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锟 || 猫

 一床书759 2021-11-11
最近校园里突然冒出一只猫,可能是猫咪在此地路过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觉得文化人应该本性纯良应该修养不俗更不会加害于它,也可能是喵星人的导航出了问题在大山里迷了路,便从学校的门缝里溜了进来,准备打个尖住个店。
 因为它没有行程码且居无定所,品种是只大橘,所以我就暂且叫它流浪猫大橘吧! 
大橘毛毛茸茸,可可爱爱,四个爪爪是白色的,它时不时会跳到垃圾桶里翻啊翻,看见我来了便对着我喵呜一声算是打了个招呼继续低头翻啊翻,我也不惊扰它,就和心疼它的老师叫下它并悄悄地给它放一些好吃的。
它更多时候是安安静静蹲在垃圾桶上面,或者蹲在幼儿园门口,有时候蹲在报栏刚好避着雨的地方,我总觉得它智商很高,不会离人群太近,起码还有我和一些老师同学喜欢。
学校之前也来过一只猫,就是今年下雨下的房里成水帘洞那会,那是一只很小的猫崽子,硕鼠硕鼠都比它肥,比它大。它柔柔弱弱,叫声凄厉,像是刚满月。
那是晚上放完学生,听见像孩子大哭一样。循着叫声,发现它钻在周转房一楼拐角底下的杂物堆里,打开手机的手电筒也寻它不着,试图唤它出来给它投喂也未能成功。可能是它害怕人类,也可能是它之前对人类不设防,却被人类针扎脚踢水泼陷害了几十个来回便开始渐渐疏远。用文化人的话是怎么说来着?对,独善其身。小动物对人性的把握到底还是比人敏锐,大为佩服。它就那么在底下钻着,叫着,伴随着大雨,不知道过了多久。
后来又消失了一阵,直到有一次我在餐厅后面带一年级小朋友洗碗,听到猫在叫,它看见人来了就拼了命的往回跑,地板油,以至于我看它拼命起步躲避人类的时候小爪子都在急速打滑。
那次也是第一次看清那只骨瘦嶙峋的像是刚满月的小猫咪:全身被雨浇透,印象里毛茸茸可爱的猫咪和它全然不一,我没敢追,看着它惊恐地从锅炉房的门缝里艰难而又迅速的钻了进去,磕到肚子然后又扭身露出半个脑袋在门缝里面对着我叫,在喵喵的叫着,像走失的孩子找不见妈妈,又像是饿的饥肠辘辘,在瑟瑟发抖中等待学生离去后的剩菜残渣。它可能只想到了被野狗攻击,偏偏没想到会被自称灵长类的人类攻击,竟被惊吓伤害成这般模样,不免心疼。 
后来再也没有见过那只像是刚满月的小猫咪,我倒是希望那次连阴雨停了,那次雨大的房间成了水帘洞,村民窑洞坍塌,去县城的道路塌方……倒是希望它最后找到了食物以果腹,找到了猫妈以团聚,或者是碰到了收留它的好心人以栖身,现在正在山里那种热呼呼的炉子旁边咕噜噜地眯着眼睛打着盹,而不是在哪个角落里或者学校外面漆黑的田野里受饿受冻地踉跄死去,曝尸荒野。 

眼前这只猫咪是一只大猫咪,来的时候风和日丽,也不知道曾经经历过什么,总之和人始终保持距离,也可能是那只小猫咪活下来后多年后的样子,它会乖乖的蹲在学校绿化带的边边上喵喵,或是蹲在幼儿园门口喵喵,幼儿园老师大多人美心善有爱心,小朋友也没有喜恶之心,见到大橘手舞足蹈,尤其是见到大橘的尾巴,小手总想颤颤巍巍的薅一把,而猫咪也会放松警惕,乖乖地蹲着让小朋友们摸,它喜欢小朋友,小朋友也喜欢它,它的喉咙里咕噜咕噜的,好一幅和谐画面。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猫咪也是会识人的,也是有灵性的,人类只是觉得自己会说人话有60亿同类便觉得自己顿时高贵了起来,人多势众了起来,不喜欢了拿脚踢,喜欢了脸上堆满笑,而猫咪什么都听不懂,什么也不说,猫咪的寿命虽然要比人类短得多,却比人类更能察觉人类内心的意图,是善意还是恶意,是低头眯着眼咕噜咕噜蹭腿还是保持距离你进它退。 
高高在上的人类觉得欺负虐待一只小动物几乎没有什么成本,更不会觉得猫咪真能开口说话,于是内心的恶便升腾了起来,如果猫咪真的突然开口说话,那这世间的龌龊估计罄竹难书,猫咪可能多半要被人类屠杀到濒临灭绝。
有人讨厌它有人喜欢它,有人大力跺脚吓它,有人拿着洗碗水泼它,这跟躲瘟神还不一样,瘟神人是躲的,猫咪是被众人耍的。人们在这种变态的调戏和短暂的玩耍里寻找到一丝病态的快乐,使变态的心理病态刷到一种掌控欲下的存在感,而之所以与同是猫科动物的老虎豹子保持距离保持跪拜是因为面对老虎豹子等比自己强大的物种时人类又体现出一种深深的奴性以及恐惧感所加持的迫害妄想症。 
猫咪什么也不说,只是跳上墙头,不委屈也不愤怒,眨巴着眼睛,用舌头舔着自己被泼湿的毛发和结痂的伤口,再收回尾巴,安安静静的蹲着,看着,感受着,在墙头高处眯着眼俯视着这自称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灵长类的集体狂欢和躁动。 
在大雨浸润多年的墙上,墙头上的猫咪孤零零蹲在阳光里,人们立在泡了多年的墙的阴影里,指手画脚地对着猫咪大笑,指指点点,墙外的路人瞥见一群人踮起脚尖仰着头在鼓掌在喝彩,甚至一度以为是皇上在发皇榜,终于出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熙熙攘攘,好不气派。 
有人眼神温柔,有人怒目呵斥,有人体谅一只猫的冷暖,有人似乎天生与它有杀父之仇。众生相在一只比它小很多倍却不会说话的动物身上展露无遗。

其实猫还是猫,缺少猫妈或是主人的照料,它比人类更敏感,谁嚷嚷着吓它、变着法害它,它就会自动与谁保持距离,谁发善心,和它挠痒痒,它就跟谁离得近。有了害它之心,灵物自有感应,叫它第六感也好,叫它气场也好,叫它宗教名词也好,总之它们嗅的见,看得着,也感觉的到。仔细去观察,小动物们不会对着戾气重,爱杀生的人咕噜噜,小朋友们也是一样,大人之所以迟钝了起来,因为嗜欲渐深。所谓: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人对浪费这个词的定义也是主观强加的,曾有战时老弱病残孕的百姓入寺避难,有位方丈不仅让百姓开荤,而且就在寺庙里提供场地给孕妇接生,生下了“十八罗汉”,在戒律清规面前,这便是善。当然,不排除有些施舍是因为猫咪外观的“可爱”,就如一些婚姻的组合。可如果是一个骨瘦嶙峋的狗狗、一只残缺独眼、或是肢体残疾外表肮脏的猫,那个时候依然能够没有分别心,没有家养流浪高贵贫贱之分别心,没有来自垃圾堆还是居家饲养的分别心,没有来自城市还是乡村的分别心,那可真是在一只流浪猫身上,见得好修为。 
如果照孔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说法,猫被泼了脏水不会说话,被扔了砖头也不会说话,被人踢到一丈开外也不会说话,那猫都应该是君子的,可是为什么不呢?因为标准是人定的。其实,猫根本不在乎爱下定义的人给它下什么定义,它知道自己是来干嘛的,而贴标签是“圣人”的一大癖好,孔圣人老爷子如是,良药多苦口,尤其文化人可能更不爱听。
 一只流浪猫看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各色眼光看流浪猫,猫咪还是猫咪,它不袭击学生,相反很乖,有的女老师蹲下去还ruarua它,猫猫就感觉到很受疼爱,被人这么信任不嫌弃,调皮地在那位老师腿上蹭来蹭去,用脑袋左蹭蹭,右蹭蹭,嘴里还咕噜咕噜的,像是一个终于到家和很久没有被人疼爱的孩子。
 后来那个女老师向我借了胶带,粘了裤腿上的猫毛,还说要去给它取自己的火腿肠,猫猫听不懂,开开心心的喵喵两声就满足往学校的草丛里撒欢去了。 
物物相同,道理相通,一个人如果对待小动物很暴戾,对待弱者很暴戾,突然对老婆家人同事同学温柔无比,那可真是几副面具自由切换,病入膏肓了。看一个人的修养,就看他对待弱者的态度,比如说对待服务员,比如说对待一只蝼蚁,比如说这只流浪猫。
 对了,它叫大橘,大橘为重的大橘。
2021117日 立冬 王锟 于白水云台

作者简介:王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为云台中心小学体育教师。人生感悟:过好余生每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