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我们实务学堂迎来了7名新同学。他们的到来,为学堂注入新的活力。 这些新同学各有各的想法和梦想。 他们为何会不约而同选择实务学堂?经过这一个月的相处,新同学告诉了我们答案。 ▲学堂新学期运动会合影 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认同 在这一届新生中,大多数同学不太能接受应试教育的理念。他们认为:应试教育就是为了考试而学,考试成绩是衡量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高考,是对12年学习生活的一次性评价,不够科学。 从小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不仅感受到身心压力巨大,还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被死记硬背给磨灭。如果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下呆着,自己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陷入抑郁之中,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 此外,应试教育环境的学校里学习氛围差异较大。有些学校学习氛围比较弱,学习资源匮乏,自我意识不强的人很容易在学校产生厌学心态。他们感觉在应试教育里学不到实用的知识;他们渴望学到人际交流知识和职场实用技能。 ▲图中正在打兵乓球的是新生泽森 对“混日子”的职校的不满意 这一届新生中也有两位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很有限,是去读职业学校还是失学? 他们跟读过职校的人聊过,收到的建议都是不要去读职校,因为在那里更像是混日子,老师不尽职,上完课转一圈就走了。虽然也有一些教学环境相对还可以的职校,但因为没有喜欢的专业,最终就放弃了读职业学校的打算。 对独立的自己的探索 小娟今年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她是通过王小永老师介绍知道学堂的。最开始她也有打算去读职高。但她哥哥不太建议,他哥哥的一些同学在职高就读,说那里的环境不太好,很多学生经常抽烟喝酒。此外,她爸妈也建议小娟走出小县城,因为大城市的教学质量和环境应该会比县城的好一些。 小娟说:“我有一个同学,刚开始打算和我一起来学堂,但后来她改变想法去读职高了,就成了我一个人来学堂。我内心很忐忑,我是去读职高呢,还是来实务学堂?两种想法一直在我脑海里漂浮不定。” ▲图为新生小娟 虽然来学堂就意味着离家很远,但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总不能一直受别人影响,要学会独立走自己的路。现在就是个好机会。此外,实务学堂还有一个同乡,我也没有太多可担心的。最后我选择来到实务学堂。 刚到学堂的小娟被眼前的四层楼给愣住了,她以为学堂会很大,会像学校一样有一个宽敞的操场,眼前简陋的学堂让她觉得自己被骗了。刚开始学习也很不顺利,上课听不懂,不会用电脑,她觉得很难坚持下去。 随着学习的深入,她感受到自己还是很喜欢这些课程,虽然初学比较困难,但不断学习还是会有收获的。 ▲图为学堂理事分享会合影 对友好的学习环境的追求 学位真的很重要吗?对于来学堂的大部分同学而言,他们看中的并不是学位,而是自己能学到知识。虽然去读职校也可以获取很多的知识,但对于他们来说是单方面“填鸭式”的。而学堂偏向于职场,包括很多基本的实用技能和专业技能,能让他们有社会生存能力。 来到实务学堂的谷文瑞觉得这里就像是《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刚来到学堂时,他觉得这里更像一个工作室,不像一个传统的学校。他觉得这里挺梦幻的,有别于屋外的市井之气。 这里也是他心中理想的学习环境,学习是在探讨和交流中进行的,而不是一味灌输。学堂更加注重培养一个人在认知、道德,行为上自主判断学习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让人有能力去追求一个他们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图为学堂集体分享会 学堂大体给他们的感受还是很好的,他们一致觉得学堂的学生、志愿者老师们都很热情温和,很轻松就能融入这个大家庭,可以充分信任老师和同学。 这里学习氛围很浓厚,课程多元化,内容也很丰富。他们觉得来到学堂学习是正确的选择。 作者:张斌、王台归 |
|
来自: 吕杨鹏 > 《20211108-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