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复盘 02 | 千元一篇的听书稿怎么写?

 一棵花白 2021-11-11

01

我从前年开始写听书稿。开始只是给慈怀读书会写,慈怀读书会是我合作最久的平台,编辑们都很nice,很好沟通。

需要修改的时候,编辑们给出的意见都很明确,一般小改个一两次就能过稿,有时候不用改,直接就给过了。

慈怀打钱很果断,两周内会到账,从来不用担忧对于我们这种朝不保夕靠天吃饭的自由职业者来说,非常友善。

后来也陆续给十点读书、读品品书、有书合作供稿。虽然和这几个平台的合作并不多,但是他们也都属于给钱比较大方的,一篇1500~2000不等。相应的,对于稿件的质量要求也会高一些。

02

写听书稿对于我们写手而言,其实是比较省心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那么商业化。喜欢写东西的,一般都挺喜欢读书。读了书,吸收了知识,还在写作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还把钱赚了。

有些类型的稿子都比较商业,我也不爱写,但为了钱不得不写。但写听书稿时,就没有那么抵触。尤其是可以自己挑选书单的情况下。

读一本书,写完听书稿,你还可以写书评,写读后感,一鸡多吃,创作出很多内容。

03

言归正传,听书稿怎么写呢?

其实每个平台对于听书稿的要求都不太一样。比如慈怀读书会要求尽量尊重书里的内容,不必旁征博引。十点读书会要求更口语化一些,用自己的逻辑来组织文章,并且需要很多例子来佐证,并且例子也要选用比较贴近日常的。有书会要求在简述原文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解,上升一个高度,对读者有所启发。

在一开始合作的时候,每个平台都会给出样稿,或者给出具体的要求。(越成熟的平台要求会越具体、明确。)

有些会让你先出大纲,大纲通过之后才能开始写。有的会告诉你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有的直接给你一个文档,文章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具体要求。

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在你刚开始和一个平台合作的时候,不管你写的是什么类型的内容,弄清楚平台的要求是最关键的一步。

不然两边都是白费功夫,徒增很多沟通成本。

04

沟通一定是要付出成本的。比如新作者、新编辑,会常常出现理解不到位、表达不到位的情况,通常磨合一两篇就好了。

对于上班族,把写作当副业的人来说,多改几次没什么,沟通成本高也没什么,就当成玩嘛。但是对于自由职业来说,如果沟通不当,大改几次的时间,已经够你写一篇新稿子了,这就非常不划算。

自由职业者一定要把各方面的成本都考虑进去,在写作之前明确对方的需求

04

即便每个平台对于稿件的需求不同,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

比如清晰的文章结构。一篇文章,你要分成几个部分来写,每一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是并列的还是递进的?每一个部分的论点或者核心内容,你准备用什么论据或者案例来佐证?

读书的时候,就要想好这些。当然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一般的书,目录都会很清晰。泛读第一遍(随便翻一翻),你就会知道这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每一本书,都会解决人类的一个问题。然后你再看一看目录,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三个关键点。如果平台要求不同,也可能是四个五个)

05

如果书本身的内容非常庞杂,我们要采取的策略是:删除。把目录里与主题相关度不是很高的,不是很重要的章节删除掉,把概念性的内容缩减掉,尽量用案例和故事来说明问题。

如果书的内容很浅,就需要你综合起来分析。按照目录,把内容归成三类(如果平台需求不同,也可能是四类五类),然后在非重点里挑出相对能用的重点,避免内容空洞。

如果书的目录非常乱,作者写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逻辑。这时候就需要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替他升华一下。

尤其是有些表达偏散文和抒情的作品,你必须得重新组织主题,在混乱的内容中敏锐地找出可以延伸的小主题,将整本书按照自己的逻辑重新整理。

06

另外,写听书稿的时候,最好是一边看,一边写。一口气写完不要停。

尽管各个平台的风格和要求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固定的格式也不同。但是在正文部分开始之前,无非就是讲这本书对你生活起到的具体影响。

或许是一个概述,或许是一个小场景,但目的是类似的,就是告诉读者:这本书对你真的有用。

具体有什么用呢?一般从目录、前言、豆瓣简介、当当购物页的介绍,你就大概能了解一些。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写开头的“这本书对你有用”的部分。

接下来,一般是介绍书籍的详情。这本书有什么厉害的?是畅销海内外呢?还是获得了什么奖呢?还是得到了什么名人的评价呢?这个作者有什么光辉履历呢?是名校毕业还是文学奖获得者?抑或是行业精英?名人好友?

这些都没有什么难度,不需要你看完全书的内容就可以写。

07

在还没有正经阅读这本书之前,你已经写完了开头:引言,书籍简介,作者简介,以及这本书对读者的用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