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体温不高但发热,体温高反而不发热?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21-11-11

读者:大方老师好,一般到了中下午,面部发热,中医讲阴不制阳,或脾阳外越,而且体温不高,昨天我量下才36.5度,腋下体温好像也不高,以前37.5度好像也不明显面部发热!用您的理论怎么解释?

我回复:你还是没有了解什么叫平衡。一般人体的温度,不是一致的。这就是不平衡。如果是平衡的,体温高,是全身高,则不发热。如果不平衡,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就是不通,就会发热。郁结生热,闷热,你总说你是学中医的,不会不知道这个吧。

温度与气压是关联的。身体不同部位,如果温度不同,则气压不一致,能量流动就不通畅。反过来,气压不同,温度也会不同,还是不通,会生热。生热的程度,如果比较低,你又没有注意,不容易感知到。如果感知能力提升,又时常在关注身体,即便是微热,你也能感觉到。这些道理,我在以前讲中医理论的文章里,基本上都讲了。

本文再讲。体温不高,但是发热,体温高,但是不发热。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个。小孩子的体温,比成年人要高一些,但是他们一般也不发热,除非生病了。也就是说,发热还是不发热,跟体温的高低没有对等的关系,它们有一致的时候,也有不一致的时候。

小孩子体温比成年人略高,夏天天气热,你说在夏天的时候,是成年人更怕热,还是小孩子更怕热?是成年人。小孩子会更容易出汗,但是成年人更怕热。喜欢吹空调的都是成年人。热是一种感觉,有感觉就是不通。就是有个东西挡住了。一个简单例子,你如果穿了合适的鞋子,你不容易感觉到鞋子。但是,如果你穿了一双小鞋子,那么你很容易感觉到你的鞋子。

用佛家的话说,一切觉都是幻觉。有觉是因为有幻,有幻才有觉。如果一个人,全身是通的,全身平衡一致,即便温度很高,也不会有发热的感觉。如果身体不通,某个局部感觉到发热,在另外的一个地方,可能就会发凉。一个面部发热的人,通常他的脚是不热的,甚至是偏凉的。只是他自己不一定能感觉到。发高热、发烧,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极有可能脚部也是相对凉的。

有个地方多,必然有个地方少,有个地方热,必然有个地方凉。身体在修复过程中,不但会排寒气,也会排热气。曾经有位读者反应,她静坐一段时间后,胸前特别热,可以发出明显的热量,坐她旁边的同事,被她热跑了。这都是不通。如果通了,就没有这些情况。

如何才能通,用自己的意识,把发热部位的能量,引导到寒气重的部位?这方法不可行。一定不要这么做。做不好的。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人们一方面知道自己的意识杂乱,知道自己想的不对,但又总是想用这不对的意识,去做一件对的事,你们觉得这可能性有多大?

讲一句特别现实的,真的特别现实。我不想打击任何人,也不是轻视任何人,我只是讲一个事实。你如果真能做好一件事,你也就能打好坐,修复好身体。如果你干什么都不能很好,打坐也不会很好。就是这么现实。这不仅仅跟方法有关,而是跟你这个人有关。任何方法,都是人来使用。方法用得好不好,要看你这个人。因此,最大的建议是放松,不要去做什么,因为你做不好,让身体自己去做。当然,如果出现一些自发功,那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