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浩瀚的大海,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船只往来于世界的海洋,其中无数船只因各种事故而沉没在海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那些沉入大海并保存完好的巨轮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在中国沉船挖掘中,南海一号是最神秘、最有价值的。 1、南海一号的文物价值 广东省台山市海域沉船的“南海一号”。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商船。南海一号于1987年首次被发现。当时由于科技和资金的限制,不具备打捞条件。直到2004年,国家和考古队才确定了基本的打捞计划,并开始逐步实施。 在南海1号完成打捞后,船上发现了18万件珍宝。据有关专家估计,总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沉船的文物主要有瓷、金、铁、青铜等,其中不少是珍品级文物。在所生产的数千件瓷器中,不仅有来自中国古代30多个名窑的精美瓷器,还有来自阿拉伯的带有异国风情的大瓷碗。 这些瓷器大多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市场价值不可估量。瓷器研究专家耿宝昌曾在看到南海一号上的许多瓷器后感慨道:“他毕生研究瓷器,在南海一号的文物中,除了瓷器珍品之外,他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如此齐全的名贵瓷器,还有非常引人注目和优雅的金器。由于该船保密性好,在水中沉寂了800年的南海一号至今保存完好。因此,船上的金器没有锈迹,仍然保留着金光闪闪的属性。 南海一号的金手镯、金戒指、金项链、金腰带都有很强的特色。船上不仅有1.8条金腰带,还有200克金手镯。这些大量的金器也证实了船主的身份。 南海一号的价值不仅在于船上的文物,还在于南海一号本身。南海一号的沉没为中国不同领域的专家研究古代造船技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发展史和世界贸易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2、南海一号的发掘 1的发现纯属巧合。1987年,两名英国人千里迢迢来到广东省寻找莱茵堡号。莱茵堡号在南海附近沉没,装满了黄金、白银和珠宝。为了确定莱茵堡号的具体沉没地点,他们与当地政府进行了合作。经过一个多月的打捞活动,莱茵堡号仍然失踪,但打捞活动结束时,南海一号在淤泥深处被发现。在与两名英国人澄清南海一号的所有权后,当地政府选择封锁其相关信息,因为它不具备打捞的条件。 直到20年后捕鱼技术成熟时,这一消息才向世界公布。面对800年前的巨轮,考古学家在制定具体的打捞计划时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是一艘普通的沉船,大都会选择了潜艇分解船。打捞文物后,沉船重新拼接。然而,这艘宽26米、高11米的巨轮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文物。在海床上拆装对它的破坏很大,不利于古代造船技术的研究和文物保护。 为了保持船舶的完整性,经过多方考虑,考古专家最终选择了整体打捞方案。通过建造一个足以容纳南海一号的集装箱,用起重机将容纳南海一号的集装箱从海床上吊起。 虽然方案简单,但整体打捞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深海具有巨大的浮力。如果你想让集装箱沉入海底,你需要在集装箱上装载数千吨的重量。考古队继续克服困难,在集装箱上装载水泥。当集装箱的最大装载量为4000吨时,距离切割海床还有一步之遥。 绝望中,考古学家只能冒险挖掘船底的淤泥。南海一号完全放入集装箱后,还需要确保海床上的每根钢梁连接紧密,不被海水挤压变形。经过考古队的多次试验和模拟,南海一号成功脱离水面,并于2007年12月21日举行脱水仪式。 3、 南海一号船不腐蚀原因 当南海一号沉船被打捞上岸时,总重量超过3000吨。据专家推测,南海一号沉船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吃水过重而沉没。与它沉没的原因相比,世界想知道为什么南海一号沉入海底800年,仍然没有腐烂,船体保存完好.。 相关专家解释了南海一号没有腐烂的原因。南海一号位于海床上,覆泥,密封性好,属于低氧环境,微生物不易生存。这也是南海一号得以完整保存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南海一号是由马尾松制成的,马尾松是制造船只的最佳木材。素有“泡泡千年松”之称,在自然环境和松墓良好密封性能的双重作用下,南海一号可以在水下保存800年。 四、小结 文物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瑰宝。他们见证了那些像烟一样消散的岁月。一个国家拥有的文物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财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珍宝在海外丢失了。南海一号的成功发掘是考古界一个不可重复的奇迹。这不仅证明了中国的重大技术突破和考古界的实力,也表明了我国保护文物的决心。 写在最后:各位朋友,因本号推送的文章过于敏感,经常面临一些不可控因素,为了防止失联,主编启用了一个有特色的备用号,点击下方公众号即可关注,深度、精彩内容在等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