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冬 | 多余的话只能带来多余的烦恼,只有一种语言不会产生困扰

 苏悠然bui5xtxc 2021-11-10

图片

全新力作节目《梁冬觉世悦》

本期导读:

谁的眼神会让你感觉到它有力量,还会说话?

【041】多余的话只能带来多余的烦恼,只有一种语言不会产生困扰 音乐: 梁冬 - 梁冬觉世悦 来自QQ音乐
点击收听音频,时长21:49

图片

01

关键时刻学会不说话

才是真正会说话的人

这个世界,知识贬值得很厉害。人们普遍都比以前更能说话了。但话说多了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情绪——你以为你在很深刻地表达,但结果是,你所知道的,别人都知道。

所以,小梁常常发现,关键时刻学会不说话,才是真正会说话的人。《世说新语》里面出现过一个人物,他在热闹的饭局上一直沉默不语。后来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说,“你们说的我都知道,我想说的你们都不懂,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果一个人他能够学会不说话,他仅仅靠不伶俐的、平和而接纳的眼神,能够表达他想表达的东西,我想那应该更丰富、更有力量吧。

不是那种像王者审判式凛冽地盯着人看,而是温和接纳地看,这是一门极具大家智慧的艺术。认真想想,如果你学会一种不表达,只是提问,只是带有期待、开放的、平等的,甚至略带好奇的眼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南怀瑾老师曾经说过一件事情,他说,你在看花的时候,是要把花看在自己的眼睛里、心里,还是把心投射在花上?大家都问,有区别吗?他说有。大家可以认真体会一下,这两种状态是什么样的。

到今天,我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也不知道这是否可以练习,甚至也不知道是否可以传授。但你一旦有这个觉知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不一样。

有些人的眼睛丰富极了,不是那种充满欲望的、傻白甜的,而是含纳着各种故事,很微妙。从这点来说,再次证明了人的大脑神经元是一种非常丰富的系统。在你面前这个人,他的眼神是好奇,是质问,是不解,是期待,是爱,你完全可以捕捉到。但你说不出来那些眼神到底有什么区别,是眯着一点儿,还是睁大瞳孔……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叫《隐藏的自我》,里面提到了一个话题:把一组女生的照片同时拍成两份,一份是正常的,另外一份则让她们滴一点散瞳,让其瞳孔放大,然后去做对照组试验。

被观察对象是男生,其中绝大部分人认为,那些瞳孔被放大一点的女生照片,更具吸引力。问他为什么,他也不知道,因为他根本看不出来那是瞳孔放大的样子,但他的大脑捕捉到了,这种人比较性感,比较可爱,比较吸引我。

其实,这是因为当一个女生开始充满一种爱或者期待的时候,她的荷尔蒙和激素会调动,从而让她的瞳孔放大。

02

学会用眼睛说话

今天,小梁只想跟大家讲一件事情:语言是如此的苍白,说出来和写出来的已经落入实相,唯有无法言说的眼神是终极杀气,也是一种内心修炼的结果。

在太安私塾的课堂上,我常常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人坐在那里,不玩手机,不玩手指,你能不能判断出他有没有在发呆。你大概率能够很明显地辨别出来,因为神跑出去的时候,叫心不在焉;神没有跑出去的时候,叫自在。

《庄子》里还说过一个故事,当一头母猪活着躺在那里,小猪都吃它的奶,但当母猪一死,即便它完全没有动,小猪也能马上知道。这中间的差别就是神在不在。脑科学家包爱民教授说过,没有独立于身体之外的神和精神。我们的意识就是大脑运动过程当中的涌现,甚至不能叫涌现,大脑本身就是我们的意识。

如果你能够观察到一个人的眼神的不同,你就开始产生了一种东西,叫觉(jue)。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这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述。它的背后其实就是古人发现了眼神的确可以表达你的起心动念,表达出你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去年太安私塾第七期的时候,我送给同学们的见面礼是故宫博物院四库全书馆藏中的一卷,叫《太清神鉴》,它是以前皇帝用来学习相人的术。里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相者惟精、惟妙之处,全在眼神。

你的精神气象往往体现在你的行住坐卧,尤其是在你的眼神当中。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眼神练到安静、恬淡、细腻,像一汪泉水,又如岩石下的闪电,那么你的神就一直在。

明天早上醒来,试着用一天时间尽量不多说任何一句废话。任何基于炫耀、想要分享,甚至是隐隐想要显得自己多么厉害的话,全部不说,同时试着仅仅用眼神去交流,你会发现当中其乐无穷。

一个人开始学会用眼睛说话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大部分他说的话只会产生反作用,你说的只会让人感到厌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