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法论 | 推理绝对是项好技能

 一棵花白 2021-11-11

经冬不死,春亦有英。

《中华勤学故事》第四集是《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的老师教了他一句话:“凡发生过必留下痕迹,你要根据常识去推理。”

我突然记起高中语文课本上第一次读到“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时候的感受:

“哇!”

这句话意思其实就是传说中的“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但是放到季节这么庞大的主体上,瞬间格调满满,档次飞升。

从小我们就听过一个推论“没带就是没写”。

虽然很可能冤枉那么一两个真的是没带作业的同学,但是基本上这个推论是正确的。

因为我就亲身经历过很多次,作业没写骗老师说没带。

我初三的一个同桌则更为缜密,每次老师检查作业,他就把空白的练习册塞到我的书包里。

因此我也能推理出我桌洞里多出来的辣条包装袋是谁塞进去的。

我这个同桌就非常聪明,尤其是超神的数学。老师才在黑板上画了两笔,大家都还没看出来老师画的是什么,他就能推理出老师要问什么,并且迅速报出来答案。

这么捣乱了几次,严重干扰了数学老师的节奏。在一个寻常的晚上,老师终于没忍住,一记左勾拳把他鼻子打出血了。

我也因此推理出来不光杨修猜曹操的心思没什么好下场,学生太会猜老师的心思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后来他妈妈拿了一个麻袋装走了他所有的书,我就推理出来他转学回老家了。

说到推理,还得说到另一个聪明的小女孩,就是张小红。

某天我和刘瑞曼坐公交车去她们学校找她玩,但是我们两个傻孩子坐过站了。

我们两个为了尊严,一致决定这个事不能说出去。

张小红打电话过来问我们到哪儿了,我们说我们在赛格里逛,看一看手机。刚好当时我们打算换新手机,所以我们觉得这个理由合情合理毫无破绽。

但张小红笃定的说:“你们坐过站了吧。”

自此我发誓再也不在小红面前撒谎了。

其实分析一下,所谓的“见微知著”,也就是比别人多想了几步。

但是这多想的几步,拉远了人和人的差距。

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的,并不会多想。

别人指着驴,说这是匹马,我就接受了“这是匹马”的设定。

所以我一直都不算是聪明人。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少年包青天》,长大了喜欢看福尔摩斯。高中时候看了许多国产推理小说,每看完一个故事,就觉得自己的智商直线上升。

但这都是错觉。看过许多推理小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讲到这里,我必须强调一点:

推理必须在合理范围内。

我见过很多姑娘,她们有一种神奇的推理方式——把男朋友的一切不合她心意的行为,归咎于他变心了。

“他没回我消息一定是不爱我了。”

“他送我礼物一定是因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他迟到了他一定是想和我分手。”

你们这么不想要男朋友,可以让给我!你们不要我要!

推理是一项好技能,但不是这么用的。

来让我教你们正确的使用方法:

“我男朋友不理我一定是因为我还没有关注一棵花白,没有给一棵花白点赞,没有给一棵花白打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