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规模落地前,自动驾驶迎来中场补给

 壹度Pro 2021-11-10

从上世纪90年代《霹雳游侠》里的科幻场景,到北京、上海等多地可以随叫随到的RobotTaxi,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正从梦想照进现实,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导致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的热情一路高涨。

劲邦资本合伙人王荣进曾对媒体表示:“2015年是自动驾驶领域投资巅峰时刻,出现了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相关企业。”如果把自动驾驶看做一场盛宴,2015年上的是凉菜,真正的热菜、硬菜在今年上桌。

今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投融资不断,不论是初创企业,还是科技巨头,纷纷刷新着融资新纪录。最新的纪录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创造的。其C轮累计融资额超10亿美元,系自动驾驶领域2021年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融资。

在壹DU财经看来,今天的自动驾驶正迎来一个转折的关键节点——从拼技术的上半场,进入到拼市场、拼规模化落地的下半场。蜂拥而至的资本为各家准备了充足弹药,让各家在短暂的中场休息中获得补给,奔赴更为激烈的下半场。

在自动驾驶行业,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上半场完成了从0到1,下半场即将实现从1到N。所谓从0到1,即各家的技术路线从实验室进入到小规模落地阶段,验证了可行性。

典型的代表是自动驾驶量产车型和部分城市部分路段的RobotTaxi服务。2020年10月,Momenta发布 Robotaxi产品Momenta GO,在苏州展开载客运营测试;今年2月9日,小马智行搭载其最新一代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雷克萨斯RX450h量产下线;8月百度上线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计划三年内将覆盖 30 个城市;8月,AutoX在上海嘉定投放100辆车,提供RoboTaxi服务;9月,文远知行发布中国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轻客,进入同城货运领域......

所谓1到N,即即将进入大规模落地的应用和商业化阶段。规模化应用意味着要把软硬件技术装载到新车上,不是几十台、几百台的量,而是数万台甚至数十万台的量。这对自动驾驶企业来说,无疑需要巨大的资源、资金投入。

在自动驾驶领域,大致可分两类企业,一类是初创企业,依靠创始人的技术天赋创业,2015年以后入场,企业规模较小,如Momenta、小马智行、AutoX等均创立于2016年;一类是成熟企业,包括互联网、科技巨头及车企,如百度、华为、滴滴、吉利等,它们的资金、资源更为丰富,在大规模落地应用方面具备优势。

正如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对媒体所说,“上半场是什么好就装什么,下半就要考虑到供货、成本、耐用性、适配性等各种问题。”在下半场,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小厂”来说,其挑战更多、难度更大。

一方面,在自动驾驶即将大规模落地应用,迎来商业化曙光前夕,资本有“上车”的需求;另一方面,自动驾驶企业,尤其初创型公司也需要充足弹药来提升自己实力,迎接未来挑战。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2021年造就了自动驾驶一个新的融资高潮。

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21Q1,国内自动驾驶融资额达到107亿元,期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均获得1亿美元以上融资;Q2达到114.3亿元,典型获投企业包括智驾科技PlusAI获得2.2亿美元D+轮融资、纵目科技获得1.9亿美元D轮融资等等;Q3自动驾驶累计获得融资138.5亿元,共计36起融资,平均3天左右就有一起融资,典型企业包括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元戎启行获3亿美元融资等。

这些投资人中,不乏车企的身影。Momenta的创纪录融资中就有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丰田汽车、戴姆勒-奔驰等国内外车企;小马智行获得丰田、中国一汽的战略投资;文远知行拿到来宇通2亿美金战略投资;东风汽车投资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佑驾创新;吉利汽车5000万美元投资亿咖通科技;广汽今年5月投资滴滴自动驾驶3亿美金后,近期又独家投资来禾多科技。

车企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事关规模化落地与商业化的机会。Momenta首席财务官张鹏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们最看重的,就是顶级车企对我们的认可,这比拿多少钱更重要。既然对我们技术认可,肯定会把部分订单、研发业务给到我们,双方一起做自动驾驶产品。”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曾对媒体表示,“上半场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进入下半场。”某种程度上,拿到投资人尤其车企投资的自动驾驶企业获得了下半场的“入场券”。那些没有拿到投资的明星自动驾驶公司,包括吴恩达曾担任董事的Drive.ai、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Starsky Robotics等,相继倒闭。

在此前《自动驾驶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吗?》一文中,壹DU财经将市面上大大小小的自动驾驶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外溢型企业,比如百度、华为、Momenta、小马智行等。它们依靠原本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切入汽车产业。另一类是业务外溢型,比如吉利、蔚来、滴滴、京东等。它们在各自业务领域,或基于产品迭代,或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走上自动驾驶的研发道路。

不仅是基因不同,导致它们走上不通道路。技术路线、企业规模、应用场景的不同,也会影响它们规模化落地的进度和商业化的前景。

从技术路线来看,自动驾驶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单车智能,一类是车路协同。前者是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的选择,包括谷歌旗下Waymo、特斯拉,以及Momenta、小马智行等国内公司;后者包括百度、蘑菇车联、希迪智驾等。

今年6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百度Apollo联合发布《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展望》(以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车路协同是单车智能的高级发展形式,能让自动驾驶行车更安全、行驶范围更广泛、落地更经济。在两者协同作用下,自动驾驶规化商业模落地门槛能够大大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是较早两条道路同步推进的公司。2019年底,百度Apollo掌门人李震宇就宣布“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并进,后来,百度对外称其为“ACE智能交通引擎”,核心是其“车路云图”的能力的集成。

就算在单车智能领域也存在不同路线的抉择,一类是车企,如特斯拉、蔚来等车企,专注量产自动驾驶,相当于,特斯拉直接使用真实车辆进行众包测试、收集数据;一类是完全无人驾驶,希望一步到位。Momenta则选择两条腿走路,既向车企交付可量产的自动驾驶系列产品,从中源源不断产出数据流;又持续研发更先进的数据驱动算法,不断为量产产品提供技术流。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从量产交付的产品中获取收益,又能不断投入技术研发,实现良性循环。

除了百度和Momenta这种“两条腿”走路的企业,大量的自动驾驶企业则走向了更为细分的专业领域,以寻找生存空间。

有业内人士分析,自动驾驶市场存在诸多差异化、细分化场景,很难一家独大。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应该走专小特精的“小巨人”之路,在具体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文知行远在乘用车市场之外,9月宣布与江铃汽车、中通制造、使用量产电动自动货车Robovan,向商用车市场进军,而在获得宇通投资之后,还提出要打造自动驾驶巴士。

仙途智能2020年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清扫车,并向海外市场拓展,出口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物流园区和莫斯科北方河运码头。5月,西井科技与和记港口集团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AI无人驾驶集卡与人工驾驶集卡混行自动化码头项目投入商业化运营。

蘑菇车联则在今年3月、9月,分别与湖南省衡阳市、河南省鹤壁市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包括车路协同在内的智慧交通建设,项目订单分别为5亿元、3亿元。

今年4月上市,被誉为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图森未来就专注于货运行业的无人驾驶。

有人将自动驾驶未来的市场空间划分为几个部分:Robotaxi(无人出租)、Robotruck(无人卡车)、智能驾驶Tier 1(一级供应商)等三个万亿级市场;无人配送和Robobus(无人公交)等两个千亿级市场;港口、矿山、机场、园区等封闭场景的数个百亿级市场。在这些领域,大厂、小厂均有机会。

不论在哪个细分市场耕耘,规模化、商业化决定了,与车企合作,获得车企支持的自动驾驶企业将更有优势。于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企业自己下场造车,比如百度,没条件的则积极与车企绑定。

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从0到1相对容易,而从1到N,难度成倍放大。不仅要实现规模化量产,还需考虑消费者体验、信任度以及所需承担成本之间的关系。

在下半场的比拼中,资本是帆,车企是桨,用好这两个工具的自动驾驶企业将有望顺风顺水、一路向前,用得不好就有可能翻船落水。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