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西双版纳的二十四小时

 Daweb_YN 2021-11-10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

天色变化,日月更生,皆在其中

自入冬以来,阳退阴生,万物收藏

全国大范围地区都笼罩在冷清与萧条下

但在这彩云之南,却创造着逆天而行的惊艳

均温21℃的温暖,隔绝冬季的寒冷

人们在此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将生活勾勒出全然不同的面貌

本期就跟随小编去看看

西双版纳的“二十四小时”吧


图片

8 : 00
图片
一碗热腾腾米干唤醒清晨
走在十一月的嘎洒街道,温润空气中弥漫着浓浓清香,追溯源头便能发现版纳的特色早点——米干。

早上最忙活的莫过于米干店,小桌通常都是人满状态,店家将米干过开水撒葱花,浇一大勺高汤,倒上炒好的肉末,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再由食客自行选择酸豆角、水腌菜、鱼腥草等小菜,一碗酸辣可口暖心暖胃的米干,才是打开一天生活的美好方式。

图片
10 : 00
图片
天然氧吧 每一口呼吸都是鲜
西双版纳是全国唯一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电影《阿凡达》中震撼的原始森林画面都可以在这里一一实现。走进这里,彷佛进入一个的奇妙世界,多样性的动植物让这里生机勃勃。满眼的绿意,呼吸着不同于城市的清新空气,仿佛身体和灵魂都得到治愈。

这些皆源自植被、树木的气味分子组成的负氧离子。科学家认为,当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才被认为是清新空气。而版纳却有着高达30000个/cm³负氧离子含量。相信没有人会拒绝这份原始的清新。

图片
12 : 00
图片
傣族园的新鲜绿色午餐

版纳美在山水,韵在田园,妙在人文,对于这三点集中的最好体现,便是多民族聚居的傣族园,四周无际田野围绕,人们春种秋收享受田园农耕,飘荡着的袅袅炊烟提醒午餐时刻到了。


走入村寨院中,木棉花、红紫荆开的精彩,庭前院后的鸡蛋果、木瓜坠弯了枝丫,与好客的傣家人一起,吃一顿地道傣家饭菜,从蘑菇到蕨菜,新鲜当季食材应有尽有,现摘的新鲜水果是饭后甜点,家常却胜过万千山珍海味。

图片
14 : 00
图片
让心在佛寺归于平静

当一片土地升起了烟火,那么信仰便开始存在,十三个民族在版纳交融,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拥有如此复杂的人文环境,但同一个信仰,让这片净土,充满了复杂与简单并存的迷人特质。

作为南传佛教发源地之一,佛教文化在此盛行千年。村村有佛寺,寺寺有佛塔,佛教支配着傣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生活方式与其说是迷信,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指引傣族人民不断的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图片

16:00
图片
喝一杯哈尼寨的古树茶

半山上的哈尼古寨风景绝美,周围布朗山、南糯山等五大茶山林立,人们白天闻着茶香劳作,夜晚枕着茶香入眠。湿气悬在空中凝成云雾,成就了高山云雾间一杯纯正甘美的古树茶。

打一壶山泉水煮开后投掷茶叶,没有繁复的冲泡过程,最原始的煮法却能激发最纯正的茶韵,常年饮用具有养胃、降血脂的功效,寨子里的长寿老者最喜欢田间归来,喝一壶凉茶,如今年过半百依旧健朗。

图片

图片


18 : 00
图片
星光夜市挑称心伴手礼
天色微微黯淡,告庄的星光夜市开始绽放光彩,油纸伞排排打开,人群慢慢聚集,美食与风物平分夜色,人情与故事在此融汇,版纳热闹的夜生活从这里拉开序幕。

图片

美食飘香,爽滑的越南小卷粉,麻辣飘香的傣味柠檬烤鸡,撩人的傣家包烧····各家有各家的风味,新奇手作,背后都是不同的传承故事。挑选一件称心的伴手礼,可以是精巧别致的物件、美味的果干,总之一切随心、无拘无束。


图片
21 : 00
图片
雨林深处赏繁星朗月

城市霓虹是大地的星光,但却无法比拟星河的璀璨,当缠绕在阳台的最后一抹阳光离去,雨林深处的雅居乐西双林语,最干净明亮的星空便开始启幕。

负氧离子成就了这一片最纯净的天空,山林映衬之间,群星慢慢浮现,一轮弯月初升,繁星朗月清晰的仿佛触手可及。时光慢悠悠的流转,空气清冽,枕着这漫天星光入眠,方才明白,城市里每一个没有星空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图片

时间是这世间唯一永恒平等的存在,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自由支配,在每个逝去的24小时里,有人在寒冬与雾霾中隐忍,有人澄澈晴空下畅快从容,而你呢,又会选择哪一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