里句外体会而得,这无疑是三首诗最大的不足,尤为注意,读者想要的,他自己来发现,来取,不是强塞给他。这其实和创作是一样的。如果这样,往往达不到创作的目的。首先,从诗的角度讲,语言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些空洞。显得力度不够,三首都倾向于散文的写法,从某种角度讲,这是分行的、没有择重、缩写的散文。个人觉得,诗歌通常刻骨而不要描肉,如果是散文,骨和肉都可写。在诗歌里,通过刻骨来体现肉之美、之味,更为妙。
最后,这三首诗作,没有按照诗的语言、结构、物、象、意等各方面的要求来完成。从歌的角度说,音、韵、律,节奏、乐感等又似乎差点味儿。诗人应该深思一下:如何在诗与哥之间找到平衡,如何打破桎梏自己创作的枷锁。

游丹《金秋十月,最好忘记一些事物》
每次读游丹的诗,都能触碰到痛点和兴奋点。似乎你想说的,她都帮你说了,你想要的,诗里都可以得到!在痛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痛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两种不同情感相互摩擦、撞击,把读者带入诗人亦悲亦喜的情感世界中。和她一起哭,一起痛、一起闹、一起乐,同时能有所思、有所悟。这很难得,在诗歌创作中,如何让读者在语言文字中与作者互动,参与到作品的第二次创作中来很重要。这需要作者至情至上的描写,把自己情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情感与诉求,达到语言、文字、情感的高度统一,是每个创作者必备的能力,这点至关重要。
这首诗中,致胜之处在语言文字的驾驭和情感的表达上。通过诗人灵动语言,跳跃的情感,天马行空的想象、能读到诗人调皮中的三分捣蛋,捣蛋里的七分调皮!同时还能感知诗人不拘礼法的行文,大胆、率真的性格。能体会到诗人的真性情,真诗情。
“真”是每个诗人都必须具有的特质,只有真,才是最感人的部分,如果“伪”“虚”“假”,最终只能是“空”,言之无物!这里,诗人已经做到了极致。
先抛下诗歌存在的问题,想问诗人一个与这首诗看似无关的问题:在金秋十月,诗人到底忘记了什么?或者,哪些事物适合忘记?
结合题目和内容,来解析这首诗,不难发现,这里面虽然充满了剧本一样的矛盾冲突,波澜起伏的情感世界,却没有使之形成统一东西,略微遗憾。诗文内容中所提到的人、事、物等,都是刻骨铭心,无法忘却的。那么,忘记只能是种情感诉求了。通过题目,映射出了诗人欲忘不能的痛,展现出了凄凉、悲切内心世界。这种凄凉、悲切是美的具体体现:美得让读者几欲泣血。否则,就不是金秋十月。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不甘与妥协。矛盾之源,就是那些想忘记却无法忘记的东西。
那问题就来了,为了应景(本次诗会要求),诗人起了一个完全弃内容而不顾的标题。这似乎和内容不符,没有达到题目统领内容的要求。细揣摩之,才能发现其中之妙!反其道而行,不拘泥于现有的东西,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原来,诗人想在金秋十月,通过旅行忘却那些无法忘掉的事物。
时间:(金秋十月)
地点:(爱情小镇、竹海等)
人物:(我),事件(旅行)
结果:(忘记一些事物)
结果达到了吗?看似达到了,其实没达到。那,得出一个结论:标题与内容不符。这是这诗首诗存在的最大问题。诗人应该思考一下,如果让标题能完全承载诗歌的内容。建议一下,要克服这个问题,最好先有标题,在展开内容。
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写的是国庆旅游的一些心得体会。从语言上说,虽然有些句子很有味道,非常出彩,但是,明显前后上下不搭,有些遣词造句太牵强,没有做到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相互映衬,相互服务的目的,随意性太大,不严谨!这是游丹诗歌存在的最大问题,没有认真思考句子和句子、小节与小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如果诗人克服了这个困难,就诗作本身来说,必然跨上一个大台阶。
任何诗歌,句子之间,小节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如果没有联系,那肯定就是多余。否则,诗人将会跌入创作瓶颈,深陷文字游戏的泥潭。这首诗,如果写成组诗,每一节独立成一首,会更好。既能与总标题呼应,又克服了单首分节后有些内容与题目不映衬的不足,似乎更为妥帖。
作个小小建议,诗人应该系统地读些已经形成系统的诗歌创作与赏析、美学、哲学、文史类的书籍。在理论上多下点功夫,对创作更有帮助。
这里提两个问题,就诗歌创作本身而言:
1、我们需要痛定思痛,还是痛定思其他?
2、诗歌是照妖镜还是万花筒?

范老师《盆景》(外二首)
这三首诗,行文稳健,笔法老练,层层推进,像剥白菜一般,层层往里,有条不紊。在放与收之间运笔自如,拿捏准确、文风朴实,不显骄、不露躁,又像是在默默诵读。通过这种方式,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悟不知不觉间呈现出来。直至读完,才觉得像是收到了一份大礼。这是诗人最值得借鉴之处,不像很多年轻诗者,灵感到了、兴趣一起,提笔挥毫,滔滔万言,一发不可收拾,不管言有所指或无所指,尽兴就行。这就是时间、思想、阅历、文化底蕴等方面给我们的差距:创作需要激情,但行文却要冷静!尤其是选择题材、观察角度、遣词造句、结构、谋篇布局篇等方面,更要谨慎!这应该是我们,尤其刚开始写作诗歌的年轻人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之处。
“心不宁,则文不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沉淀、思考、谋篇布局远比写更重要只有这样,方能言中有物,作品才有价值,有生命力。而不是胡写、乱写,洋洋洒洒,毫无顾忌!
当然,这也有其缺陷性:过多地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往往会影响诗人的主观能动性,好多好词妙句可能会因为作者过分拘谨而不得。
和以往作品比起来,范老师这组作品在情感控制和表达,语言和文字的使用上,做到了有效控制,精准。应该成为诗会作业的范本,值得学习和借鉴。
1、《盆景》
诗人通过写栽种、修剪盆景树的具体过程,还有盆中草的一些特征,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修葺美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像盆景树一样有相同或者相似遭遇,无法主宰自己命运、并且乐在其中某些事物或现象(不单是人,已指物)之同情。读这首诗,不单单想到那些被强行压枝、剪裁、修葺的植物,还会想到被豢养的老虎狮子鸡猪猫狗等等,也会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群。
后面写自己感悟的部分有点多了,宜点到即可,不必全面铺开。如果完全铺开来,读起就像读一篇夹叙夹议的抒情散文,诗歌含蓄之美就荡然无存了。同时,也少了些“隐”“忍”藏”的味道
第二首《散步》
这是诗人在白鹤公园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虽然全程以写景为主,细细品来,却像是一场诗人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通过对一系列景物的堆叠,重塑式的描写,最后落到一个“空”字上。似空而不空,似满而又空,让人意犹未尽。
从诗作来看,诗人虽然置身景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和人物,但是“空荡荡”“夕阳像大妈”、“无人之境”、“离开”、“匆匆”等词,一下把我们拉进亭台楼阁林立、小桥流水叮咚、草木迎风瑟瑟的公园(物境),心里却难免有些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心境),给读者造了一个人去楼空,物是人非、萧瑟荒凉之境(意境),三境之间相互叠加,融合,最后给人一种“凄”“旷”“怅”之感。
全诗读起来有些絮絮叨叨,像是自说自话,看似“拙”,却是大巧。如果深入其境,徜徉诗人设置的境中,妙自得。看似用散文化的方式呈现,但物象冗而不杂,多而不乱,行文时纹理清晰,物象轻重有量,远景与近物该朦胧的朦胧,该明了的明了。以绘国画的方式铺开,画面感极强。入情入境、入诗入画。其不足也正在于此:太满,丧失了国画之空灵美!在语言上,如果能在锤炼一下,使之更精炼一些,能成为上上之作,岂不更美哉!
在诗会老师中,部分老师在选择物象、观察事物、描写心境、行文时往往堆叠无法,铺写时轻重拿捏不准,可与范老师多交流,能解决一些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多学范老师在选、看、思几方面的经验,对创作中存在的不足肯定有补充作用。
3、《一块好地方》
读这首诗,难免会让人想起很多,比如坟地、公墓、会场、阶层、阶级……再比如: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大千世界……会想到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当然,可能会想到开会时坐主席台中央口若悬河、口沫横飞的某某。也可能会像我一样,莫名其妙地想到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之论,想到《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排座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二、三、四……依次排开的场景。是从上到下,从前向后,从左往右,无论纵横、还是其他排序法各自思之。关于这是一个事件还是一种现象的理解,各人自有心得,但最重要的是中心。对,中心!因为那是一块好地方,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垂涎欲滴之地。是所有不在其位之人都想去坐一坐,尝试一下的位置。这就不不多说了,凡此种种,各有所见,不当赘述。
就这首诗而言,应该是范老师的作新某种尝试和改变:陈述式的口语表达。其实,在三首诗里,范老师的尝试和改变随处都可看到。从口语诗的相关要求来说,整首语言上显得不成熟,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无从择重,在语序上,似乎应作相应的调整。不必要的直接删除:比如第一句:“这是一块好地”,既然标题已是“一块好地方”,诗文里就没必要这样写,因为内容就是为了写“这是一块好地”如何“好”,所以,文章里再有“这是一块好地”就多余了,何况还是第一句。还有“一般人不能坐这里”一句也可以删除,从诗歌给大家呈现的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目的,已经知道,能坐在这里的肯定不是一般人。所以,这句显得多余了。在语序上,有些句子相应调换一下位置,效果应该会更棒。

张禹端诗四首
1、《假期唯一重要事》
张老师一直坚持口语写作,产量颇丰,质量也大幅提升,与上几次诗会作品和诗人其他作品相比较,一次比一次进步,而且很大。似乎诗人已从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找到了法门:口语诗的精髓,就是如何使口语诗化,具有诗的属性,让语境更诗性。张老师用他不懈努力告诉我们:写诗没有捷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得到诗歌的真谛,写出好的作品。
结合题目和口语诗的一些基本要求来解析这首诗,还是能看到诗人在口语诗写作上的不成熟,不谨慎。容易想当然,想要给大家呈现的东西太多。口语诗,从字面上理解,就有絮絮叨叨、庞杂、乱、脏等感觉在里面,如果我们在用口语写作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那诗文里肯定会出现上述问题,如果我们不注意节制,没有择重,不认真打磨语言,合理地运用文字,就像平时说话,聊天、拉家常一样,合盘托出,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尽孝是子女和后辈必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很多年轻人无法抽出时间来陪伴父母。唯一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可能就是双休日或者假期。有时候即便是假期,可能也忙于其他事务,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似乎陪伴成为了奢求,很多父母很多时候都一陪难得,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从这首诗里,能看到诗人平时不能陪父母的原因和无奈,陪在父母身边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通过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描写,体现出父母的孤独,在尽孝过程中,陪伴的重要意义。就诗歌来论,第一到第五句的铺写都没有必要,可以删除。 倒数第三句、倒数第二句的“就”字没必要。最后一句“滋养身边草木”完全冲淡诗的韵味,暴露了诗人的目的,建议删除。
2、《行乞》
这首诗写的是一退伍老兵街上行乞的事情。诗人通过大量的实景描写,结合乞讨者的历史和现状,形成对照,将诗人强烈的情感完全暴露出来,其中的两个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愤慨。这里,两个问句表怀疑,表否定,还是表肯定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到底该不该施以援手?尤其是最后两句,如果是问句,那肯定是灵魂的拷问。
这里,不就诗作展开讨论,说说如此大胆的披露、揭示、拷问该不该,需不需要?
在我们祖辈父辈那个时代,他们对乞讨者的态度和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逢着有人乞讨,只要力所能及,都会施以援手,虽然自己不宽裕,有时候甚至比乞讨者更需要施舍,但是他们依然会义无反顾施以援手。似乎在他们看来,乞讨就是乞讨,若不是不能继续生活下去,谁愿意这样?到了我们这一辈人,社会经济已极大发展,物质已足够丰富了,为什么面对乞讨者时,我们老是用质疑的目光去看?似乎乞讨不是乞、更像讨。其中,骗的成分似乎更多。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的情感和心思顿时就变得复杂起来。想问问,如果你是诗人,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血性,有担当、有理想抱负的诗人,遇到这类事件时,该不该、敢不敢披露,揭示?
诗人之问,是灵魂之问,时代之问;老人的痛,是众生之痛,社会之痛。这里,我更愿意把诗人对乞讨的遭遇说成是对人性的探索。
3、《废柴》
这首诗在语言上是不成功的。完全散文化、无休无止的口语(口水)了。为了应本次诗会主题(国庆),诗人特意在里面加了日期。从全诗来看,完全没有必要。第一节第三句“因我长期漂泊在外”也显得唐突,放在这里,严重影响了整首诗的效果。如果这是组诗的话,这首完全可以砍掉。就这首而言,“一直没有派上用场,一直没有闪耀蓝色火焰,一直没有发光发热”等句子,不但没有撑起诗意的作用,对诗歌造成了伤害。先来解析一下,既然没派上用场,肯定不能闪耀蓝色火焰,怎么可能发光发热?如果写散文或者其他文本,这样写也应该斟酌一下。在诗歌中,更应该惜墨,做到有效节制,而不是大开大合,有些东西宁缺毋滥。如果我是诗人自己,留标题《废柴》,和“它的今天还没燃烧,明天,已化为灰烬”两句即可。但是这两句也值得商榷,诗人应思考一下“燃烧”与“灰烬”之间的关系。何况这堆柴因为“长期漂泊在外”而没有燃烧。
带着疑问去思考,去写,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当面对那些本来看似毫无瑕疵、无可挑剔、貌若天人的文字时,一定要冷静。不要被当时那种小窃喜迷惑,而是再思考,继续打磨,不断否定、否定、否定,再肯定它,才能让语言文字功能全面化,作品价值最大化。
在文艺创作中,能少就不要多,能减就不要加。在写完一篇作品后,要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减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4、《希望时光永远在此定格》
这首诗的问题和上一首一样,问题还是在遣词造句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高度浓缩的艺术。如何艺术地去处理语言是技术和技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些既成经验可以学习和利用,诗人应当在这个方向上多下功夫。
针对这首诗,其中好多铺写,可以完全不要,这样反而更诗化,干净利索,不蔓不枝。再调整一下句子,使之更合理地衔接。最后一句“很香,很沉,很暖,很甜”,用一个就够了,“香”“沉”“暖”“甜”都是为了说明睡得很好,很实。如此毫无节制的铺开,反而影响了诗意,显得臃肿,重复,冲突。还不如直接用睡得最实为好!看看,这样整理一下,可否?
第四首《看海豚表演》
只要写出海豚表演的细节,和人们观赏时的动作、表情,语言即可。后面三句,精炼一下,使语言更符合诗歌语言的要求。

秋风落叶《诗两首》
1《菊韵》
这首诗应该是诗人在“霜降月明夜,把酒品菊香”时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诗人想给读者创造一个开阔,宏大,唯美的大场境,让读者在设置好的月光下,花丛里,举邀明月,闻菊香,品美酒,看残荷如何开败,酒香如何飘入万家。诗人悲与喜之情感线索相互交替,给人一种欲罢不能之感。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场景诗人肯定没有经历过。诗歌的语言信息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告诉我,诗人应该不会喝酒,至于品,那更说不上。于是乎,就从唐诗宋词元曲里找来了一大堆东西,给我们堆叠出一个“寒月霜天夜,把酒话情思”浩大场境来,诗人拿出美酒、端着杯、细酌慢品,仔细揣之,又不是像是品酒,倒像是悲秋、惜春、怜冬、叹世、惋时。随着诗人杯起杯落,慢慢发现自己被带入一场虚幻之中,什么也没有,于是顿时感觉被骗了,失意落寞随之在心头泛起。
从几次作业能看出,诗人长期阅读古诗词,受到影响特别大,不能从古诗词所酿造的语境和意境里走出来,这实在有点可惜。这里,稍稍作点建议:我们可以借鉴古典文学里面的东西,吸吮其中精华,但不要被其左右,尽量不要不能自拔。这样,对在现代汉语白话语境里创作诗歌极为不利。古典文化的营养一定要吸吮,但还是要有别而待,可以借鉴,但重要的是鉴而非借。诗人喜欢写虚而不写实,这无论在古典文学里还在现代汉语创作中都是大忌,应当谨慎而行,有取有舍,择其有用者而用。
这首诗里,可见诗人重在写意而不在写物写象,务虚而不务实。虽然诗里有菊、有酒、霜,花、草、晚霞、荷等一干实物物,我却什么感觉到,除了大,就是虚空。第一节“秋”“酒”“流”三字可否斟酌斟酌,不要老是钻进韵律的怪圈?
从以前诗会作品,大抵能知晓诗人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很少,几乎就局限于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或者阅读辅导读物里的那里些,或是常被经常引用的一些唐诗宋词元曲经典句子。对现在的诗歌文本读得很少,尤其是近二十年以来的诗歌文本。这就大大局限了诗人的视野,捆绑手脚。
创作时,最好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只有写熟悉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把握,有抓人眼球、引起读者共鸣的好东西出来。如果一味轻吟浅唱,老是把自己放在那些亦幻亦真的情景里去,对创作来说,实在不可取。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多读点白话作品,尤其是诗歌,多听各位诗会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祝老师、范老师、王江老师、张禹端老师等的评论,对如何使用白话,在现代语境中创作肯定有帮助,对作品的质量肯定会有改变和提升。
2、《小草》
在语言上,这首诗还得认真打磨,第一句“翠绿的色彩融进低矮的世界”,翠绿本来就是颜色,再加个“色彩”,就画蛇添足了。两个“的”字在一句话里使用,除非非得要用,否则一个就可以,最好不用。整首诗都没有从小草的特征上来写草如何“草”怎么“小”,而是颂歌一样一赞到底,多像小学和初中课文里的一些作品!这也看得出来,诗人在观察事物,体会生活方面,没有认真对待,所以两首诗都着手写虚,而没落到实处。再从诗句子中分析,感觉就像在读誓词,诗人好像在读别人的文章,自己没有写!整首诗读下来,觉得一直在说空话,大话。读完以后,诗人什么也记不得,听众什么都想不起,这是导致这首诗歌不成功的原因。
诗歌创作最好不要像喊口号,读广告词。要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多体验生活,从其中找到更适合写的东西。至于两首诗的语言,最好再认真打磨、推敲。

王江《指定一些日子作假期(外一首)》

诗人说了,这是向口语诗靠拢,至于成不成功,尚待商榷。就诗歌本身而言,个人认为不成功,诗中强塞的信息太多,看似为了突出长假为什么是15天而不是8天,用了过多铺衬,于诗歌创作,尤其是口语诗,是不利的。从诗歌想要表达的东西看得出来,诗人想和卧床待产的前任再续前缘,现在好不容易有了15天假期,借此机会好好陪她,尤其看着孩子哇哇坠地,纵使孩子不是自己的,(当然最好是自己的),享受这种新生命降生时的幸福,也是一种美,一种阳光暖暖、绿草茵茵、和风拂面的美。哪怕这十五天假期可能因为陪护而错过了更多更好的东西也值得。但是问题刚好出在这里,当然,也许不是问题,这里,姑且把当作个问题:为了突出假期为什么不是8天而是15天,诗人用了四句来说明,其实就是为了题目“指定一些日子作假期”服务。这种铺衬没有必要,反而拖累整首诗想要表达的东西,个人认为第一到第五句没必要。直接砍掉,不要枝蔓,直要根茎树干就行,这就直接个人向口语诗靠拢,干净利落,似乎更好。

第二首《雨中换胎》

诗人通过自说自话,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呈现曾经在318道上来回跑的经历和感受,借此烘托现在雨中换胎的情景,看似妙,其实不然。可以这样试着进入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在雨中的318道上,车胎爆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自己换胎,要是开的是一辆路虎,那可多好,随便怎么驾驶,都不会有爆胎的事情发生,沿途还可以把愿意和自己喝酒的同学朋友一个个喝翻,自己却大笑着扬长而去,把背影留给羡慕嫉妒却又醉得睁不开眼张不开最的他们,好不惬意。可惜,这些都是梦幻泡影。全诗读来,诗人像和自己影子,空气、树桩、正在下着的雨、或已经坏了的车说话。这里,我固执地理解为诗人在和自己理想抱负对话。我们不妨把自己当作听众,当作诗人倾诉心声的对象,或者有生命体征的某东西,去听、去感受,突然发现:说了半天,却什么也没听清楚,或者没听懂,似乎听懂了一些,却又不明究理,最后几声电闪雷鸣,把诗人和自己抽醒。
抛开诗歌不说,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口语诗该如何口语地表达,如何才能用既简洁,又好懂的语言去完成,又不啰里啰嗦!既符合诗歌的基本要求,又能得到读者认可?当然,能把口语啰里啰嗦这一特征完全融进语境里也是可取的。
从口语诗的一些基本要求来说,这首比《指定一些日子作假期》更不成功。既然写的事雨中换胎,那写雨中换胎就行,其他看似与“雨”“换胎”没直接联系的东西,直接抠掉,整首诗顿时就精神起来了。就我个人阅读感受而言,第一到第六句,显得多余,对整首诗所要呈现的东西没多大帮助,就算要用,简化成一两句就可以了,没必要大段铺衬。最后四句对诗歌本身没有多大实际作用,若能缩成一句,反而能让诗歌语境和想要表达东西马上具有立体感。
 
杨福全《一个人的日子》
杨老师在诗歌创作中喜欢细写,紧盯同一事物、同一场景,多角度、多维度展开描述,好像不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完、写尽,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读者。这是写作必需的,尤其在诗歌写作里,这样的方法和态度更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详略,没有侧重,容易写得像散文,小说、甚至评论。这可能是受诗人曾经从事的职业和现在的工作性质所影响,长期写新闻、通讯、报告、材料等,会严重影响诗人精神世界,对原本已有的诗性语言、语境构成破坏,桎梏思维,很多时候,不能诗性、诗意地表达。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最后连写诗的灵气和勇气都会消失殆尽。当然,这不是问题,只是讨论一下而已。
从古至今,诗人都崇尚自由,尤其精神层面更是这样。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杜甫宁愿忍饥受寒四处奔波流离、客死他乡;李白不畏权臣巨宦杨国忠高力士,假借酒力,让两位披衣系带穿鞋研磨,表面上看是傲视权贵、不流世俗、趋炎附势,实际就是为了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令精神世界相对干净、安宁,以此来获取最大的心身自由。如果他们能屈身就世,哪怕逢场作戏,表面迎合,得到的何止五斗米?五花马千金裘亦唾手可得,颜如玉千钟黍黄金屋也未尝不可!虽然没有广厦千万间,栖身之所自然不在话下。当然,如此一来,那些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诗章可能就没有了,顾城杀妻的惨剧也不会上演!可见,自由对诗人的重要性。
就这首诗而论,整首诗十二句,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某院子里看到的景象和心里感受。从而得知诗人身处寒秋,还一个人,孤独,且有些落寞,若不是那些小花小草,何以解忧消愁?最后从这种萧煞的心境里走了出来,是因为拿出了铙、钹、铜鼓、唢呐,在身体里做了一场道场。道场的目的,既为度己,也为度那些看似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的小花小草;似乎也在度回家了的干部职工,留守值班的人……
其实,这首诗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句到第六句为一部分,第七句到第十二句为一部分,这样也许更有味道。这首诗的三个“了”字,这里可以理解为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在诗歌创作作中,能不用尽量不用,尤其在句末。如果不慎用,容易使诗歌语言散文话,语境会受到伤害。前六句写得有些拖沓,尤其一二三句,好像写上呈材料一样,细细揣之,似乎还有语病,诗人应该打磨打磨。
其实,这种新闻式、上呈材料式的写法是可取的,但还是要在诗歌的基本属性和要求下展开,不宜大段落铺写。
 
焦瑰《无墨》
读这首诗,莫名其妙地有种被蛰了的感觉,不只是痒,还疼。蛰在哪里,找遍全身,也没找到。好像诗人在责问自己,又在质问读者。我更主观地理解为这是诗人的创作心态:已经有了灵感,它一直在眼前晃来晃去,伸手去抓,老实抓不着,好不容易抓着了,不小心留下了指痕,掌纹,用力大了,怕捏扁捏碎、不使劲抓着,又怕溜了。作品出来后,似乎瑕疵多多,想把它打磨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又不知如何下手。于是苦闷、愁眉紧锁、搔头抓脑挠耳……
想问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写出这首诗的?受到了什么刺激?
其实,诗歌不是逼出来的,越逼自己,它越躲着你。尤其好诗,需要机缘,与其刻意而写,不如巧遇,随意而为!说不定某时某境,一首好诗挥手就得。诗歌创作中,诗人扮演的角色其实只是发现和加工:你发现了它,它捕获了你。我们只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加工处理、排列组合来让它形象化、具体化而已。
本诗的语言、技法等就不讨论了。这里,想说一下,在创作的过程中,能不能像诗人一样多质问一下,对自己的作品,似乎像这首诗里所写,如何才能让作品出脱得让自己和读者满意?
 

胡馨元《秋意》

从立意,选材、意象,意境上来说,这首诗很成功。极付匠心,为了摆脱散文化的表达,在纠结中,尽量写短小,能不要的全部舍弃,看起来已经达到了诗歌的要求,其实不然。至于精不精干,有待商榷。虽然诗人已经尽量克制自己,不知不觉间却又坠入散文化的泥沼。五个“的”、一个“地”、一个“用”、一个“了”,一句“有雾的清晨”,将好不容易发掘出来的诗性几乎消磨殆尽。虽然诗味还在,却无法弥补,得不偿失,甚为惋惜。其中,为了使物人格化,诗人还用了“躲”,“偷偷地”“穿过”“用双手”等词,看似巧,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其次,“有雾的清晨”,和最后一句“用双手托起了黄昏”有逻辑问题,
 
2、《幸福在路上》
这篇虽然用了一个很诗的题目,却一点都不诗。既不是诗歌也不是散文诗(虽然结构是散文的结构,却没有诗化的语言),是一篇写景的小散文(其实更像日记,游记都说不上),完全脱离了诗会作业的要求(诗、散文诗)不在诗会讨论范围,这里就不作讨论了。
况学东诗四首
1、《动物园》
这首诗总体来说是失败的。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冗杂,拖沓。动物园里的老虎不像老虎,像猫,鸽子最像鸽子。既然只是像,那就不是,但确实又是老虎,鸽子,回答了第一句里“动物园里的动物大都很假”这一伪命题。那再铺开来写老虎怎么样不像老虎,鸽子怎么像鸽子,就没必要。其实,写它们如何假就可以了
可不可以娱悦一下:动物园里的孩子,像不像孩子?驯养员像不像动物?大人们像什么?
 
2、《放学》
这首诗当属妙手偶得,天然成诗。语言上虽然有点小瑕疵,不掩其光芒。磨一下,金光闪闪,褶褶生辉。
3(《背篓》
和《放学》比较起来,似乎差点什么。主要是诗人对背篓不怎么理解,没有认真琢磨语言。有些语言换个说法融在其他句子里,效果更好。比如“中气十足”换成“大”,放在第二句开头,第四句中“背篓”换成“几个壮汉”或者其他,最后一句“脸上写满了讨好  期待”写成笑得比阳光还灿烂”或者其他,效果立竿见影。
“背篓”属于戏称,在六盘水及周边叫“背萝”;贵阳、毕节、毕节靠近云南四川一带叫“背篼”;黔东南、遵义、凯里,铜仁一带叫“背篓”;湖南、四川与黔东南、遵义、凯里、铜仁交界地方也叫“背篓”。如果在六盘水听到有人喊“背篓”,那大多不是本地人。这和其他职业称呼差不多,人们喜欢用一些具有代表职业属性的劳动工具称呼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加上姓,表尊重,不加姓,表平交。比如船家、灶头、掌柜、店家、堂官、锤手等等,如果和劳动对象搭配,比如杀猪的、挖煤的、种地的、做饭的、念经的,唱戏的等等。
4、《爱与恨》
从诗的角度讲,两版《爱与恨》都是失败的。好诗一般都不适合颂唱,尤其是现在汉语白话语境下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歌是需要直抒胸臆的,而诗则要隐忍不发。在我们使用白话语言创作时,真需要去好好琢磨一下,这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去悟去感,就作品而言,如果是歌,那没有问题。这是歌词的写法,有点像民谣(小调,花儿)。其实,第二版是第一版的改写,但不成功。两版比起来,我更喜欢第二版,还好诗人用“版”,不用“板”,否则真无从下手。我尝试往诗的方向改了一下第二版:
背井离乡的人呀
又爱又恨
爱的事
有很多恨的人
爱的人
有许多恨的事
 
星辰诗四首
1、《母亲的鼾声》
这首诗写已为人母的自己躺在睡熟的母亲身边时的感受。用了好多大场景的虚写来表达“为人父母后才知父母不容易”。躺在母亲身边,诗人想到了很多很多,“月亮”“星星”“大地”“稻田”“蛙”等,用一系列物象来烘托自己当时的心境和情感。看似符合逻辑,其实不然。从诗人题目“母亲的鼾声”就已得知,诗人要写的对象(鼾声),那何不直接切入正题,直接写呢,用类似的大段铺衬就没有必要了。如此一来虚实不统一,造成意境不和谐(户外的虚境和屋里的实境)
其次,从整首的语言结构来看,这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写法。这个问题诗人一直没有克服。诗歌是可以散文式地写,但是语言一定要是诗的语言。所谓散文式的写法,指的叙述而不是语言和文字。这里诗人应该有所区分。这是这几首作品最大的问题:写得太满,没有空灵感。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语言亦如人,太丰腴饱满了,反为累赘!
结合几次诗会作业来看,大概能看得出诗人在阅读上功夫没下足。尤其进几年的诗歌作品,几乎是小白。也可以这么说,在这两三年间,基本没有认真读过几本纸质书。即使偶尔读一下,可能也是电子版的居多,基本都是一瞟而过。之前读过一些,可能也是散文和小说较多。诗歌文本基本没怎么读过,偶尔读过一些,应该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作品。这就大大限制了诗人的思维。在题材、语言、表达、塑造等方面诗人也没认真对待过。
文学是向前发展的。作为写作者,无论从事何种文本创作,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去读、去写。敞开心扉接纳新的东西。而不是闭门造车,造得出来造不出来尚未可知。就算真造出来,也不会有实际功用。文学是有功用性的,否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诗歌作者更应该这样,如果不去了解现当下诗歌的大环境,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娱自乐,自吟自唱,到时候可能不是自己获得了诗,而是诗抛弃了自己。
2、《父亲》
亲情、乡土永远诉不完。这是人类情感永恒主题。写亲情的文字,无论怎么着笔,都能让读者从中找到与之共鸣的地方。读得再多,也不会产生阅读疲惫审美疲劳。在我们的情感世界,亲情与乡土永神圣得不可侵犯。无论是谁,在读此类文字时,都能心安神宁。这首诗写的是做煤矿工人的父亲辛劳工作供他们姐妹读书的事情。这点我很有感触,我父亲挖了五十年煤,十二岁开始,很少休息,受过多次伤,疗养休息从没超过四月,直到六十三岁才没从事井下工作。我也做过三年煤矿采掘工,对煤矿工人的生存环境多少了解一些。读了这篇文字,我忍不住哽咽!
就作品而言,与《母亲的鼾声》比较起来,进步了不少。不骄躁,情感真挚,忍住了不少,没有大开大合,而是像溪流一样缓缓地流淌,看似波澜不惊,却让人忍不住涟漪。问题主要在语言和结构上。诗歌语言讲究有效使用,而不是无的放矢。精为要,若满月,盈则亏。在诗歌里面,任何无效的语言都是多余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遣词造句时必须认真谨慎,有效使用。比如第一段“等我们”,第二段“迟迟归来”“身上”“只有”“黑色”“天上的”,第三段“最终,在没有清洁好的眉毛缝,看见了踪影”等等。在结构上,这首诗是写不同的时间父亲形象的,如果这样一笼统往下,在结构上不合理。个人建议,把段分成节,一段一节,加上序号,间隙就没有了。
3、《外公》
这首诗完全失败。如果把空格去掉,把格式散文了,跟第七次诗会作业完全一个样子!请问,这不就是一篇散文吗?这是其一。
其二,没法把控整个想要呈现的场境时,最好选一个场景写,而不是全境展示。这首诗里,情景切换了好几次(1、看手机里的外公照片的情景。2、看到貌似外公的老人时的情景。3、外公出殡时的情景。4、回忆外公时的情景),这样绕,不但容易把自己麻木,最后首尾不能相顾,造成结构混乱,也会把读者绕糊涂了,使之顿时没有了阅读的渴望。诗人还是要注意一下,诗歌创作,与其写面,不如写点,在自己还无法把控大场景,多场景写作时,抓住一个点,或一个面、多角度写就可以了,不要觉得说不完道不尽就不过瘾。
4、《风烛残年》
这首诗是这组诗里写得最成功的一首,完全按照诗歌的要求来写,可见,诗人已得诗歌之法,可喜可贺,其中还用了藏头、露腰、隐尾等方法,使诗歌的味道一下涌出来。不足之处:题目起得有点大,内容撑不起题目想所涵盖的东西。其次,注意语病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要过分地强调主观意识和情感,尽量使之为客观存在服务。其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的同时,也要顾及客观世界,使两者互为载体,相互服务。最后,思考一下,诗歌可以想当然,但语言却不能。
 
吕清睿《秋的絮语》(组诗)
这几首诗是意象诗,通过意象来抒情、说理,诗人在使用语言文字方面很认真,每一句都经过认真加工打磨,这里能看出诗人不俗的语言文字功底,这很难得,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问诗人一个问题,既然是组诗,干嘛还要来个一二三是五?组诗通常情况下就是总标题加上每首诗的标题和内容即可,没必要再加序号,有序号的,都是一首诗分节,分段的写法。这是汉语诗编排的基本惯例。
就诗歌说,把一二三四首合在一块解析,基本符合哲理诗的要求,但是语言还是不干净。意象诗、哲理诗基本要求就是如果一句能说明白,最好不用第二句。问题和秋风落叶(赵红梅)老师的《菊韵》《小草》存在的问题差不多。在遣词造句、物象的排列组合方面,比《菊韵》《小草》合理得多。
诗人要注意一个问题,虽然古韵可以今唱,还是要能从古韵里面走出来,写诗不是玩文字游戏,面对这些文字符号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5、《喜悦》
重点讨论这首诗作。这首存在的问题最严重,把太多东西揉在一起,像熬中药一样。几味、十几位放在一起。当然,如果能把十几味、几十味放在一起熬,能熬出药效,可以治病救人,那当然好。如果没有效果,那肯定不成功,就算熬成一副毒药,救不了人,毒死也可以。至少,诗歌的功用能体现出来。
 
曾春琼《陀螺》
通过一系列(安乐窝、皮痒、在广场、转得潇洒、要转,只能抽)铺垫,来衬托陀螺为什么“转”,表达“找抽”这一主题思想。写得诙谐幽默风趣,很有趣味性,像是调侃、说笑,让人轻松愉快地品读,从中获得审美的享受,也体会陀螺和人之间一些看似相同的命运。看似写自己,仔细品之,更像是写家人,和自己最亲近之人(丈夫?孩子?或其他?),虽然写得已经够简短了,问题还是出现在“忍”字上,一二部分的描写,使诗歌该有的美感顿时消失不少。个人阅读下来的感受而言,一二部分砍掉,直接进入主题。“自己”也不要,最后一句直接舍弃,给读者留足想象的空间。
 
李长元《别来无恙(外二首)》
这三首诗非常耐读。余音绕梁,其味无穷。通过二十六年后的一场同学聚会,四个场景(泡温泉、聚餐、酒吧K歌、散场)等详细描写,一下子把读者拉回“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日子。从诗意中,也能体会到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唯有情谊、地久天长的自我慰藉和对美好未来之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的悲惋,荡气回肠,百转千结。看是婉约,字里行间却充满力量,同学情之真、之亲、之切、之诚、之珍力透纸背,湿了手、身、心,滴落地上,又像是水蒸气,漂浮在眼前。是本次诗会上乘力作。诗人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刻意让三首诗连贯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之妙,一琢磨随之可得。
虽然看似无懈可击,其中问题也暴露出来:为了体现同学情谊之珍贵,难得,当用一生去珍惜,时间和空间都不能分割,诗人用了顶针手法,使之上下贯通,连为一体。但是,却写成了三首,一下子让看似没有缝隙的诗歌全是裂痕。如果写成一首,就克服了上述问题。可谓是“成也顶针,败也顶针”,甚为叹惋。

会员简介:
王吉军,回族,农民,80后,贵州水城人。贵州省作协会员,喜分行。有拙作在《贵州作家》《散文诗》《天津诗人》《散文诗世界》等刊物和一些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
注:配图来自“魔性圆点女王”草间弥生(日本)

温馨提示


近日,不断有读者向《凉都诗人》索要《刺梨花之爱——首届凉都布依诗歌大赛获奖作品集》,因我们无邮寄费等经费来源,经研究,需要此书一册的请付快递费、成本费20元,需要多册另议。

联系人:大小姐(微信号:yd383468581)




















“凉都诗人”抖音号精彩视频

征稿启事

为进一步办好《凉都诗人》公众号和《六盘水卫生》杂志,不断提高《凉都诗人》公众号和《六盘水卫生》杂志的办刊质量,从2021年9月起,《六盘水卫生》杂志开辟“文苑专栏”,长期在《凉都诗人》公众号上征集现代诗歌作品,现将相关事项告知如下。
《六盘水卫生》杂志是经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的内部发行刊物,为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主办的行业双月刊。《六盘水卫生》杂志“文苑专栏”长期征集现代诗歌作品,各种题材的诗歌作品均可入选,优先采用正面书写六盘水卫生健康领域的感人故事、先进事迹、发展成就、疫情防控、关注生命健康、人文关怀等相关内容的作品,欢迎全国各地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积极投稿。作者投稿时,建议投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和近照,投稿作品先在《凉都诗人》公众号展示,《六盘水卫生》杂志从公众号上择优选用。如你的作品被《六盘水卫生》杂志采用,免费赠送一本该期《六盘水卫生》杂志。作者可以到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宣传科或六盘水所辖各市、区、特区卫生健康局宣传股领取,外地作者来稿请注明作者详细地址和手机号邮寄。
投稿邮箱270799851@qq.com。
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
《凉都诗人》编辑部
2021年8月25


“鲲鯩茶韵”诗歌征稿启事


承传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之茶文化,促进茶与诗的交流与融合,增进六盘水市茶文化氛围,构建更加和谐的城市生态文明,助力地方茶产业经济融合发展。六盘水市茶文化研究会、贵州柒榛管理集团通过《凉都诗人》微刊征集“鲲鯩茶韵”诗歌稿件。
主题有关六盘水的茶人、茶事、茶情、茶山等。
目的:增进六盘水茶文化生态发展,促进六盘水茶产业品牌延伸,激发茶产业经济活力。
体裁:新诗、散文诗,每人限投五首(含组诗),150行以内。
评奖:征稿截止后,将组织知名作家、诗人组成评委会,参考《凉都诗人》组织的网络投票情况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设以下奖项:
“卫莱仕奖”9名,奖品各为价值3580元(京东)水鲜生直饮机。
柒榛·和蜂蜜酒奖9名,奖品各为价值998元的“柒榛·和”蜂蜜酒两瓶。
“雲茗奖”9名,奖品各为价值260元的雲茗茶。
其他:
所征集到的稿件将择优在《凉都诗人》微刊上展示,主办、承办单位与《凉都诗人》微刊拥有获奖作品的使用权
投稿作者请附作者简介及生活照1张,并注明详细通讯地址、手机号以便联系;
投稿后请关注《凉都诗人》公众号,留意作品推送情况和评奖情况;
拟于2022年1月颁奖式,不能现场领奖的获奖作者,由六盘水市茶文化研究会邮寄奖品。
截止时间:2022年1月7日前。
投稿邮箱:270799851@qq.com
 
 
六盘水市茶文化研究会       主办
贵州柒榛管理集团             承办
贵州隆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协办
2021年6月7


《凉都诗人》微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起写诗吧!

“凉都诗人”抖音号

抖音扫码关注,聆听有声诗歌

《中国凉都诗歌报》电子刊

传播凉都诗讯,类似纸媒体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