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竹 | 贺小林

 文学百花园 2021-11-11

《文学百花苑》《奔流》联合发布

2021年11月1日

滑动方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井冈竹

贺小林

当代作家袁鹰在散文名篇《井冈翠竹》里赞美井冈山的竹子“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是战争年代井冈山精神的真实写照,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从井冈翠竹上获取了无穷的力量。风骨依然,井冈竹的美还有在云雾中涌动的梦幻。
五百里井冈山到处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竹子,一片连着一片,一簇接着一簇,一眼望不到边际。常年云雾缭绕的山岭里,随风摇曳的竹枝似乎在云雾中涌动,隐没了竹杆,遮屏了植被土壤,唯有翡翠般的绿衬映在轻纱蝉翼里,如诗轻漾。
 井冈竹有毛竹、泥竹、楠竹、丹竹、石竹、金竹等种类。不论哪种,生得一样挺直碧绿;无论哪类,长得都是蓬勃坚韧。林林总总的井冈竹层层叠叠,云雾飘来,像大海翻滚着绿浪,水墨氤氲,楚楚动人。云雾浓时,竹林起伏,枝叶隐现,白茫茫如同汪洋大海,汇集的竹梢俨然大海中的一个岛屿,轻纱萦绕恍若仙境。在雨后的天气里,乘车沿着蜿蜒山路一直向上,就会慢慢走进云雾的世界。随着高度的上升,云雾开始清淡,远处的竹林也逐渐明晰。似乎竹子是在不经意间跃然眼前,迎于身边,立在山巅,让人感同身受,默契地与竹林融在一起。
井冈山的云雾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云涌的井冈竹也千变万化,蔚为壮观。云雾聚在一起,竹林像一幅生动的百兽图,散开后眼前的竹海就成了诗意盎然的山水画……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精妙的动物、山水如空灵般飘于天际,迅速变化成不同的形状,让你目不暇接。一匹白马飘然而至,你甚至可以看到它颈脖上的鬃毛,如丝如缎,转眼间却不想化作了一头猛虎,瞪着眼向你扑来,让人情不自禁向后躲去。偷偷再看时,眼前的竹林绿叶婆娑,轻摇枝梢频频招手,和蔼而又可亲。
百竹园是井冈竹的会所,云涌的竹林最具韵味。有云雾的日子,走进百竹园,穿行竹林时便感到自己仿佛置身在云雾缭绕的梦境,远处的竹子可摸却又不曾看见,可见伸手难以触摸。放眼四周,汪洋无际,一片一片的竹林虚无缥缈地显露云波之上。方竹林云蒸霞蔚,楠竹林雾中漫步,金竹林云间奔涌……它们好似一群惊散的羊羔紧紧地依偎在白竹园里,恋恋不舍,相依相偎。定睛凝视,云雾中的竹林都像刚刚沐浴过后的妙龄少女,天生丽质,婀娜多姿,静谧地躺在大山的怀抱。
清晨,熹微的阳光照耀在大地,金色的阳光穿透竹林上空飘浮的层层薄雾,此时的竹林朦朦胧胧,又隐隐约约,给人许多遐想,会想到瑶池,想到仙子,想到玉石美轮美奂的纹理。如若有鸟儿从林中惊起,宁静已经取代,但这生机却更加怡人。夕阳余晖满山时,云雾也渐渐消失,沐浴霞光的井冈竹展现的是等候亲人回家的思归图,这是短暂的翘首期盼,随后一一隐于漆黑的夜幕。归隐的同时,井冈竹也在酝酿一夜的情话,等待与云雾再一次的缠绵。
是的,生在井冈,长在井冈,井冈竹是有着太多的话语需要诉说。在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里,红军是用竹子点燃燎原的星星之火。红军用它削作长矛,制成刀柄,熏烤为钉,在乌云压阵的日子里英勇杀敌。乡亲用它编织斗笠,扎成竹排,蓄水盛饭,演绎催人泪下的鱼水深情。竹笋曾是战士露营野炊的菜肴,竹板作过军民挑粮上山的扁担,竹片点燃照过黑暗的道路,红军的旗帜曾经悬挂竹梢猎猎招展。
井冈竹有着不同寻常的品格和个性,有着慑人心魄的精神和灵魂。它们怀着向往蓝天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地成长;它们历经烽火硝烟的浴血洗礼,立成丰碑的身姿。在小井村,红军医院一百多位来不及转移的红军伤病员被敌人残忍杀害,在他们倒下的地方已经生长着一片葱郁挺拔的井冈竹,它们在这里承载烈士的嘱托,它们在这里延续不屈的生命,它们在这里以最绚烂的方式证明英魂的存在,挺立成井冈竹的精神。
到井冈山,与竹子并肩站立,都能增加一份对井冈竹的情意,心灵像是在不断地与历史对话。黄洋界和八面山上,红军战士用它摆过三十里的竹钉阵,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朱德的扁担依然在闪现井冈竹的光芒。如今,用井冈竹制作的竹筒、竹壶、竹杯、竹碗、竹筷、竹席等产品远销海外,把一份浓郁的井冈情愫涌动在岁月的云烟。
云涌的井冈竹婀娜俏丽,俏而不妖艳,丽却不媚俗。云涌的井冈竹流金溢彩,金是红五星,彩蕴鱼水情。魅力井冈山,云涌的井冈竹是它重要的组成。这种组成在艰苦岁月叫铁骨铮铮,现在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风景。

作者简介

作者系江西吉安市作协副主席、井冈文艺杂志社执行主编、江西省作协会员,出版《力量之魂》《吉安恋歌》《记游庐陵》《井冈情愫》等十余部,发表文字300余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