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昆山千古秀,今古享誉万年芳。收藏和田美玉,一直在中国文玩珠宝界有着悠久历史。 和田玉籽料 美玉的品质,有高下之分。明代高濂《遵生八签》有云:“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甘黃如蒸栗色佳,焦黃为下” 藏书名家高濂的《遵生八签》印刷版 市面上的和田玉籽料种类多,从颜色分,光是新疆的和田玉估计应该有几十种。有白玉,黄玉,黑玉,青玉,灰玉,墨玉,碧玉,红玉等,还有各类沁色的玉。 国家博物馆的文物 青玉玉洗 传世珍宝和田玉籽料享誉今古,其中的羊脂白玉早已是闻名中外。在很多收藏级玩家的眼里,各类沁色的和田玉也是值得下手的亮点。单说黄色的玉料,就出现了黄玉、黄沁、黄口、黄皮之说。 洒金皮羊脂玉 和田玉黄皮籽料 在收藏的过程中,玩家可能对白玉,青玉,黄玉,红玉各自情有独钟。收藏级的玩家尚能辨别,知道价值。刚入门的玩家,有时候就有可能走眼。走眼的货品除了假皮籽料之外,也有对沁色类的被直接模糊概念忽悠了,比如黄玉和黄沁。 和田玉籽料中的黄沁 带有老熟特性 黄沁和黄玉,字面名词概念极其相似,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实物却是天壤之别。所谓沁色,是玉石在后天条件下,接触到其他的矿物质,经过一定时间的后天条件反应出来在表面的色彩。黄沁,就是这种状态。 和田玉籽料 罕见的四色 但是行家在收藏的时候,如果听闻出现黄玉,那么就要另眼对待了。黄玉,是地质变迁历经沧海桑田,石头天生就是那种由表及里的先天状态。黄玉极其稀有,目前几乎已不可见。 佳士得成交2500万的黄玉 作为收藏玉石,首先讲求的是物品的故事,其次是意境,最后是品质。对有眼缘的物品了解其过往,是收藏人士最先做的事情。看上的物品是什么,心里总得有个明白。所以,当升阶为收藏级别时,就是考验人生阅历和文化沉淀的时候。黄玉是收藏名家首选的好物件儿,能让人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中国人的修身,自古讲究内敛不张扬,而和田玉籽料中黄玉天生的那种古朴内敛,默默向人诉说着历经万古岁月的沧桑,极能让收藏人士的情怀共鸣。 天津博物馆的黄玉瑞兽 诚然,黄玉和黄沁这两类玉石都有收藏的价值。只是黄玉跟黄沁,两者不可混淆,其有着本质的区别。黄玉是先天颜色,黄色由淡黄至深,带有稍微绿色。而黄沁的黄色是后天侵蚀进去反映的糖色,只能算糖玉。 和田玉籽料的黄沁 和田玉籽料中的黄玉,自古就是传世珍宝,在近代已几乎绝迹,现代的收藏行家开始着眼黄沁,黄沁的市场价值一路直升。和田玉黄沁籽料的收藏地位水涨船高,高品质的黄沁籽料已具有盘玩性和收藏性的传承文化,早年曾经被收藏人士在市面收罗得也差点绝迹。 黄色石英岩玉 但利益催动人心,而后在近十年,市面黄沁料子突然泛滥,成了疯狂的和田籽料。如今,市面的假黄沁料子更是极多,各种手法处理过后的物品,让人眼花缭乱,真品黄沁也已变得难寻。 二次上色的假黄沁籽料 至于黄口和黄皮,从字义是可以看出,黄皮就是指皮色是黄颜色。黄口倒是要注重色调,玩家通常把带有黄绿色调的和田玉称为黄口料,以新疆黑山地区的矿场出的黄口料最为典型。 和田玉中的黄口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