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霞No.137】为什么这个孩子如此的不自信?

 懒妈妈瑞霞日记 2021-11-10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有个家长朋友说,她已经被折磨了一年了。孩子还在小学时,就有同学说他鼻子和嘴长得不好看,上了初中疫情后戴了口罩就再也取不下来,在外面都不吃饭,在小饭桌躲在无人的角落,在家里脾气古怪满嘴脏话,我该怎么办?

看完这一段文字,很为这个孩子心痛,家长所反映的只是就事论事,说的就是同学反映这个孩子的某一个器官长得并不好看,因此就引发了孩子自卑!

一个孩子如此的不自信,如此的自卑并且对自己的相貌如此的评判,真的是同学的原因吗?不是的!

一定是他整个的人整个的状态就处于一个不自信的状态,所以当别人去评判他的时候,哪怕是评判他的外貌、他的性格,他的学习,以及方方面面,都会引发他的情绪,那就是我很难看,我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出现,这种现象会导致孩子的自我价值极低。

其实真正引发孩子自卑,让孩子产生自我评判,自己嫌弃自己的,绝不单纯的是学校里的同学甚至老师,一定是他在长大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年龄段,他很在乎的那个人对他的影响。

0~3岁,0~6岁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家族文化,这将意味着0~6岁的时候,家庭成员很重要,妈妈最重要;

7~12岁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老师很重要,班主任最重要;

13~18岁是以伙伴为核心的社会文化,13~18岁的时候,所有的同龄人都很重要。

其实,我们虽然把孩子分成了不同的年龄段,但是能够贯穿一个人始终,始终影响一个孩子的情绪,影响他的行动力,影响他自我价值的,永远都离不开父母的影响。所以我们表面上看来,这个孩子是源于同学,深层却和家长的关系非常密切。

表面上看来是这个孩子嫌弃自己的五官长得不好看,在深层他对自己方方面面都有评判。

我们家长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养孩子的时候,一定输入了很多情绪,这情绪包括你给他建立了标准,他达不到标准的时候,你跟他的沟通使得这个孩子觉得自己笨,觉得自己不够争气,不够努力,不够优秀,智商不够高等等;

以及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这种唠叨、指责,讲道理,嫌弃,转化成了他自身的能量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不是给孩子换一个环境。即便换一个环境,没有人说他的外貌了,如果他的成绩不如别人好,他依然也会产生这种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的,一些导致他自卑的一些状况。使得这个孩子整个的状态都非常不好。

人是环境的产物,父母是孩子的环境,看似是同学影响和干扰了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在同一个时刻同一个时空,我们作为家长,至少没有力量没有能力没有方法帮助孩子清理情绪,那么在此之前,一定和我们有关,是我们的模式,我们看不见的那种模式,导致孩子出现了这种状况。

孩子表现目前的这种状态,在家里脾气古怪,满口脏话,那他和谁学的?有没有环境的影响?……如果父母两个人性情都很温和,并且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陪伴孩子长大,既不娇惯也不严苛,那孩子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

世界上最大的规律叫做因果规律,我们看到了这个结果,返还到了因上,因一定是父母家庭环境;有人说孩子生长在各个环境中,除了家庭环境,还有学校环境还有社会环境,为什么总要强调家庭环境?

因为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客观的,我们作为家长,作为普通的公民,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整个的社会,并且,整个的社会,也有鲜花,也有绿草,也有荆棘也有垃圾,如果是垃圾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影响了我们的动力,一定是我们在生活中很久没有关注到阳光雨露了,很久没有关注到鲜花和大树了;

学校环境也是一样,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难道我们的孩子是班上最丑的吗?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而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最差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人有爱的表现,当他缺失爱的时候,自然就会在这个方面表现的比较薄弱。

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家长能够有能力去反省,去自查,去反思,并且知道了问题出在哪之后,有行动力,有改变问题的结果的能力,家长持续的去学习,通过成长自己,来影响孩子是成为智慧父母唯一的王道。

我是终生写日记的二宝妈妈瑞霞,日有所记,记有所悟,悟有所思,思有所行,行有所获。

希望终有一日,我们的灵魂会相遇,一起遇见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