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俊良:如火热情意趣浓——刘陆武诗词管窥

 开心明智 2021-11-11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如火热情意趣浓

——刘陆武诗词管窥

何俊良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她是诗人藉以抒情表意的最美方式。优秀的诗词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深切体验。它有意无意地刻录了作者的生活轨迹,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打上了诗人所处社会的烙印。由于诗人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抒情个性迥异,反应的社会面自然宽窄不一,诗歌营造的境界更是各有千秋。陆武兄的诗词,境界雄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逸兴遄飞中主要展现了五个方面的意趣。

 

一、梓里寄情,抒发其深爱家乡的真趣。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亲人遍布的那方土地,是诗人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是诗人创作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赞美、吟颂与怀想家乡的诗篇,往往倾注了诗人至真至诚的情感,故而,最能打动人心。且看陆武兄如何立足家乡的土地,赞美家乡的山川,物产,人民的?

莲荷山天池

山高几许白云知,

幽探超然惜暮时。

权借一山枫叶火,

煮开天水画中诗。

这首绝句可谓陆武兄赞美家乡莲荷山的佳作。早在1200多年前申泰芝在此建莲荷观,修真养性、炼丹施药、布道救人。这位被后世仰为莲荷观主神的申真人,给这座并不那么高的山峰涂抹上了炫丽神奇的色彩。从传说入笔赞美莲荷山的诗篇不少,虽不乏佳什,但写的人多了,难免落入俗套。陆武兄别出心裁,着眼于莲荷山本身展现的景致和周边环境,展开丰富的联想,诗情喷薄而出,感染力极强。

该诗起笔不凡,山高几许白云知”,让人一下子就进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经常云雾缭绕的莲荷山,白云当然知道它有多高。而读者往往会将“高高的天上白云飞”联想起来解读,那就引人神往这是一座好高的山呢?事实上这座山并不高,那么读者又可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自我解嘲。这座山上出了个唐朝大国师申泰芝真人,恰好暗合了这个解释。意趣顿出。“权借一山枫叶火,煮开天水画中诗”,更是神来之笔。读者会以为这个莲荷山天池堪比长白山天池了吧?山顶红枫树和天空云彩的倒影在池中交相辉映,枫红似火,熊熊燃起,煮开水天,那是何等的奇诡壮丽!

有唐以来,绝句以篇幅短,内涵大,含蓄绵长惹人喜爱。绝句写得磅礴壮美的并不多。那是古人思想受时代背景的局限和情感受个人遭际影响的缘故吧。即便写出了宏大气象,也多半是悲壮凄美。陆武兄以短章吐纳大气,境界宏阔,悦己愉人,应当归功于生逢盛世,得益于事业顺就,当然也离不开个人胸襟的豁达。

歌颂家乡山川的诗篇,陆武兄佳作甚多。我们再来看他赞美家乡物产的美篇。


佘田桥酿豆腐

微薄霞衣筷点开,

嘅然稀嫩白皑皑。

香留唇齿三千日,

余味犹生神气来。

佘田桥三宝:茨菇、萝卜、豆腐。俗语有云:佘田桥茨菇真好呷,甜到心里冇得渣;佘田桥萝卜不用油,筷子夹起两头流;佘田桥豆腐花样多,十碗轻松上一桌。佘田桥豆腐全席的主要食材取自豆腐,一桌十大碗做法不一,油豆腐、煎豆腐、水豆腐、霉豆腐、酿豆腐……色香味俱全。惹人口水三千丈,走遍天涯想回头。所谓酿豆腐,就是将豆腐切成厚块,用小勺在表面掏一个洞,再把腌好的肉馅填在豆腐洞里,用小火先将有肉馅的一面煎至微黄,再翻过来将另一面煎至微黄,然后捞进盘中的美食。“微薄霞衣”就是煎黄的表皮,“稀嫩白皑皑”的是没给煎老的豆腐。诗人没有提肉馅,是觉得与本诗要表达的情趣无关吧!《佘田桥酿豆腐》状物拟人,读来好比一位钟情男子在撩拨一位怀春少女,香留唇齿”“余味犹生”。这就把作者的心性披露了一二。这个陆武哥哥想来定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试想若是一个粗人来吃酿豆腐,一口一坨还嫌塞不满牙缝,哪里还会如此调情般地细细品味啊!

陆武兄对家乡风物了如指掌,爱之咏之,情思荡漾,令人莞尔中爱屋及乌。你可能想不到他写家乡的人儿,居然也是那么地骚情洋溢。

湖山羞月

波月银光濯碧空,

俊男倩女隐林丛。

轻风窃取喁喁语,

羞得嫦娥满面红。

这是陆武兄吟咏家乡青年男女热恋的情景。有画面、有动作、有声音,更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明月当空的佘湖山,一对对青年男女躲进树林里,相依相偎悄悄述说着相亲相爱的情话,清风徐来,偷听到了这些蜜语,传递给广寒宫里寂寞的嫦娥仙子,仙子原是凡人身,奴家也是过来人,她怎会听不懂人话呢?只是如今的年轻人啊,太大胆了,说的情话肉麻得让嫦娥姐姐都脸红了。轻风窃取”真是奇思妙想!“羞得嫦娥满面红”信息量很大哦!但无论如何解读,诗人的初心都是热恋家乡,情系乡梓。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风物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是诗人亘古不变的主题。陆武兄更是以一种融进生命的情愫在讴歌家乡,写得豪迈,写得真挚,写得煽情。

作为一直在家乡工作、生活的陆武兄来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风景,还有诗与远方。热爱诗词的陆武兄自然更向往云游四海,歌咏五方。且看——


二、旅行寄慨,抒发其热爱河山的逸趣。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人强调:“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古往今来,旅行寄慨的诗篇多如牛毛。诗路人生,古人多伤感,今人多快感。因为那时多半是漂泊羁旅,如今基本上是游山玩水。古今心态自然大不相同。发现美的眼睛,往往长在开心人的脸上。陆武兄工作积极不求官、生活安逸好交友,笑口常开,美感自来。诚如其诗逸情赶着海鸥飞”(《海南博鳌玉带滩》),翱翔紫燕剪云舒”(《白云湖飞舟》),“探手拈来在碧澜”(《漓江泛舟》),而今无处不风流”(《天涯海角新咏》)。

如《泛洱海拍景奇遇》:

碧水霞光浪破开,

伊人逸发秀船台。

机前笑睃风姿爽,

一段春香入镜来。

其情其景参读其诗《张家界醉目神鹰展翅遨天去, 仙女撒花追我来”,《丽江古城艳遇风情何曾顾,潺潺流水是知音”,直是香艳可掬,令人心动神驰。

这些香喷喷的行旅诗句毫无半点婉约之态,从中可以窥见陆武兄个中喜好,深心隐秘。而完全豪放的旅行诗篇,更能显露陆武兄的胸襟气度。

南岳放怀

登临绝顶祝融峰,

位列仙班观日红。

银漠金滩舒画卷,

奇峰险嶂露威容。

湘江水拍洞庭浪,

南海潮掀楚域风。

锦绣河山腾壮概,

拿云泼墨挂苍穹。

位列仙班观日红”好比李白自称臣是酒中仙了!颈联、颔联巧用一“舒”一“露”,一“拍”一“掀”,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恢弘壮阔的画面,尾联“锦绣河山腾壮概”直抒胸臆, “拿云泼墨挂苍穹”想象新奇瑰丽!

新化紫鹊界梯田

岭复山重绿满坡,

欲骑紫鹊竟如何。

松涛澎湃飘蓝带,

云海翻腾濯碧螺。

高垄引来云汉水,

回阡耍起草龙歌。

画图一帧三千载,

神韵依然傲逝波。

“欲骑紫鹊”想得挺美,拟物、夸张并用,妙处难于君说。“澎湃”何其壮阔,“飘”则何其轻柔。对立统一以之状松林,带给读者的感官冲击十分强烈,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活脱脱如在耳畔如在目前。

丽江虎跳峡

雪山万仞断崖间,

好似银蛇势似癫。

险峡泻流涛拍岸,

石磐击水浪滔天。

花仙飘尔云中俏,

猛虎跃然壁上旋。

但看金沙三十里,

奇观一派壮诗篇。

“万仞”“泻流”“滔天”壮观之景也!“花仙飘尔云中俏,猛虎跃然壁上旋”柔美与健壮对比,使整首诗的刚烈之气得以舒缓,艺术效果倍加提升。

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婉约也好,豪放也罢,诗人心性使然,半点也勉强不得的。林妹妹写不出“大江东去”,陆哥哥也写不来“红消香断有谁怜”。也就是说,一个诗人的风格,由他与生俱来的性格决定。后天的学养,若是滋长着个性化的表现,那么其成就一定非凡。否则,失之自然,难免扭捏,贻笑大方。

陆武兄的诗词,就是个性与学养相通相融的产物。即便婉转陈词,他也要铿锵作响的。且看——


 

三、咏物寄意,抒发其委婉陈情的妙趣。

咏物诗自然要状物之形、描物之态,惟妙惟肖者便是好诗。譬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之所以流传千古,皆因摹状鹅的形象传神也。

尽管如此,这类诗词也还只能划归为咏物诗的初级阶段。王夫之《薑斋诗话》云:“意犹帅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只有那些在咏物传神的基础上,兼用比兴、象征、拟人、抒情、议论等创作手法,借物述志、托物喻意、以物论理,有所寓意的咏物诗,才是上乘之作。陆武兄可谓个中高手。

咏红砖

正正方方火煅红,

任凭巧匠搁西东。

高楼叠起由灰盖,

不出风头不抢功。

首句写红砖的形状和来历,二句写红砖的服从意识,三句写红砖的成就和默默无闻,第四句借物述志,境界全出。

蜘蛛

偎角爬墙黙黙耕,

织成罗网捕蚊蛉。

真心难测主人意,

倾尽肝肠背恶名。

首句状蜘蛛之工作状况和态度,二句言蜘蛛的工作目标,第三句突发感叹,第四句愤怒发声。托物喻意,发人深省。

电视卫星接收器》《银行卡曾在《中华诗词》杂志发表,传播甚广。拟人手法的运用,令所咏物体活灵活现;诗眼的营造,令人叹赏。我在《栩栩如生诗眼明》一文中作了详细赏析。然其艺术感染力与《咏红砖》《咏蜘蛛》之类旨趣迥别。

诗歌最是多情物,若无情志非好诗。那么闲情逸致呢?看看陆武兄的这类诗歌如何?


 

四、散咏怡情,抒发其安逸旷达的闲趣。

闲趣就是闲适的情趣。宋·陆游《闲趣》诗:“老子即今双白鬓,镜湖自古几青山?半窗萝月独欹枕,满院松风常掩关。天地许宽谁碍汝,琴尊是处可开颜。将行亦莫买春草,幸有一筇相伴闲。”描绘的是古代士大夫赋闲在家的安逸生活状况。那么,盛世今朝,上班族8小时之外的闲趣是怎么样的呢?陆武兄的诗词可窥一斑。

蒸江垂钓曲江日照碧波微, 白鹭陪望柳絮飞。直钓江中一轮月,漫哼小曲载春归。”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基调明快的画面,闲咏的是垂纶之乐。

通观陆武兄闲趣诗作,更多的是赋诗之乐。《赏夏晚蛙声阵阵入诗行”,《回文诗(通篇式)四咏·咏春光低云白鹭寄诗情”,《上网趣逸养诗花网上栽”,无不与闲趣关联。传统诗词融入了他的生活,“韵海横舟弄一痴,枯肠索句未成诗。欲寻灵感何从应,饮月三更半醉时。”(《枯吟醉月》)状写了他耽于吟诗的休闲之乐。

闲暇之际,陆武兄以诗《感悟人生》:

浮世人生一叶舟,

横流沧海未曾休。

多行道义成人美,

何为功名反目仇。

诚信起基天地阔,

谦和立足岁时悠。

崎岖相遇当风景,

大度江川有绿洲。

此作以文入诗,重理性轻形象,显然深受宋诗影响。不过,在一篇又一篇令人情动于中的诗丛,陡然一见赤裸裸的议论诗,那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风景。也许陆武兄作此诗就是给特定的对象看的,需要的就是直掏心窝。对于不解风情的人来说,你若旷达那还真的需要直达。

闲散时有诗相伴,工作中也当有诗为侣。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陆武兄的时事诗。


五、时事感怀,抒发其人文关怀的志趣。

志趣就是志向和兴趣,行动或意志的趋向。时事感怀诗事关身边大事小情,拥有人文关怀的诗人作品最能获得广大读者共鸣。

欣赏时事感怀诗的关键是看诗篇中的“事”与“怀”契合得是否严丝合缝。先看陆武兄的《竹枝词 · 老汉感易地搬迁扶贫》:

从前蹲在石头窝,

今日糠箩跳米箩。

党送春风圆了梦,

醒来半夜唱山歌。

这首诗在邵阳市文联“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周年主题作品创作指导评议会”上,获得过专家首肯。首先,此诗富有浓郁的民歌色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流传。其次,此诗吟咏风土,歌颂党的扶贫政策,具有史料价值。再就是,尽管是民歌体,但绝对不是老干体。此诗的艺术性还是非常强的。“蹲”“跳”“送”“圆”“醒”“唱”一连串动词的运用,使得整诗形象丰满,动感强烈。“今日糠箩跳米箩”,俗语信手拈来,扣题巧妙。“醒来半夜唱山歌”,歌颂党恩,“一句顶一万句”。句句不见感怀,句句都在感怀。这就是“事”与“怀”的水乳交融——高明!


再看《访贫归晚》:

白云生处串农家,

探水知风踏日斜。

脚下山塘老相识,

亲然捧出一盘霞。

此诗颇具韵致。“白云生处”出自杜牧《山行》。有出处就有底蕴。白云生出的地方,自然是高山岭上。可见诗人扶贫之路山遥水复。“踏日斜”,当知诗人扶贫归来之晚。“脚下山塘老相识”,说明这条扶贫道路诗人走过无数回了,令人感叹不已!“亲然捧出一盘霞”,将诗人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积极昂扬的心态表露无疑。

再看《春节农工潮》:

出山下海故乡离,

扛起行囊揣梦追。

敢弄春潮九州撼,

天南海北大挪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给了农民极大生产自由,充分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迅速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使得广袤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纷纷“扛起行囊”,远离故乡走南闯北创造财富,开启揣梦追富之旅。然后,先富起来的农民带动更多农民出乡关,进城市,每年春运涌动成潮,气吞云梦,波撼九州。“敢弄春潮”一语双关,起伏心潮。“大挪移”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杜撰的一种神奇武功。这里妙手拽来,借指奔涌的民工潮,存史实,纪壮举,为农民喝彩。短短四句,不仅写得大气,最可贵的是写出了大势。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陆武兄的大量诗篇令人叹赏。尽管《南方抗大旧址观感》《赞白衣战士抗疫》等个别篇章,几近白描,但气势雄壮;偶留斧痕,却力求自然。白璧微瑕,不掩瑜哉。倘若再加功候,必臻炉火纯青之境,情真意浓,妙趣横生,庶几近焉!

刘陆武书

连膺邵东县首届道德模范、邵阳市首届文艺家志愿者道德模范、邵阳市100个最美家庭之一有感

何俊良撰联

我本平常 誉美词 偏撑气概

哪堪誉美 平常事 但砺身心



【作者简介】何俊良,中华诗词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文艺评论专著《文字的使命与力量》(湖南人民出版社)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