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病是身体在控诉(五)

 我爱你文摘 2021-11-10
生病是身体在控诉(五)

水彩画作者方少军

(这一系列文章是微课堂课件,稍作修改分享给大家)

下面我们来看看情绪是怎样引起胃肠道疾病的。

观察研究发现,胃肠道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被称为第二脑,也叫肠脑。

胃肠壁上含有和大脑一样的神经细胞、神经递质、肽类物质、蛋白质和神经传导环路。这些细胞有思考、记忆、认知和情绪等功能。

这些神经递质包括有5-羟色胺也就是血清素,它是掌管情绪、欲望和意志的。多巴胺是传递兴奋的,是让人开心的物质。复合肽是调节人对疼痛的感受能力的。去甲肾上腺素是提供生命动力的。脑啡肽是镇痛的,它比吗啡作用要强几倍。

医学实验还观察到当人的情绪愉快时,胃粘膜血管充盈,粘膜分泌增加;当悲伤沮丧自责时,胃黏膜苍白,粘膜分泌减少;当焦虑时,胃黏膜充血、分泌增强;有攻击性情绪时(如怨恨、敌对等)血管充血和粘膜分泌都大为增强,胃壁平滑肌运动也增强,这些生理变化持续下去就容易导致疾病。

大家是不是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说:气死我了,气得我肚子疼。悔狠啊!悔到我肠子都青了。还有很多成语如寸断肝肠、小肚鸡肠、牵肠挂肚、铁石心肠、荡气回肠等等,是不是都在表达情绪啊。

这都充分说明了情绪和胃肠功能的关系。所以说,心理学其实很早或一直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患胃溃疡的人情绪大多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肠易激综合征的人,情绪大多焦虑、抑郁、恐惧、易激惹。

我们来看看胃肠心身疾病的人格特征是怎样的,一般是敏感多疑、刚愎自用、固执保守、墨守常规,竞争性强。

胃溃疡存在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希望独立又总是依赖性强,易产生挫败感。

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人,习惯自我克制,常常怒而不发,孤僻好静,思虑过度,事无巨细,井井有条,易怒但又把怒火压抑在心理不能发泄出来,过分关注自己。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心理动力学理论是怎么解释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的。弗洛伊德人格发育阶段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发育要经历五个时期。口唇期(0-1.5岁)、肛门期(1.5-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岁-成年)。

一个人在成长中哪个期没发育好,就会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

吃,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要事,刚出生的婴儿,首先发生的行为就是吃,口唇接触乳头除了摄取营养外也是用来获得心理满足、安全感和信任感的。

如果口唇期(0-1.5)。婴儿没能得到很好的养育,没有得到身心的满足,容易在依赖和独立方面纠结,成年后就比较容易患心身疾病。

吸收和排泄,如果在肛门期(1.5-3)母亲过于严苛,孩子感到被控制,就容易便秘,拉不出来,门儿把得太紧了嘛,便秘是被控制和对控制的反抗。

养育发生问题出现在越早期阶段,患病越严重。精神分裂症与口欲期关系密切,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和肛欲期关系密切。

有机会我们再讲其它阶段发育不好相应会得什么疾病。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