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歌手席琳·迪翁患重病几乎瘫痪?年过五十,有件事不得不防

 板桥胡同37号 2021-11-11

有约君说

昨天,《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的演唱者、著名歌手“席琳·迪翁患重病瘫痪在床”的消息引起许多网友关注——

图片

真的假的?有约君查阅了席琳·迪翁的官方网站,10月19日的发布一则消息提到,席琳一直在经历“严重且持续的肌肉痉挛(severe and persistent muscle spasms)”,无法表演。但未说明引发肌肉痉挛的具体原因。

另据媒体报道,其姐姐克劳蒂向杂志否认了席琳因病重而瘫痪在床的传闻,称“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确实令人伤心,但并不严重。

今年53岁的席琳·迪翁,这些年多次因“骨瘦如柴”上新闻、引热议。有网友表示其“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苍老了20岁”。

图片

席琳·迪翁(图片来自网络)

俗语有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观念:只要瘦一点,“三高”就会远一点,不但看着精神,人也更健康,真的是这样吗?

医生却提醒,步入中年,太瘦不见得是好事

另外,上文提到的“肌肉痉挛”,还有个我们熟悉的俗称,也就是抽筋。抽筋这件事可大可小,有几类抽筋很危险,务必要重视。

今天让有约君为你统统说清——

千金难买老来瘦?

太瘦谨防“肌少症”

人过中年,“三高”就容易找上门,为此,一些中老年朋友会通过吃素等方式维持的身材。不过,时间久了,痩是痩了一点,但力气和精气神也跟不上了。营养科专家提醒,这种情况要谨防“肌少症”。

肌肉减少症又叫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活动减少、营养不良、内分泌功能减退、慢性疾病、炎症、胰岛素抵抗等。

如果按身高体重计算,肌肉减少症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并不低,其中60和70岁为5~13% 。有研究指出,肌肉减少30%,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可出现肌肉松弛、皮肤皱褶增多、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特别要强调的是,老年人一旦患上肌少症,容易跌倒继而发生骨折——这可是不少家庭的“噩梦”。

出现这些症状

要查查肌肉“流失”量

专家提醒,这些人群需要及早预防“肌少症”:

  • 中老年人  

  •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者(素食为主的饮食,户外活动少 ,紫外线照射及维生素D合成减少)  

  • 慢性疾病患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  

  • 肥胖人群  

  • 吸烟、饮酒过量(导致蛋白质合成不足)

  • 免疫风湿疾病患者  

  • 骨质疏松人群  

  • 某些原因引起体重丢失,如不科学减肥导致患病者  

  • 缺乏运动

怎么判断自己可能肌肉流失了?

对照一下有没有这些症状:

  1. 走路缓慢:腿部肌肉流失,肌力跟不上,导致走路没劲儿。

  2. 握力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肌肉流失、肌力下降是全身性的。上肢肌肉衰减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手的握力下降,比如毛巾拧不干、瓶盖拧不开等。

  3. 走路不稳易跌倒:老年人容易跌倒骨折,不仅仅是骨质疏松造成的,还可能是肌肉流失。

中年微胖或更长寿

但这个部位别太“肉”

我们都知道,肥胖对身体危害多多,因为肥胖或超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脂代谢紊乱、骨关节疾病、结肠肿瘤、乳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

而对于老年人(>60岁或65岁)来说,体重过轻或消瘦会增加骨质疏松、食道和胃肿瘤等疾病的风险,同时导致对疾病的抵抗耐受力降低、缩短寿命。

另外,据澳大利亚科学家发表于《美国老年医学会期刊》的一项针对近9000名男女的观察研究成果,指出在70多岁的人中,超重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10年内死亡的可能性要小。这可能意味着,超重几磅或许能够增强人们对随年龄增长出现的疾病和损伤的抵抗力。

当然,这里的超重并不是没有上限的,目前普遍认为,老年人的健康体质指数BMI在20.0~27.0之间为宜。也就是说,微胖的老人相对更健康。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部分人来说,并不是BMI“合格”就完事大吉了,如果你有“啤酒肚”或“游泳圈”,也要注意!

这是因为临床上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需要进行积极治疗的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是俗称的苹果型肥胖,指成年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因为腹型肥胖除了有皮下脂肪堆积外,还伴随有多个器官如肝脏、肠道等的脂肪堆积,也称之为“内脏肥胖”,它会导致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诱发一系列的代谢问题、包括三高等问题,又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建议及早干预。

老年人三招补营养

首先,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不要过于相信“瘦是福”。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胃具旺,则能食而肥;脾胃具虚,则不能食而瘦。”也就是说,一般内脏功能好,对吃进去的东西能吸收正常的人才会长胖,反倒是那些多吃都不胖的人,有必要好好地调理脏器功能,甚至需查查体内有无隐疾。

营养科医生建议,中老年人不要因为怕血脂血压高不吃肉和蛋,或者因为怕胆固醇高就不吃蛋黄,老年人更应该每天吃足量的肉类(通常建议每天吃150~200克肉类,喝200~400毫升鲜奶),如鱼、蛋、奶、禽类、豆制品及畜肉等。

食量少的消瘦老人可以通过加餐来保证食物的摄入总量。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性状、做细软一些,如切碎等方式保证摄入量,而不是一味地喝粥等。

第二,要摒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养生误区。例如口味过咸过油,喜欢吃煎炸、熏制、腌制食品;片面相信某种特殊的食物具有超常的健康养生功效;绝对拒绝某类食物,如不吃动物性食物之类的。

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社会交往,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随着年龄增长的,还有身体成分的改变,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肌肉的衰减,导致身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容易摔倒等。所以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加肌肉组织的合成、减缓肌肉衰减的过程。建议老年人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游泳、快步走等。

这几种抽筋不可轻视

最后,咱们来讲讲抽筋,正式名称叫做肌肉痉挛。发作时,肌肉不自主、无征兆地过度收缩,产生压榨样的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十秒,而后可自行逐渐缓解,有时候局部会残留痛感。

一般来说,偶然一两次的、生理性的抽筋,多因过度运动且身体疲劳、出汗过多而补水不及时、睡觉姿势不佳四肢着凉等引起。抽筋后注意拉伸,调整,一般都能迅速缓解并恢复。

但如果是频繁遭遇抽筋或疼痛剧烈不能缓解,还是尽早到医院排查一下有没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如——

缺钙

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一致,缺钙是抽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长期且较频繁遭遇抽筋的人群。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其中,老年人钙质吸收能力减弱、钙质流失明显,更常受到抽筋的困扰。

建议这类人可以到医院检测微量元素,由医生判断是否缺钙,老年人必要的话还得查一查骨密度,判断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动脉粥样硬化

当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或存在血栓时,血液循环受阻不畅,无法及时带走代谢的“废物”,容易导致抽筋疼痛。此外,老年体弱,肌肉力量本身就较差,机体代谢功能减退,也更容易抽筋。

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因血液循环不好引发的抽筋,光靠补钙是治不了的。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等状况,改善循环、改善血流供应与运行,才会更有效。

其他原因

肝脏功能的下降,患甲减,患运动神经元疾病,患强制性脊柱炎等免疫性疾病,或服用了某些降血压、降血脂的药物,都有可能导致抽筋的发生。

最后,衷心希望席琳能早日恢复健康,重返舞台。

科普内容整合自健康有约

编辑/李津

图/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