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静:如果中国女排是一个创业公司

 外滩商学院 2021-11-10

最近陆陆续续有朋友开始在朋友圈晒《夺冠》这部电影了,我们这代人是被女排精神激励奋发成长起来的,中国女排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支球队,更是一个装得下时代的故事,一个貌似众所周知的故事其实是最难拍也最难写的,看过之后我几次都想提笔写点什么,又不得不放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这部电影创作的艰难,太过宏大太有影响力了,我甚至觉得我都没有看得太懂,于是我又第二次走进了电影院。


 看电影从来都是一件个人的事情,应了那句“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更何况这是一部承载了几代人情感和共鸣的故事,看过两遍以后,我好像看懂了一些东西,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如果中国女排是一个创业公司,我们能看到什么?

0 1

初创期



目标和使命:

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女排像极了一个成功的初创公司,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人都是恐慌的,没有安全感的,急着要证明自己,主教练袁伟民作为队员时第一次出国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楼大厦非常感慨,就问自己,中国为什么不可以?于是在当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带领这支队伍走向世界冠军的舞台,“世界冠军”的使命召唤也是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对世界的呐喊。

袁伟民年代的女排姑娘们可能并不知道使命为何物,却用生命去拼去实现夺冠的梦想,即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使要承受下半生的伤痛:第一代女排队员都是伤痕累累走下赛场的,曾经的“铁榔头”郎平“脖子以下没一块骨头是好的”,早早地成了需要特殊照顾的“残疾人”。美国保安惊讶地问,打排球怎么会打成这样?她只是苦涩一笑。那种特定年代使命召唤下的不顾一切的拼命,别说美国人,我们现如今的年轻人也不会懂。

我们很多初创企业在创业初期的目标都是非常宏大的,有时宏大到不知从何下手,成功的创业公司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一个“拼”字,由于没有太多历史包袱,他们敢投入,敢创新,在努力的过程中逐步看清前进的道路,锁定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女排精神更是把这种艰苦奋斗发挥到了极致:“一分一分咬下来,就是杀出血路,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

“你为什么打排球?”这是郎平执教后经常问队员的一句话,姑娘们的回答已经不是“为国争光”那么简单和一致了。任何一个组织的成长离不开对环境和人的客观评价和接纳,与时俱进,如何把组织使命和个人使命连接在一块是对每一个组织领导力的考验。

资源与应对措施

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一穷二白, 一没资源二没技术,袁伟民知道,只有刻苦训练才可以有机会走向世界舞台,甚至连大年三十都在比赛和训练中度过;当得知美国队用计算机分析比赛战术时,他们更是提高了训练标准:把球网抬高了15公分;教练袁伟民的“电脑”就是他记的厚厚的作战笔记,分别对各个国家队的队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通过与男排模拟对打提高团队的作战能力。

我们的初创公司都是在极少资源的情境下开始的,硅谷的很多初创企业都是在家里的车库开始的(如惠普、苹果电脑),阿里的创业初期也是在居民楼里汇集了十八罗汉,华为则在一个旧厂房里开始了程控交换机的生产研发,因地制宜,以最简约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能,这是初创企业得以突围而出的的不二法则。

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一代中国女排仅有六七个核心队员,个个能打敢拼,但是与欧美强队相比,都不占优势,郎平1.84米的身高是唯一接近欧美运动员的身高,于是就成为了中国队培养的秘密武器,18岁加入中国女排,单独进行加强训练,无论是100公斤的负重练习,还是一万次的扣球练习,成就了这个北京姑娘,在一次次夺冠比赛中,郎平更是被誉为“铁榔头”。
 
每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都需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秘密武器”,“秘密武器”越是不可复制企业的生命周期就越长:可口可乐的配方,麦当劳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小米的产品开发能力,阿里商业互联网的运营能力,都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长盛不衰的支柱。
 

0 2

守业期





在电影中,对于这一段的描写非常少,我参考了《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四期的一篇专访《陈忠和打造“黄金一代”》中的内容,中国女排在五连冠后长达十七年没有走向世界冠军的宝座,就在青黄不接的时候,2000年,“出身不好”的女排陪打教练陈忠和接手中国女排主教练,并在2004年带领中国女排重新站在了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

“袁伟民组建国家队时,遵循的是大松博文的'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每周的训练量能达到56小时。'管理、训练还是传承了老女排的方法,袁伟民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陈忠和说。”.……陈忠和更像个工匠,一点一滴,精雕细琢,把每块料都用到极致。“即便今天回头看,忠和的'黄金一代’那批队员的技术都是极出色的,那可是生练出来的。”(以上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四期)
 

由于训练的方法和团队的管理机制没有突破,更多是传承了第一代中国女排的苦练和打配合,陈忠和培养的“黄金一代”球员并没有取得人们期待的“连冠”,印证了人们常说的“创业难,守业更难”。

 “采取一成不变的技术战略是不明智的。根据要应对的是破坏性技术还是延续性技术,企业需要采用截然不同的战略。”(摘自《创新者的窘境》)

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被打破,管理者承担着的历史包袱越来越厚重,要想破茧成蝶必须要有全方位的突破,很显然企业创始人或者组织内生的继承者是无法胜任这一重任的。

回看近年来很多辉煌一时的企业无法东山再起的原因,不是没有使命和目标,而是缺乏持续的变革。比如阿里的持续成长靠的是持续的业务创新实践:阿里巴巴从开始的到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云、蚂蚁金服……每一次业务变革都会有相应的人才梯队同时进化和管理模式的突破创新,如今他的政委体系成为很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效仿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典范。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守业”这个词几乎快要被弃用了,对企业来说唯一不变的是不断的变化,“攻”既是“守”。

0 3

重生期





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的竞争优势一点点被颠覆,商业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如何洞察这种变化并尽快找到与之相配的创新战略使企业得以再创佳绩呢?

变革:寻找外部突破的力量


早在1995年-1998年,郎平曾经执教过中国女排,郎平凭借自己的悟性和沉淀执教,理念更多师承于袁伟民,获得的最好成绩是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和世锦赛银牌,但这一次引进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外部引进。

进入2010年以后,中国体育界也发现无论是技术战术、训练还是康复,中国和欧美国家都有很大差距。郎平自1999年辞去中国女排主教练职务后,相继在土耳其、意大利、及美国国家队执教,始终站在国际前沿,视野开阔,可谓“十年磨一剑”。郎平的引进无疑是中国女排战略上的必然选择“郎平是唯一的,为中国排球打开了一扇窗”。

引进外力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引进,还要赋予绝对的话语权:包括选人用人、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大国家队模式、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与现有体制和传统模式差异极大的新思路和新做法的全盘接手,以及相应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企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华为在发展早期就投入巨资请IBM做管理变革,任正非甚至为了咨询团队更好开展工作,亲自指示,把非常拥挤的华为总部腾出很多临海的房间,按照IBM风格进行布置并购买了新的办公家具,让顾问来到华为后感觉仍然在IBM,可谓宾至如归。之后才有了包括IPD(集成产品开发)、ISC(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管理变革项目,从而支撑了华为不断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迭代。

创新:资源分配流程是创新管理的重点


  • 头部战略资源:

复合性的教练团队。2013年郎平带回了游历欧美的执教经验,组建复合性的教练团队,助理教练们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带领不同的队员训练小组,还邀请了体能师、康复师以及科研团队。这个团队不仅从专业训练、体能康复和科学分析等多个角度对女排的训练进行了复合性的支撑,郎平本人更是通过袁伟民时期练就的“阅读比赛”分析对手和后期执教不同世界女排团队的用兵经验,把女排的战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被看作是天才教练。
 

  • 腰部战术资源:

大国家队。不同于过去国家队十几队员和六七个主力队员的培养方式,郎平指导下的中国女排没有主力队员,只有首发和非首发,大名单有三十多人。而且国家队队员可进可出,对内和各省队之间的交流,对外和国外的排球队交流,了解更多的国际规则和打法。充足的队员不仅可以应付不同比赛赛季,保持队员体力,还可以在赛场上可以因地制宜,组成不同的战队随机应变,出奇制胜。
 
  • 永续资源:


人才的迭代更新。大国家队的机制不仅可以不断挖掘优秀的女排队员,更重要的使越来越多的年轻队员有机会得到培养,他们不仅可以享有和主力队员一样的资源,还可以有机会参与国际大赛,获得更多一线锻炼的机会,中国女排人才辈出。

资源的分配一定是一个永续更迭的流动过程,很多企业凭着创业初期的业务优势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忙于市场和资本的积累,忽视了知识和人的积累,但是十年过去了,回头一看后继无人,才发现公司的管理水平仍处于创业初期,过了十个一年,而不是十年。

教练式领导力:激发内心的力量


温情的力量:《夺冠》最引人入胜的场景就是三代中国女排的温情场景:第一代主教练袁伟民严肃到被称为不会笑的教练,艰苦的岁月里的艰苦奋斗塑造了“女排精神”,但他也有温情的一面:一顿年夜饭的水饺凝聚了姑娘们的心和泪;第二代教练陈忠和本身的性格就比较随和,虽然在训练时也是拼命三郎,他可以在决赛前夜放下包袱为女排姑娘们唱歌打气,也可以在卸任后很多年和女排姑娘们保持了每年一聚的战斗友情;第三代教练郎平的内心表现更加深入和多层,比如她用问卷的形式了解姑娘们为什么打球,允许姑娘们谈恋爱玩手机,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胆怯和不足,把团队的价值观和个人的目标很好地建立了链接,从而激发出每个人的潜力,夺得最后的胜利。

价值观的力量:八十年代的女排,教练一声吼就能把队员吼回来,“我们中国太落后了,我们太需要这个冠军了!”那时候“夺冠”是所有人的目标;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年代,民族自尊和自信早已不需要我们优秀的年轻人去不顾一切透支生命争取来的一个体育冠军来维系,那种时代赋予中国女排的错位的使命感,也逐渐在年轻一代身上卸下包袱。然而,卸下包袱的同时,也带来了迷茫——打球究竟是为了什么?前女排队队长冯坤在奥运结束比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来到这里的选手都是为了金牌而来,但是我只想告诉自己为了每个球而战,金牌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能够和女排队伍一起坚持到最后,战斗到最后。”
这就是时代的变化;郎平接手后的中国女排年龄跨度很大,队员的家庭背景和价值观更是相距甚远,“中国女排没有你我,只有我们。”这是袁伟民时代留下的名句,却在郎平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作为主教练不但没有忽视队员的个性差异,而且把这种差异用到了极致,在对朱婷的辅导中,不断追问她为什么打球,最后逼得朱婷说出了“想成为你,你满意了吗?”这样的话,郎平也毫不客气:“你错了,你永远成为不了我!你别用你的故事说事,你去打工人家都嫌你个子太高。”这样的强刺激让朱婷奋起搏杀,终于成为女排的主攻队员。在里约奥运决赛前夜,郎平发短信给朱婷“我为你骄傲,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建立团队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链接,实际上就是个人领导力的体现。这部电影也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到教练式领导力的内涵:“激发最佳表现”。

在片尾曲《生命之河》里有一句:“我想成为你,又怕失去自己。”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企业管理不仅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更要培养多元化的核心团队,这样才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从而才可能有团队的优势。

我们在审视创业期的团队管理时,经常发现有的创业者会不自觉地寻找和自己比较像的人来接班,其实你是谁并不是你认为的那个自己,那个你认为的自己也不会有和你一样的机遇去成就另一个辉煌,为了避免陷入这个自我陷阱,明智的创业者更愿意培养多个接班人,华为的轮值CEO制度就成功地运用了集体智慧,避免了个人决策的偏颇。用团队价值观来牵引个人价值观,用集体智慧去对抗个人认知的盲区,也许是抵御这个纷繁变化世界的一剂稳定剂。

接纳的力量:郎平领导下的中国女排使队员找到了每个人的自我:爱唠叨的丁霞、海豚嗓音袁心玥、排球世家张常宁、家境富裕还漂亮的惠若琪、农民的孩子朱婷……不同背景性格特点的姑娘们被纷纷接纳,点燃了他们内心巨大的力量:“心玥,喊起来!”“沙子抖完了吗?”“没事,有我呢!”“去恋爱吧。”……

经过了主力队员离队、世界比赛失利等种种考验后,中国女排一点点恢复元气,在朝着她预定的方向前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打出了郎平希望的战绩,可是在和巴西队决赛的前夜,她犹豫了,徘徊在球场外,过往一幕幕的回忆涌上心间,最终让她找到了消失多年的那个自己,她把队员叫到一块:“我承认,我害怕了,我对这个比赛看得太重,你们不要有那么重的包袱,这个包袱由我们这代人来背,排球是我们的工作,但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姑娘们,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郎平最终也接纳了那个只许赢不许输的自己,这种接纳让团队破茧成蝶,一举夺冠。
 
疫情后期上映的《夺冠》意义远超于原定于大年三十的上映,全世界在经历了这场刻骨铭心的灾难后,看到了中国的努力和坚持,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也像一个创业公司——一个缓缓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创业公司;回看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个人成长的创业道路上呢?这条路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笃定,“内心强大了,输赢就不那么重要了”。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外滩商学院立场

作者:黄静


外滩商学院智库成员,曾任职大学老师、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民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总经理等职位,多年不同性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背景,多次参与企业的业务拆分、机构重组、人员外派等重大事项,在人力资源规划运营、团队管理、文化建设及组织发展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RECOMM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