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人释梦英重书程浩的《父子庙堂记》,宋代安文璨所刻。 释梦英(948~?) 法号宣义,北宋衡阳郡(今衡阳市南岳区)人。娴通《华严》,专事弘扬,周流讲化,不辞辛劳。多才多艺,能诗能文,篆隶楷行草,无所不能,尤精篆书,陶谷谓“阳冰死而梦英生”。 宋乾德五年(967),19岁(宋温舒“十九彤廷赐紫衣”),“尝至大梁,太宗召之,帘前赐紫服”(朱长文《墨池编》卷三)。作为僧人,因为善书而受此不世之宠,可谓绝后空前,从此托响蜚声,名高海内。 归老时游终南山,名士郭恕先、陈希夷、宋白、陶谷、贾黄中之俦,皆以诗称述之。 与六朝陈僧智永、隋僧智果、唐僧怀素齐名,号为“潇湘四僧”。 书迹有《篆书千字文》、《篆书梦英十八体诗刻》、《重书程浩夫子庙堂记》及《论十八体书》一篇。 释梦英正书主要学柳。明杨士奇云:“梦英楷法一本柳诚悬,然骨气意度皆弱,不能及也。”其书《夫子庙堂记》,可称柳书嫡脉。 安文璨 ,璨一作粲。前摄镇国军节度巡官。善刻碑,乾德五年(九六七)刻梦英十八体书。又咸平二年(九九九)刻篆书目录、偏旁字源。按黄锡蕃疑与安璨为一人。 民国拓本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