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不辞而别(10)

 哪儿托新知社 2021-11-11

还是走吧甩一甩头,在这夜凉如水的路口

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

你还在怀念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


****************


少年生活中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逃课,甚至可以说没有逃课的校园生活是不完整的。就像九十年代上大学的人都知道的那句,没有补考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悖论一样,在少年们中间传说,并奉为圭臬。

作为一个并不是老师眼中乖孩子的郑彤,他的第一次逃学很早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在老师终于忍受不了郑彤公然上课看漫画书之后,在当场没收之余,依然不能平息心中的怒火,于是严令其立刻马上回家去叫家长。郑彤嬉皮笑脸的往出走,途中不知道谁故意伸出腿来,郑彤一脸懵逼差点儿被绊一个趔趄,立刻引发一阵哄堂大笑。

幸亏那个时代没有微信朋友圈,连手机都没有,家里能装个座机都是非富即贵,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只能通过学生。被老师怒斥叫家长的一般有两个结局,老老实实叫家长的往往在一顿棍棒之后,第二天就被允许正常上学。而不叫家长来的往往就失去了上学的权力,如果偷偷潜入教室企图浑水摸鱼的,会被同学打小报告,几分钟后就被老师提着耳朵扔出教室。郑彤的校园生涯中,叫家长无数,但基本上都是借着叫家长的名义逃课逃学。

郑彤离开学校,在旁边的游戏厅里混上一会儿,估计差不多下课了,再回学校把赵磊和吴楠叫上一起出去鬼混。说起郑彤少年时代最好的这两个朋友,特点鲜明。赵磊是标准的不良少年,具有日后发展成为混子的所有潜质,是酒精和香烟,是黄色画报和颓废歌星,是太阳的阴影和孔雀开屏后的屁股,也是社会人行为准则和禁止在报纸上宣传的真理。吴楠则不同,虽然经常和不良少年混迹在一起,但成绩一直很好。在分数决定一切的时代,老师们也就容忍了他的这些劣行,甚至把他当做素质教育典型加以表彰。吴楠由于成绩好,经常受到郑彤和赵磊的嘲笑,每次吴楠穿着白衬衣抹着红脸蛋站在主席台上义正词严的时候,郑彤和赵磊就在下面对着他指指点点,两个人笑成一团。后来郑彤回忆起来,吴楠不好好上课也能成绩好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他爸优良的基因以及家庭环境。吴楠他爸是陕师大的教授,据说是文革前上大学的那一拨老派知识分子,他妈也是研究所的工程师,只是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忙了,也就只能放任他跟这些不良少年厮混。虽然整天跟郑彤他们混,但最终不影响学业,一直是全年纪的前三名,老师们在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无果之后,也就听之任之了。

郑彤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渣,不光自己是学渣,还很为自己是学渣而自豪,看不起学习好的人。吴楠却是个例外,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缺失使他急需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另一方面,他对自由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最终使他和郑彤、赵磊臭味相投不谋而合。三个人经常借着忘拿作业、被叫家长等理由,甚至就是不想上课跑出来,在西安城的大街小巷游荡,逃学成了慰藉空虚少年的精神良药。

郑彤熟悉身旁这个四方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他也曾无数次路过钟楼大雁塔,无数次穿过城墙的东西南北门。九十年代的西安,天空蔚蓝,阳光格外透明,街上没有那么多游荡的人,也没有望不到头的车海。西安城号称十三朝古都,人们曾经叫它长安城,有很多美妙的去处。郑彤他们三个人整日在大街小巷游荡,像野狗一样野蛮生长,感觉整个城市都是他们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光着膀子骑着车子,双手撒把呼啸而过,阳光把他们晒得黝黑。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他们穿着大人们厚实的棉衣,拎着巨大的书包,像野兔一样在街市之间穿过,留下一串脚印和笑声。时间过去了很多年,郑彤在城市的边缘遥望,心中充满了忧伤。西安城越来大也越来越陌生,他亲眼看到大雁塔广场在一片乱草中繁华起来,也看见一片泥泞的龙首原成为摩天大楼林立的CBD。此刻迷惘无望的生活依然一眼看不到尽头,郑彤偶尔回忆起少年时光,回忆起逃学的日子,无忧无虑的就像上辈子的事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白云千载空悠悠。郑彤不知道如何摆脱眼下的一切,也不曾意识到曾经荒烟蔓草的日子就是青春。

西安城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城墙是他们最经常去的地方。城墙很古老,保存的很完整,当年还没有整体修缮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裸露着夯土层,杂草丛生。城墙根下有着宽阔的护城河,河水自由流动,护城河和城墙之间有着开阔的空地。在失去了千百年来军事功用之后成了城墙公园,种满了树木和花花草草,夕阳西下的时候平添几分古朴的静逸。

郑彤跟他的小伙伴们来到城墙根,一般会先选一块花草繁盛视眼开阔能看到护城河的地方,然后一起把书包抡起来扔出去。三个书包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然后咚的一声,落在杂草丛里。摆脱了书包的羁绊,郑彤们彻底放松起来,他们或者在草地上坐着,或者直接头枕着手臂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云慢悠悠的飘过。要么胡谝,要么掏出牌来打上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夕阳西下的时候,三个人就背上书包,混在放学的人群中,佯装辛苦上了一天学的莘莘学子,回家吃饭看动画片。

很多时候,郑彤也喜欢放了学独自到城墙根的草地上看日落,夕阳温暖的在城市的边缘燃烧。余晖从头顶掠过,落在身边的城墙上,繁茂的梧桐树在风中摇曳闪烁。郑彤就在一片静逸之中慢慢的想他的孙雅和小龙女,直到被夜色彻底吞没。

除了在城墙根抽烟打牌胡乱聊天之外,郑彤和小伙伴们偶尔也会爬到城墙上去,就像所有的北京孩子都打过大张伟一样,所有的在西安长大的孩子基本上都有过徒手爬城墙的经历。西安城的城墙是明朝建的,易守难攻。在郑彤很小的时候,原来的墙砖已经大部分都没有了,只有夯土层裸露在外。如果要爬上城墙,只能通过排水渠爬上去,难度极高。后来在外面开辟了环城公园,重新修缮了城墙,虽然失去了那种古朴的美感,但是好处是爬上去容易多了。新的城墙用一块一块的硬质青砖分错着砌成,可以用手扒着或者脚蹬着向上攀登。随着风雨的侵袭,很多青砖逐渐变成了黑灰色,远远看去斑驳不一,也还有点儿历史的厚重的美感。

砖和砖之间由于风化侵蚀或者倒霉孩子为了爬墙方便凿出来的,有很多缝隙,可以用手扒着或者脚踩着支撑身体,很多四季常青的杂草就从这些缝隙中长了出来,使得攀爬起来更加容易。郑彤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身体紧贴着城墙往上爬,手指抠着墙砖的边缘或者脚尖踩进墙砖的细小缝隙里,一步一步的向上,像是壁虎一样身姿矫捷。现在回忆起来,这真是有些危险的行为,但是在当年的少年眼中,越危险才越有在同伴中吹嘘的资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