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滩读书会 | 秦秀珍读《未来简史》

 外滩商学院 2021-11-10

书籍

简介

从动物到上帝,一步步登上食物链的顶端,《人类简史》以超宏观的视角讲述了我们从哪里来,那么《未来简史》就是预测未被强化的智人是如何消亡的,也就是说关于我们人类的未来命运。

作者

介绍

尤瓦尔·赫拉利

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分享

嘉宾

秦秀珍

工商管理硕士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

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国家一级企业文化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律师、礼仪培训师

精彩

书评

智人征服世界

上帝、国家、金钱、公司、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互联主观。人比动物强在人能通过某种假象出来的意义,把众多的人高效地组织起来。单个人的力量很有限,集体合作才是关键。

你要想发动个什么革命,不要问有多少人赞同你的观点,要问有多少人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也说人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感,他觉得是自卑感促使了人的进步,因为它会催生人制定发展自我的“优越感”。唯一超越的方法就是把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实现自己价值的增长,从而降低内心的自卑感,完成超越。赫拉利说,历史学家最关心的,就是在每一个时期,人们共同想象,而且还要用这个虚构的意义去改造世界甚至改造自己。

七万年前的第一次认知革命,弱化了嗅觉、视觉、听觉甚至注意力等能力,提升了智力,让人类征服了地球。以科技人文主义推动的第二次认知革命,可能对人类造成类似的效果,会让社会大机器里面的“人类小齿轮”沟通和处理数据效率更高,但几乎不会去注意其他事情。过去几百万年,人类是升级版的黑猩猩,到了未来,人类可能变成放大版的“蚂蚁”,集体社会活动才更有价值。

21世纪人类的新目标

追求永生。面对死亡问题,在科学家眼中其实就是一个技术问题,心跳不跳了,能用电刺激,再不行就换一个...通过基因定制与修复,让人呈现理想的状态——跑得快、长得好,这些已从试验到了实践阶段。医学一开始都是要拯救那些在常态下限的病人,同样的工具和知识也可以用来超越常态的上限。例如整容术,本来是为了帮助一战的伤患,现在成为人的常规选项。医学的突破无法保证只用于治疗,不用于进化升级。纳米机器人全身流动调理身体异常,无机化采集脑部信号备份让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电脑里。

幸福快乐。《心流》告诉我们,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未来简史》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电化学反应。一见钟情的本质就是生物算法,所以你不能预测你会对谁一见钟情;甚至当你遇到一见钟情的人之后,你会发现Ta跟你的很多所谓的爱情观并不完全吻合。当你跟一个恋人走到了尽头而分手以后,回看当初,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鬼迷心窍爱上Ta。这里的鬼迷心窍所提到的“鬼”就是“算法”。

化身成神。通过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工程、生化人,人化身成神,这些在大片中的虚构,都会成为未来的现实。

自由意识是一个幻觉

科学家说的自由意志,是人能不能“选择”自己的欲望。答案是不能。有很多实验证明,人的欲望并不受自由意识控制,意识是受欲望控制。比如一项实验中,科学家给受试者一个开关,受试者可以随意选择开还是关。以此同时,科学家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实时观察受试者的大脑。结果发现,在受试者按下开关的几百毫秒甚至几秒之前,在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要怎么选择之前,科学家看着大脑成像图,就已经提前知道了他会怎么选择。

科学仪器可以先一步知道“想”干什么。不但如此,科学家还可以控制你“想”干什么。这个试验当然不能拿人做。不过老鼠试验非常成功,叫robo-rats(机器人老鼠)。科学家在老鼠大脑中插入三个电极,然后可以遥控指挥。让它直行、爬楼梯、绕着垃圾转圈,怎么都行,跟遥控玩具机器人一样。动物保护主义者可能会说,这对老鼠是不是太残忍了?不是。科学家控制的其实是老鼠的“意愿”,老鼠觉得想去哪就去哪很快乐。

人跟老鼠没有本质区别。以色列科学家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植入一个芯片,就可以让患者快乐起来。有一次患者说怎么我这几天反而更抑郁了?科学家打开他的大脑一看,原来是芯片没电了。

人的意识就是各种想法,感觉和欲望的集合,每时每刻都有各种欲望在我们大脑中升起又消灭。你的决策可能是各种不同欲望谈判的结果,但是到底有哪些欲望会出席这个谈判,你根本控制不了。但是科学家可以控制。美军研发了一种叫作“经颅直流电刺激器”的头盔,带上这个头盔可以让人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它能把你不想要的各种想法全都去除,让你专注于一件事。女孩游戏,冷静的杀手,一个普通人成了王阳明,怀念戴的感觉。

人是可以分割的

在一些脑裂病人的试验中,科学家剪开了胼胝体,左脑右脑完全独立决策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经常做出矛盾的行为,左手开窗右手关窗。当我们让右脑看到雪景(只给左眼看),左脑看到鸡爪(只给右眼看)的时候,左脑控制的嘴巴的回答是看到了鸡爪,右脑控制的左手的回答(通过拼字)看到了雪景。然后让他们继续选择跟前面的图相关的图片的时候,左手选择铁铲因为右脑(左眼)之前看到的是雪景,右手选择鸡因为左脑(右眼)之前看到鸡爪;这个时候问左脑(问题写在板子上只给右眼看)为什么左手拿着铁铲,从来没见过雪景,只见到鸡爪和鸡的左脑控制在嘴巴回答说:因为要给鸡舍清理垃圾。

人有“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没有记忆,叙事自我有记忆功能,但在意的只是体验的峰值和谷值,而不在意时长,最后再平均作为整个体验的价值。(如儿科医生会在痛苦的治疗后给孩子一块糖,人类的分娩体验也是如此)。人们认同的是自己的“叙事自我”,可以编出有意义的故事

峰终效应给患者做直肠镜检查,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临近结尾的时候尽可能给他一个好的体验。

科学说:人工智能做得更好

人变得没用。当人工智能强大后,战争会越来越依赖高科技,网络战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机器能够取代许多人的工作,股市交易、普通律师、医疗诊断等都会慢慢被机器取代,而且准确率和效率更高。人作为社会运行因素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都没有了,那么政治经济系统就会认为人没有价值。也许人类整体可能还是有价值的,但每个人作为个体是没有价值的。脸部识别系统已升级得让人惊异,就象阿尔法狗可以赢象棋冠军,EMI模仿巴赫最像,计算机不仅仅是编好的程序,自己在学习,算法超过了人类的大脑,今后写作,绘画,书法,人工智能都将一一展现给人类看。

人类将丧失自主权。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会慢慢放弃决策权。我们以GPS导航为例,乍看之下,Waze算法只是先知的等级,你问问题,先知给你答复,但最后由你决定。当先知赢得你的信任,他会在没有你监督的情况下,自行达成目标,成为你的代理人。假如好用,所有驾车人都开始使用,也都相信这位先知的时候,他就摇身一变成为君主

变成神人。也许有种人不受算法控制,他们就是控制算法的人,站在算法系统背后,做最重要的决策。他们不是普通的“智人”,而是利用生物技术主动升级了的人,成了“神人”。20世纪的医疗技术以治病为主,21世纪的医疗技术可能以给人升级为主要目的。

新宗教:科技人文主义

科技人文主义认为,我们所知的智人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应该运用科技创造出神人,保有一些基本人类的特征,但同时拥有升级后的身体和心理能力,能够对抗最复杂无意识的算法。所以有可能到头来,我们成功地让大脑和身体都升级了,但是不会做梦,不会怀疑,变成了放大版的蚂蚁。

新宗教:数据主义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所有生物也都是算法,不管是长颈鹿、番茄或人类,都只是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不是单指某一次运算,而是运算时反复采用的方法。生物行为也是算法控制的,生物算法是通过感觉、情感和思想来运作的。

根据数据主义观点,可以把全人类看做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而每个个人都是里面的一个芯片,“万物互联网”,让数据流最大化,连接到一切系统。人文主义认为体验发生在我们心中,而数据主义认为经验不分享就没有价值,我们该做的,就是记录自己的体验,再连接到大数据流中,算法会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并告诉我们怎么做。数据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正如人类对其他动物造成的威胁一旦人类不再发挥重要功能,成为宇宙数据流里一片小小涟漪。

我们生于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代表智人基本告别了饥荒、瘟疫与战争的人类三大难题!但也许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会在追求长生不老、长久幸福、获得神性方面越走越远,我们会失去自由意志,我们的生命将会无机化,有可能会自由穿梭太空,但那不会包括我们的肉体!我们的意志和欲望,都是算法和生物化学系统的产品,我们将面临“无用”而被淘汰的窘境!

你且不必为本书的预测结论而震惊失措,也不必觉得荒谬不经而扔进废纸堆,更不必陷入对人类未来无助的虚无感。本质上这是一本开启视野的鸿篇佳作,启迪你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理解人类、科技、宗教、社会及它们的关系!

欢迎加入外滩读书会

Q1:什么是外滩读书会?

一个人读书容易被自己固有的知识结构所禁锢,如果能听听更多人的看法,显然有利于自己更全面地去掌握这本书以及对现实的启示。

外滩读书会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各领域的从业者们进行互动、知识的交互,在不菲薄自己知识量与表达能力的高地主动下,与大家分享各自的观点

Q2:如何加入外滩读书会?

外滩读书会每隔两周发布一篇书籍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