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从山中来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1-10

文:张瑞清

(一)

我从山中来,却又要到山中去!

今天,我的心是在想家了,在想跨过时间之海那一甜蜜的时刻。

我启程了,奔向一颗留在远方的心。

这是我离开《汉中日报》后第三十一个美丽的春天。我想念别后的亲人,忆起旧时的故友。

那是1989年5月,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从事三个年头文字记者工作的陕西《汉中日报》社,踏进了镇巴县广播电视局,扛上摄像机,开始了我梦寐以求的电视记者生涯,成为全县第一个从事电视记者的新闻工作者。尽管那时用的是M7摄像机,但人们第一次见到摄像机还是觉得十分稀罕!

走进镇巴,那里淳朴、善良、宽容、厚道的人们和民风深深地感染了我。下乡、采访、步行,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管辛苦,但我心里却是乐滋滋的,感到特别温暖与幸福!

记者,面对的是艰辛、担当、危险、责任、随叫随到,起早摸黑,早出晚归,每天就像打仗一样,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第二天继续采访。那时,镇巴许多地方不通公路,没有小汽车,步行进村入户采访,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带着摄像机一天行走几十里是常有的事,但我从来无怨无悔,心甘情愿!

十余年的专职记者生涯,我踏遍了镇巴每一个乡镇,踏遍了众多的村组、农舍、田间地头。镇巴许许多多村寨、许许多多沟沟壑壑都留下了我的笔头、镜头、身影、足迹与汗水,可我心甘情愿。只因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们赋予了我、养育了我、温暖了我。镇巴,仿佛就是我的故乡!其实已是我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1989年6月一天,我在镇巴县政府采访一个重要会议,天下着大雨,而且越下越大。政府会议中途停止,县长、县委副书记立即带领人员到县城刚建好的大型农贸市场视察洪水情况,我跟随采访摄像。“快跑,有危险!”我刚跑开,我站立的地方、河提、房子一同倒入波涛汹涌的泾洋河洪水中。此次大雨,县城大型农贸市场,部分乡镇损失严重。

1992年7月一天,我下乡采访,班车行驶至镇巴县三元镇万僧寺,车辆熄火,无法再前行。无奈,我与同事只好徒步向镇巴简池区挺进。突然间,一辆拖拉机驶来,央求中,幸好师傅让我们坐上了拖拉机。可是,快到简池,我们突然发现身上,脸上全是黑黢黢的,原来那辆拖拉机刚拉过原煤。我们到附近的河里把衣服、裤子洗了晒干后才悄悄地去了简池区公所,直到晚上才记起当天这时候才吃第一顿饭。

1993年一天,我到镇巴平安镇村里采访,在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上一不小心,我骑的自行车滚进了河滩,昏迷了好久才苏醒过来,过了十分钟,同行的人们才找到了我。又一次,我到观音镇农村采访回来,走到镇巴县城泾洋桥头班车不走了,我只好借了一辆自行车往家赶。然而,谁能料到,当我行驶到交通局前面下坡路段时,为避让过往的大货车,保护好摄像机,我被另一辆车挤到路边,摔下了深沟。当我慢慢爬起来,只见脚面,小腿部位全是鲜血,不一会儿,我的脚面,小腿全肿了,无法动弹。见状,路人好心好意把我扶了起来,扶起了我的自行车,又毫不犹豫地把我送回了家里。半月后,我的伤情逐渐恢复好转,又开始上班,外出采访。

1996年一天,天下着大雨,我奉命到镇巴县杨家河镇采访,先是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攀登,后乘坐木船穿行,采访完毕,回到县城已是晚上十二点。就是那天,在返回时乘坐一辆大货车,天黑湿滑,行动不便,下车时一不留心,我从车厢上面滚了下来,一颗牙齿当场被撞落在地,但是我的摄像机却安然无恙!

(二)

跻身镇巴八年后,我不再当记者,晋升职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虽然如此,但我并没有丢下手中的笔头和镜头,一如既往像记者一样采访镇巴、宣传镇巴、弘扬镇巴。

镇巴的有线电视起步之初,我负责镇巴县红石梁到拉溪塘段线路测设、挖坑、抬杆、栽杆、架线、沿线群众发动工作。那几月,我没日没夜,与老百姓吃住在工地、奋战在工地、奉献在工地,披星戴月,饱经风霜。几年后,当镇巴县城和众多农村百姓首次看到图像清晰、听到声音洪亮的有线电视之时,他们无比激动,我心里也由衷的兴奋和自豪!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一晃,三十年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三十年,我的二千多条(篇)新闻在中省市新闻媒体播发、五百余篇文学作品在中省市公开发表,四部文学专著相继在出版社公开出版,众多新闻、文学作品屡屡在中省市获奖,两部文学专著也在全国获得银奖和优秀奖。这些,固然是自己多少年辛勤耕耘付出的硕果,然而,也是镇巴儿女赋予厚爱我的结果,更是镇巴那片热土滋润哺育我的结果!

镇巴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一草一木都让我恋恋不舍,难以忘怀!在镇巴,我始终住着单位一套老房子,每当日出日落,早出晚归采访归来,每当外出工作完工归来,这套房子无声无息地为我遮风挡雨,默默无闻为我聚暖御寒。当我欣然看到简简单单,朴实无华,没有精心装修的房子的时刻,心里依然颇感欣慰、颇感温暖、颇感幸福!老房子,依山而建,很旧,已三十余载,我在此已住三十个春秋。我住的房子不大,近五十平米,很旧,但我感到很温暖,很亲切!十分眷恋,永远怀念我的老房子……

记得当年我刚到镇巴,单位没有伙食,住着单位的房子,每天要到政府伙食上去就餐,单位领导见了,不忍心,便给我买了煤炉子,让我放勤快点,自己做饭吃。这一来,的的确确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后顾之忧。因为那个年代,钱不宽裕,常常不够花,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从记者、到编辑、到管理岗位,我的足迹、我的笔头、我的镜头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三十年,我走过了多少山山水水、摄下了多少珍贵画面、写下了多少文字、流下了多少汗水、饱受了多少风雪雨霜,我已无法记清,但大巴山不会忘记、镇巴不会忘记、那里的人们不会忘记!

(三)

这些天来,我的心始终颇不宁静,只因心中有一份难以忘却的牵挂……

脱贫不等于致富、帮扶不等于救济、扶贫不等于包富、摘帽不等于不扶持、农业产业不等于扶贫产业。

2015年秋天,那是我第一次到陕西镇巴县三元镇伍家垭村开展精准扶贫前期摸底,了解扶贫过程中需要提前准备的事宜。

2016年3月2日,那是我首次深入我包扶的镇巴县三元镇伍家垭村高同银、雍大荣、冯德华3户贫困户家中调查摸底、了解情况、入户认“亲戚”,与户主合影留念之日。这3户贫困户居住在伍家垭村天观堂小组的山坡上,不通公路,条件较差,经济落后,外出不便,运送货物依靠人背畜驼,农民的日子过的十分清苦。此行之时,已是镇巴中学高中开学后许多天了,然而,高同银上高中的二女儿却依然辍学在家、放牛做家务,还准备外出打工,她已经买好了南下的火车票。此时此刻,我反复细致耐心劝说,他们一同商量后,他的女儿3月8日又重新回到了书声琅琅的校园,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学习生活……

后来,我才知道,如果当时我晚一个多小时打电话,那么他的女儿就坐火车去浙江打工了……

高同银的女儿重新回到学校后,没有课本、作业本也不翼而飞,好在她的被子等东西都还在。我让她自己先找课本,万一找不全的我再想办法,一番努力,主要课本还差两本。为此,我迅速从网上给她买齐了下差的语文、数学课本,连同我儿子剩余的作业本一一送给了她。两周过去,她的学习生活恢复了从前的模样……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义不容辞。作为自己分管文广旅局的扶贫工作,自己又有3户贫困户包扶任务,我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伍家垭村百余户贫困户。虽然我无力给他们带去众多的好处与实惠,但我的心自始至终在惦记着他们,惦记着他们的一切,我会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能够办到的事情,以此加快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让他们的生活过的其乐融融,一天比一天温暖幸福!

在包村扶户的3个年头,我走村串户,相继近20次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走访了5个村民小组,60多个农户,尤其对我包扶的3户贫困户进行了特别关注、有效帮扶,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

我包扶的3户贫困户中当时有两名大学生、一名高中生、一名初中生,他们是我牵挂的核心,因为我知道知识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但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佳。她们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都会尽心尽力地帮扶她们、资助她们、引导她们。

一晃,两年多时光悄悄地过去了,我为包扶的两名大学生、一名高中生捐款2500余元,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价值500余元;帮助他们联系寒暑假实习、打工,促使他们赚钱5700元。通过我积极协调,为她们争取到国家助学金、扶持资金共计1.5万多元。几年间,我全方位了解熟悉国家政策, 多方面沟通协商,为贫困户争取到产业发展资金、扶贫贷款共计5.6万元,帮助、引导、扶持他们发展养猪、养牛、袋料香菇发展等经济项目,不断努力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期间,我还为3户贫困户争取到并送去3床被子,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丝丝温暖。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与文广旅局的领导班子、其他同志一道为三元镇伍家垭村71户贫困户送去了大米、食用油、喷雾器、仔鸡、白菜、萝卜种子;为村上送去了桌子、椅子、办公桌、电脑办公用品;为村上送去了锣鼓、乐器、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文化器材。包扶期间,我与同事进村入户,详细摸底,扎实认真了解老百姓的心声,将村上、贫困户反映的实际困难问题及时层层汇报。历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艰辛努力,伍家垭村村委会办公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20余户村民饮用水得到有效解决。村民的饮用水、电力改造、公路硬化、通讯建设、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上下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奋力中,纷纷列入了建设规划,并分步加快实施,而且逐步已经得到了落实。

依照上级指令,2017年4至5月要对贫困户要进行了新一轮核查摸底,数据清洗,我包扶的3户贫困户中的高同银调整为兜底户,不再由我包扶,却又重新给我增加了一户贫困户冯明华(5口人),我包扶的的贫困户依然是3户。虽说高同银家不再由我包扶了,但他们家依然让我牵挂,只因他的妻子行走不便,缺少劳力,他的女儿当年高考后就要远走他乡,异地求学,开辟人生新的学习生活,花费就更大了……

2017年5月中旬,我带领扶贫工作队一行4人,再次深入伍家垭村5个村民小组,对18户贫困户通过实地督查、电话抽查,进一步了解精准识别、数据清洗的真实性,检查脱贫攻坚进展成效。进村入户、走访询问、认真细致的核查,未发现违背政策的现象发生,但对需要注意的事项我面对面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进行了提示与交流,但愿他们脚踏实地把工作做细做实,避免出现问题。此次核查,获悉伍家垭村贫困户确定为116户,比去年多了3户,是因为有返贫现象发生。

时光悄悄到了2017年5月,历经新一轮精准扶贫摸底核查、数据清洗,我包扶的高同银家由昔日的重点贫困户转为兜底贫困户,已不再由我包扶。尽管如此,但他们家始终还是让我牵挂,这个变动,我当时没有告诉高同银,更不能告诉他的女儿,因为他的女儿当年马上就要参加高考。倘若他的女儿知道了此消息,我想或多或少会影响她的情绪与考试发挥……

高同银的二女儿一直求学,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她的父母渴望她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有一天永远走出世世代代守望了一辈子的大巴山!

高考完毕,该轻松一下,我提议高考后她邀约同学一起到陕西理工大学看一看,逛一逛,提前了解熟悉一下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尽管我不再包扶高同银家,但她女儿上大学的事依然还是让我特别牵挂。在她高考期间,我已提前为她找到了建档立卡家庭户子女上大学资助扶持政策依据,等她高考之后,我会尽快交给她。

(四)

时光如水,光阴荏苒。日子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半月,按照组织的安排,我退居二线,我包扶的3户贫困户由我单位新的人选接替包扶,我向他交流了包扶的相关事宜。我坚信:他一定会把精准扶贫这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好的,我也坚信:我包扶的3户贫困户在他的精心扶持下,他们的家庭与求学的学生会得到新的资助、得到新的呵护、得到新的知识。

2017年7月以后,我虽然不再包扶3户贫困户了,然而,我的心依然恋恋不舍,毕竟我与他们相识、相知、相悉已经两年了,接下了情深义重的友谊与情义,尤其是3户贫困户家中的学生还将继续求学,这是我无法忘却的牵挂……

虽然我不再包扶3户贫困户了,但我依然一如既往地挂念她们家中3名刻苦奋斗、聪明好学的学生,每过一段时间,我会打电话、或从QQ上发信息,询问她们学习、生活状况,并从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资助,激励她们勤奋学习,为自己美好的明天不懈拼搏,奋斗!

高同银的二女儿2017年参加高考,成绩离理科二本录取线只差一分。她放弃了当年上大学的机会,决心再苦苦复读拼搏一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历经一年的艰苦奋斗,高同银的二女儿以理科493分的一本成绩被西安石油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录取,实现了她多年梦寐以求的夙愿!这期间,依据她本人的意愿,我帮她选报了高考志愿。

尽管我已不包扶他们了,但我还是经常关注他们,力所能及地从资金赞助、助学贷款、扶贫信息、扶贫政策、假期学生务工等方面,予以相关扶持与帮助。

在我曾经包扶的3户贫困户家中,到2019年下半年每户都有一名大学生,而且其中两名已经毕业找到了工作,同时令人十分欣慰的是3户贫困户到2019年年底都已脱贫,退出了贫困户序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期愿她们为自己的梦想默默无闻地奋斗!虽然我不再包扶她们了,但我仍然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她们、帮助她们、牵挂她们……

这些天来,我的心始终颇不宁静,只因心中有一份难以忘却的牵挂……

三十年前,我默默地去了镇巴。然而,三十年后,我又悄悄地离开了我依依不舍的镇巴!

我无法忘记镇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无法忘记那片养育我多年炽热深情的土地,那些朝夕相处的朋友同事;我无法忘记那温暖了我三十年的老房子……

尽管我默默地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地方,但我的心却依然悄悄地留在了依依不舍的远方......

我想念别后的亲人,忆起旧时的故友。我从山中来,却又要到山中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