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很多人以为自己只需要成为“听话照做”的员工就好了,但这听话只听对了一半,听话照做不是让你生搬硬套,而是在听到一个信号时,考虑其可行性,如果遇到问题该如何做出反馈?永远把自己当做一个管理者思维去工作,这真的很重要。 有人来应聘中层管理者,我呢,通常不太在意他之前带多少人团队。他以为自己是管理者,在我眼里,充其量就是个“带过团队的基层员工”。我判断一个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啊,相比头衔,团队人数,更看重这一点:很多老行业(这里不点名了)发展慢悠悠的,这么多年,固化出一套“古老但管用”的规则。客户就那么几个,玩家永远都是熟人,市场年年有且随GDP小幅度波动,整个行业按部就班。好,你确实晋升开始带团队了,你以为就可以大展拳脚了吗?想多了。要做的事儿呢,只是像前任那样制定个计划,然后推动,监督,检查,连表格模板都不带换的。跟对手是堑壕战,消耗战,对天放空炮,大家意思意思。这不叫管理者,按我的说法,只能叫带团队的基层员工。为啥网上经常有新闻,说有人失业在家,长时间找不着工作呢?干的是基层的活儿,心态上把自己当管理者,你说你能受欢迎吗?我要是你老板,高管是我一起创业的兄弟,毕竟还有交情,基层是干活儿的主力,只有你这样的我可以随时抛弃。这就是为啥有人抱怨,说老板昨天的命令啊,今天又改,今天还没做好呢,明天新想法又来了。团队也是,刚组建起完成任务,再打乱,再组建再打乱,没啥章法。这会儿跟对手就是遭遇战,运动战,比的是速度和反应灵活。日军,伪军,中央军,还有不知哪里就冒出来的土匪,地盘犬牙交错,鸡犬相闻。李云龙好几次跟总部失联,弹尽粮绝,自己还负着伤生着病,照样带着弟兄们冲出重围。有时候孤军深入,临时起意,把对手硬杠下马。当然,李云龙太难得,我只不过想让大家都看看,人家需要决策的地方有多少,在工作中的比重有多大。所以各位,你的工作算不算真正的管理者,得看决策的“密度”,别被头衔欺骗了。如果你们公司发展很快,你一个人要做很多业务上的决策,那你即使没团队,也已经在为做管理带团队做准备了。哟,枪林弹雨之后这儿还有个人没死(离职)啊,来来来,你来当头头带团队吧,赶紧招兵买马。不要怕做决策,要怕没机会做决策。决策越多,说明你工作的技术含量越高,你的不可替代性越强。不要以为只有老板、高管才做决策,不是的同学,你自己那摊子事儿你最清楚,等到老板来过问,已经晚了。你少让他操心,他才对你放心。你要让他省心,才好找他加薪。哪怕给你加薪,他也开开心心。写到这里,再悄悄跟你们讲一个秘密,不要让你们老板知道了。这秘密就是:老板的麻烦,其实是员工的机会;麻烦越大,机会越紧俏。很多同学觉得公司这不好那不好,一个月有三十天都想跳槽。跳槽呢,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是跟婚恋“劝和不劝离”一样,通常情况(注意措辞啊),我一般“劝留不劝跳”。很多同学特别是刚毕业的小朋友,容易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自己没机会。我跟你讲,大多数时候,职场生涯都是平平淡淡的,没啥机会。你办事靠谱,嘴巴把牢,有时间学点新东西,就很好了。华为有个全球领先的产品线,叫做微波。之前任老板觉得微波没啥用,决定砍了。但是微波负责人彭智平呢,根据对市场的了解,觉得微波管用,悄悄在人力预算中挤出了几十号人来研发。两年以后在非洲,任老板发现埋光纤不现实,建基站成本又高,只有微波最适合,肠子都悔青了。这时候彭智平说,老板,没问题,我们的微波已经可以交货了。老板需要做决策,是因为屁股,他屁股坐在那儿就该他决策,那是没办法的事。你虽然是基层,或者中层,但是这摊业务你最懂,你要有担当,能想办法,敢做决策。下回当你听到老板说,唉麻烦了,这个事儿怎么弄啊……同学们,咱不要跟着焦虑,反而要暗暗窃喜,要兴奋得直搓手呀。原来你也有办不到的事儿啊,来来来让我看看,究竟什么麻烦事,搞不好还是个机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