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百度所得,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删) 老夯在河边摆了个茶摊,这天,一个骑马的男人经过,看了看茶摊,抿了抿干裂的嘴唇,摸了摸干瘪的口袋,下马坐在旁边树下歇息,那人坐在地上,顺手扯了几根青草放在嘴里嚼着。 老夯看他的装束就知道,那人是民信局的信使(为人送信,送钱,近似现在的邮递员)。他倒了一碗茶,走到那人身旁,说:“小伙子,我这茶摊半卖半送,有钱的喝了扔个子,没钱的喝完走人,人在途中不易,没那么多讲究。”那人感激地接过碗道了声谢谢,喝了碗中茶。老夯接过碗,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男子果然是民信局的,因为过河时,船翻了,幸亏水流不是太急,他拽着马上了岸,好在信件都用陶罐密封着背在身上没事,只是自己的盘缠都掉在河里了。男子告诉老夯:“我父母早亡,儿子今年才六岁,我不在家,他们孤儿寡母生活都艰难。”老夯说:“小伙子,这个没事,如果你信得过我,只要有我老汉一口饭,就饿不死你儿子。”听了老夯的话,男人感激地说:“老人家,有你这句话,我就可以安心上路了!”男子说完站起身,就要走。 “孩子,你等下。”老夯把一个袋子递给那男子说:“此去路途遥远,需要打点的地方太多,这点钱你拿上。”男子接过袋子,对着老夯深施一礼,说:“老人家的恩情,我只有来生相报了。”他牵着马,把一个包裹放在地上,擦了擦眼睛向远处走去。此时旁边小树林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木鱼敲打声,和和尚念经的声音,一个年轻妇人领着个孩子走出树林,那孩子跪在地上,对着男子磕了三个响头,一边哭,一边跟着母亲念道:“爹,西天大路行啊,爹,西天大路行啊!”男子回身凄楚地望了那母子一眼,身影便渐渐消失。老夯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密封起来的陶罐,老夯知道,这就是男子说的信件。他叹了口气说:“唉,是个有心人啊!” 老夯曾是个扎糊先生,多年的扎糊生涯使他练就了一双阴阳眼。一个月前,有一渡船翻沉,船客加上船老大一共十人无一生还。这十家的亲属顺河找了半月,也没找到一具尸身。但是,他们夜夜梦到死去的亲人从河里走上来,流连忘返在岸边。庙里和尚说,那是死去的人心中割舍不下自己的挂念,不忍离去,但是,如此这样,七七四十九天后,他们再不去阴间报道,灵魂便如灰烟消散,难入轮回。和尚说,得有个能看得到他们的人,引领他们安心上路。 后来,他们打听到老夯有一双阴阳眼,便请他在河边引导死者喝下聚魂水,拿上纸灰钱,和尚们超度,使他们步入黄泉之路。 这男子,是老夯引领的第十个死者,因为无处托付孤儿寡妻,迟迟流连在河岸边,不想离去,直到老夯应允照顾他的妻儿。 老夯对那年轻妇人说:“我跟老伴没有子嗣,虽说吃喝用度不奢华,但活命尚可,你母子两人若不嫌弃,就跟我回家吧。”妇人是个聪明人,一听老夯收留,双膝跪地,喊道:“爹爹在上,请受女儿一拜。杰儿,快给外公磕头!”老夯搀起妇人和男孩,说了声:“闺女,咱们回家。” 老夯把妇人母子带回家,依旧做他的扎糊,年轻妇人跟老夯的老伴纺线、织布、绣花,贴补家用,把杰儿送进私塾读书。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可一家人却过得其乐融融,不知道的,还以为杰儿母亲真是老夯的闺女。杰儿长大以后,给人做了账房先生,生活虽不宽裕,但度日活命绰绰有余。 老夯跟老伴年纪越来越大,生活慢慢不能自理,杰儿母亲为他们端汤喂药,直到伺候到他们终老。 讲这个故事的老人跟我说:“人啊,一辈子就是活了个牵挂,没有牵挂,人跟没有生命的物差不多……” |
|
来自: 新用户0932pQwC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