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汉语语法学习-代词

 谢老师工作室 2021-11-10

阅读古文,不但会碰到词汇方面的问题,还会碰到语法方面的问题。不过,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相比,大致是相同的。


什么是古汉语?


所谓“古汉语”,就是通常说的“文言文”,指的是以先秦和两汉的传世文献以及后代“古文家”模仿这些文献的语言而写成的作品为代表的那种语言,不包括汉译佛典、六朝笔迹、唐诗宋词以及近代戏曲、小说的语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汉语中的代词。


古汉语代词的分类及用法


在古汉语中,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

一、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如下:

  • 第一人称代词

    余、予、吾、我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我们”。

  • 第二人称代词

    尔、汝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们”。

  • 第三人称代词

    之、其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他的、她的、它的”。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有:

  • 有些人称代词既可以表示单数,又可以表示复数。

  • 有些人称代词既可以表示人称,又可以表示领属。

    例如:“尔”既可以表示“你、你们”,又可以表示“你的”、“你们的”。

  • 第三人称代词略有不同:

    “之”只表示“他(她、它)”和“他(她、它)们”,不表示领属关系的“他(她、它)的”。例如:“读他的诗”不能说成“读之诗”,而且,“之”只能做宾语,不能做主语。例如:可以说“吾能胜之”,不可说成“之能胜吾”。

    “其”表示“他(她、它)的”和“他(她、它)们的”。如:“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在先秦两汉,“其”不能表示“他”或“他们”。到晋以后,才出现“饮其麻沸散”(给他和麻沸散)这样的用法。但总的来说,这种用法仍然不多见。

  • 还有一点应当注意:“之”和“其”虽然是第三人称代词,但有时可以灵活运用,用来指第一人称的“我”、“我的”和第二人称的“你”、“你的”。

    例1: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有一句: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乎?”(蒋氏很悲伤,眼泪汪汪地说:“你要可怜我,救活吗?”)

    例2: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志也。(希望能够封侯做征西将军,然后死后在墓碑上题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几个字。这就是我的志向。)


“之”字的特殊用法


有时“之”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这种“之”字往往翻译不出来。


例1:《论语-微子》:道不行,已知之矣。(至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我早就知道了。)

例2:《战国策-燕策二》:故愿王熟计之也。(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

例3:《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不存毛将安傅?(皮不存在了,毛将附着在哪里呢?)


那么,它在句中起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先看两个现代汉语的句子。

(1)他的到来使大家感到十分兴奋。

(2)大家都盼望着他的到来

在这两个句子中,“他到来”本来是个包含主语和谓语的独立的句子,在中间加上了“的”,主语就成了定语,谓语就成了中心语,整个成了“定语+中心语”的词组。在句(1)中,这个词组是整个句子的主语;在句(2)中,这个词组是整个句子的宾语。“的”字的这种语法作用通常叫作“取消句子独立性”。而在古汉语中,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就是起这种作用。在上面的例1中,“道之不行”就是做句子的主语;例2中,“王之熟计之”是做句子的宾语。例3的情况则不同:“皮子不存”既不是主语,也不是宾语,而是一个表示条件的分句。但“之”的作用仍然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表示这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是一个分句。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对古汉语中的“其”的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上面说过,古汉语中的“其”,多数是表示“他的,他们的”。有时候却翻译成“它”,比如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的“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一句中的“其”字应翻译为“它”,但实际上,这里的“其”仍然表示“师之入”,只是因为这个“之”字起的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所以翻译不出来了。

古汉语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我们多学多看,肯定是有好处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