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风水?答案是他给的!

 阳光正能 2021-11-10

进入玄武湖景区,穿越绿柳如烟的翠虹堤,左行不足百米,便可以看到一座高约二十米的小山岭,此山虽不挺拔隽秀,但也景色迷人。这里幽静舒适,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沿山可拾级而上,山顶设有石亭一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便是东晋大文学家、占卜家、训古学家郭璞的墓地(也有衣冠冢之说)。南朝时,这里就有“郭仙墩”、“郭璞墩”之称,民间俗称“郭公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郭仙墩被南京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樱环洲秋景资料图片

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便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是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

图片

郭璞(276~324),字景纯,山西河东闻喜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郭璞自幼爱好古文奇字和经术,《晋书》上称他“博学有高才”。他曾跟随一个名叫“郭公”的人学习卜筮,并得郭公赠与的《青囊中书》九卷,因此精通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帮人消灾免难,治病救人。

图片

郭璞虽不善言谈,却擅长写诗赋。他写的《江赋》辞调华美,被世人所称赞。晋元帝看到他写的《南郊赋》时“见而嘉之”,并提升他当了著作佐郎。他注释了我国古代的字典《尔雅》,分别做了《音义》和《图谱》,以当时的方言解释了古老的动物和植物,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为唐以后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图片

郭璞一生诗文多达百卷以上,数十万言,《晋书·郭璞传》称其“诗赋为中兴之冠”。其中,以《游仙诗》为主要代表,现仅存十四首,是中国游仙诗派的创始人。虽然《游仙诗》这类作品秦汉时就有,曹魏时也得以发展,但郭璞的《游仙诗》是借诗咏怀,反映现实,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游仙诗》其六云: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丹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这是郭璞精心描绘的一幅群仙嬉游图,使人感到神仙生活之逍遥快乐,从而也流露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倾慕与追求。

图片

郭璞的确十分特殊,纵看,他不仅精通术数,还通读了历史上大量正宗儒家经典。博闻强识,且不泥古人,发出自己的新见。如《晋书》所载,他注有《尔雅》、《三苍》、《方言》、《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等书。横看,他善于收集身边各种占筮之事,曾将所闻的筮验六十多件事汇编成《洞林》,作为占筮之参考书籍。显然,这是一位集儒、术为一身的传奇人物。在风水方面,他屡试屡验,被后世风水师尊奉为风水的鼻祖,这也说明了郭璞作为一代风水宗师是当之无愧的。

郭璞虽为河东闻喜人,但他所从事的一些活动,却多发生在江浙、福建一带的南方地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亦有许多,现撷取一二,以飨读者。

图片

在郭璞还未走上仕途之时,他的母亲便已去世了。郭璞为其母选择了一块很平常的地给予安葬,而此地离水很近,时常被水淹没。当时很多乡绅不解,劝他重新择地安葬。郭璞笑而谢过,并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一年之后,大水非旦没有涨上来,反而退去很远,墓地周围皆成了一倾良田。之后,人们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许多远方之客都慕名前来请他择地、相墓。从此,郭璞名声大振。

图片

晋明帝是一个略通风水之人,听说郭璞到处给人相墓,并非常应验,于是微服私访。一次,晋明帝见一村夫在一座山头葬龙角,明帝非常吃惊地说:“你为何要埋葬龙角?这可要满门抄斩的。”村夫答曰:“是郭璞先生告诉我说,在这里葬龙角,不出三年当致天子。”明帝一听,那还得了。问道:“你在此葬龙角,难道你家会出天子吗?”村夫听后笑道:“不是我家会出天子,而是天子会来这里。”晋明帝听后,由衷佩服郭璞精堪的风水术,于是晋明帝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位风水高人。

图片

据清代《浙江通志》介绍,郭璞曾在浙江一带选择城址。相传,现在的温州城即为郭璞所选。开始郭璞准备选城址于江北一带,但是取土过秤之后,发现土轻了,遂过江,登上西北带的一座山峰(该山后称郭公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于是确定该处为城址,并说:“若城绕山处,当聚富贵,但难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则贼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因城于山,号斗城。”说明郭璞在择地时曾有称土之举,并且选址时将安全防卫放在首位,这可能与当时战争频繁的背景有关。

图片

郭璞多次为晋王司马睿占卜,全都应验。因此,司马睿十分器重郭璞。而郭璞也把占卜看作是参政议政,济世报国的一种方式。他对晋王朝诸多的弊政批评及匡正的措施,基本上都是借占卜之术,指出晋元帝的不足,劝司马睿居安思危,德行天下,他对司马睿说:“法令不一则人情惑,职次数改则觊觎生。官方不审则秕改作,惩劝不明则善恶浑,此有国者之所慎也。”诚意地希望司马睿能体贴民情,做一个受民拥戴的明君。占卜活动是郭璞政治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他的占卜灵验,而得到执政者赏识和重用;也因为他占卜的灵验,而遭至杀身之祸。可以说,郭璞的一生是:成也占卜,败也占卜

图片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衣冠”即是指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玄武湖环洲内。陈捷 书

明嘉靖年间,世宗皇帝颁旨在玄武湖郭璞墩旁建“圣喻亭”,以示对郭璞的纪念,意在要求军民以郭璞为楷模,共同遵守道德和行为规范。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均来玄武湖祭祀过郭璞。乾隆尚在玄武湖北岸建有行宫,空暇时常到湖内赏景息憩。诗人陈文述来玄武湖凭吊郭璞时,写下了:“当日危言排国难,何年残骨葬孤衷。君看浮玉山前石,玄武湖波一水通。”

图片

明朝时期玄武湖地图

民国期间,南京市政府在半山腰建“郭璞亭”一座,时任南京市长的石瑛撰文勒碑,立于亭内,以示对郭璞的敬仰。由此,郭璞的名字与玄武湖紧紧地联在一起了。1929年,国民市政府将数千株傲雪耐寒,象征着铮铮铁骨的梅花,栽植在郭仙墩上,可谓寓意之深,因而此山又有“梅岭”之美誉。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为纪念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血洒上海滩的国民党抗日将士,时任国民党八十七师二五九旅旅长的孙元良将军,呈请蒋介石在此建塔,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孙元良将军有意识地将塔址选在郭仙墩旁,也是告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你们有着和郭璞一样反侵略、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崇高精神。

图片

民国时期玄武湖鸟瞰

图片

传说故事

图片

民间与古籍记载中关于郭璞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但以今人的视角来看过于神化,仅以传说故事与大家分享

图片

图片@中华龙骨6537047012

图片

西晋永嘉年间,政局动乱。郭璞预测北方难守,于是期待前往东南地区躲避战乱。一日,他去投靠将军赵固。当时,赵固战马刚死,而无心接客。郭璞让门官转告赵固,说自己有活马之术。赵固闻听,喜出望外,问道:“你有什么办法使马活过来?”郭璞说:“你派二三十个健壮之人,手持长竿东行三十里,会发现林中有一社庙,让他们用竹竿在庙四周拍打,就可得一物,并及时将此物带回,马即可活。”赵固按照郭璞的说法让部下去办,果然得到一个如猴一样的动物。小动物凑近马的鼻子吐纳呼吸,一会儿,马果然站立起来,并大声嘶呜,且饮食如常。而此时,那个像猴一样的东西却不见踪迹。赵固见马活了过来非常惊奇,重赏了郭璞。郭璞有了路费,便渡江南去了。

图片

图片

《南史·张裕传》称,张裕的曾祖父澄准备葬父,请郭璞为其选墓穴。郭璞看了几处墓地后说,葬甲地,你可活到一百岁,可做位及人臣的三司大官(太尉、司徒、司空),但子孙不旺。如葬乙地,你只能活到五十多岁,官职下降多了,但后代显贵。澄选择了后者,官做到光禄(主管皇帝膳食的官),活到六十四岁逝世,子孙遂昌盛。

图片

图片@中华龙骨6537047012

晋元帝永昌元年(322),蓄谋已久企图推翻司马氏政权的王敦,欲起兵谋反。王敦(266~324),字处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晋怀帝时,王敦任青州刺史。永嘉中天下大乱,只身入洛阳,转为扬州刺史。司马睿渡江后,在王敦与王导等南渡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王氏势力日大,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以丞相在朝执政,王敦以大将军领兵在外。王敦大权在握,虽身居武昌但却能遥制朝政。此时,手握重兵,威权无人能比的王敦便想“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他常常酒后吟咏曹操的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见王敦篡位谋反之心早已暴露无遗。

图片

晋元帝画像

后湘州刺史缺,王敦欲以自己部下接任,而被朝廷拒绝,王敦上表元帝,陈说古今忠臣被国君怀疑,而谗倭小人离间君臣的故事,想借此感动天子,而元帝看后愈加忌惮。实际上双方早有防备之心,决裂只是迟早一天而已。

图片

前秦统一北方后,与东晋对峙的地图

郭璞的卜筮有着十分浓厚的神秘色彩,他占筮神验的故事在朝野流传甚广。此时的郭璞已是王敦军中的记室参军。王敦谋反前邀郭璞为他占筮,测验此举可否成功。而郭璞则直言奉劝道:“将军此举定然不能成功!”王敦闻言心中甚是不悦,于是又问道:“你卜算我的寿命有多长?”郭璞说:“从卦象来看,将军如果起兵,大祸不久将会临头。您若按兵不动,驻扎武昌(今湖北鄂城),您的年寿还会很长,很难测定。”王敦听了这些皆对出师不利之言,不由怒火中烧,怒气冲冲喝问郭璞:“你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吗?”郭璞说:“我命在今日中午。”王敦听罢怒不可遏,命令兵士将郭璞押赴南冈斩首。

图片

王敦进攻建康作战经过图

面对死刑,郭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乐观从容,毫无惧色。并风趣地告诉行刑官说:“我一定是在南冈的两棵老柏树下被处死,树上应有个鹊巢。”到了那儿行刑官一看,一切果然如郭璞所说。而行刑的刽子手,正是早年在越城时郭璞曾赠衣给他的那人。郭璞向他提及此事,并说:“你只要用我备好的刀行刑即可。”那人当即同意。原来此刀用道术炼过,用此刀行刑将来定能复活。

图片

图片@C-歪歪 

葛洪在其《神仙传》里称:郭璞下葬三天后,有人见到他穿着与平日一样,正和一些熟人在说话。王敦得知,派人掘开坟墓,棺中果然无尸,原来郭璞利用“兵解”术,已起死回生,脱胎成仙。

图片

图片@中华龙骨6537047012

王敦谋反失败后,东晋政权将他视为“抗节不屈”的第一忠臣。晋明帝追赠郭璞为“弘农太守”,并封其子郭骛为临贺太守。郭璞一身正气,为国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为后人所敬仰。晋明帝亲自选址为郭璞在玄武湖建墓,以示褒奖。东晋初,“王与马共天下”是东晋昌盛的标志,而发展到后来却成了王氏家族与司马氏家族之间的权力之争。由于司马氏代表着民族统一的政权,而当时在内外忧患的形势下,维护司马氏的统一,实际上也就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饱受战乱之苦的郭璞利用占筮之术,反对分裂,避免战乱,捍卫统一的爱国精神,正是反映出他的勇气和对政局的敏锐洞察,这种舍生取义的无畏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时至今日依然值得称颂。


与文明相伴,与健康同行


审核:戎飞霞
审稿:胡凯

发布:常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