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的力量

 心同法综果德 2021-11-10
文章图片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有时一首老歌连名字都想不起来,旋律响起时却立即可以跟着哼唱?

一首歌可以安抚低落的情绪,一首歌可以陪伴我们度过艰难的时光,音乐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因为它看似门槛很高却又无处不在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怀孕的妈妈会听胎教音乐,音乐对生命初期的胎儿就有很好的影响。那音乐对生命后期的老人有类似影响吗?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三病区,七月开始进行了一系列音乐干预活动,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出乎意料的进步和改变,沉静的病房生活因此增添了不少生气。

什么是音乐干预?

文章图片2

音乐干预(Music-based intervention)是指所有使用音乐的并有治疗效果的活动,其中由专业音乐治疗背景的老师带领的活动称为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

音乐干预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型干预(active),即以表演/创作音乐为主要参与形式;另一种是被动型干预(passive),即以聆听为主要参与形式。现代很多干预都是两种类型混合进行的。

音乐干预为什么能够发挥作用的?

1)音乐记忆是非常持久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音乐记忆在大脑中储存的脑区有别于其他脑区的。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会按照一定顺序出现明显的萎缩,而音乐记忆的脑区萎缩的最晚,所以即使是认知障碍的患者,依然能对曾经听过的音乐有印象。

2) 音乐是对于人的副交感神经有刺激作用,研究表明,能够安抚情绪,减慢呼吸。

文章图片3

音乐干预对大脑的影响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音乐一直被人认为是一种可以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有效途径,音乐能够唤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回忆和情感。

一项研究表明患者在唱经典流行歌曲或者听完电影和音乐剧中的旋律后,大脑活动有所提升。

1. 音乐能激起回忆和情感

2. 对音乐的态度以及热爱是患者仅存的能力

3. 音乐能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亲密感

4. 唱歌是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5. 音乐能改变情绪、缓解压力、刺激正能量交换

病房里如何开展音乐干预?

文章图片6

非洲鼓

文章图片7

合唱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三病区的音乐干预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形式,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非洲鼓和合唱。

【非洲鼓】非洲鼓小组采用主动型音乐干预,成员主要是情绪障碍为主的住院患者,在药物和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音乐干预。在起始阶段曾经担心患者会觉得没有兴趣或进度缓慢,结果大家大家的兴趣和学习非洲鼓的能力都很好。从完全不认识非洲鼓开始到使用非洲鼓为一首歌进行伴奏,中间只过去了两个月,这次尝试给了带领者和病房的工作人员都带来很多惊喜。

【合唱】合唱小组亦采用主动型音乐干预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成员主要是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的住院患者。他们年龄相仿,经历过类似的社会变革,对特定的老歌有共同记忆。因为是熟悉的歌曲,所以带领人无须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教学。合唱的第一首曲目是《在北京的金山上》。从开始带领鼓励下大家开始跟着节奏哼唱, 到后来有组员主动提出分部演唱,还有合唱经历的组员提出教大家如何换气,如何找节拍。组织大家一遍一遍录音,想要表演的更好。

在以上两种活动过程中,带领者会邀请组员分享自己和歌曲本身有关的经历,比如第一次听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听的?和谁在一起?这样以音乐为话题的人生经历回顾,让小组中的成员更加熟悉彼此,也更加愿意分享和整合自己的生命历程。

这些都是作为带领者没有想到的瞬间,也是开始我坚信音乐力量的瞬间。

本文作者:钟楚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