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解放自己的大脑?

 一棵花白 2021-11-11

操心太多,思考太多,人就会陷入行动上的停滞。

把一个人的大脑比作行李箱,如果你有一个大行李箱,自然是可以随意往里丢东西的。但如果行李箱不够大,你还想往里塞杂七杂八的东西,那么结果一来是放不下,你需要想办法全部归置进去,就得学习折叠术之类的东西;二来就算塞进去了,行李箱也容易坏,体感上也不好拉,用过小行李箱的人对此肯定深有体会。

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拓宽自己的边界,以更丰富的见识,扩展“行李箱”的容积。见过世面,很多事也就不觉得是“事”了。就好比一个大学生做小学一年级的口算题,没有任何压力可言。不过这个活,并不简单。想要把自己从一个16G的U盘变成两个T的硬盘,需要不断打破旧我,建立新知,走出舒适区。

舒适区多舒适,舒适过的人都知道。走出舒适区,就像没有暖气的腊月的一个周末的清晨,让你爬出温暖的被窝那么难。

很多人都是被迫走出舒适区,不过也有例外的。有些人就是喜欢在冬天一大早爬出被窝晨跑,天天如此而丝毫不觉得辛苦。这种人变态而令人膜拜。

另一个方法就是腾空行李箱。

对于修行者来说,就是打坐,冥想,调整呼吸。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选择性地躺平。在事情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先别想应该怎么做,而应该想这事能不能做。能做成的就做,做不成的就趁早放弃,不要给自己徒增负担。

不把什么都塞进自己的小行李箱里,是对我们平庸的大脑最大的尊重和爱护。

在能做的事情里,就要善用工具。小学的时候,我们都被教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朴实无华的真理。

(I did not) carry such information in my mind since it is readily available in books.
我没有把这些可以在书上查到的东西记在脑子里。
The value of a college education is not the learning of many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
学校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事实,而在于训练思维。

上面这段是爱因斯坦说的。出处:《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

我肯定是没有爱因斯坦聪明的(居然斗胆一比也是真敢)。目前我摸索到了几个对我有用的办法,可以拿来给大家分享分享。

1.焦虑之书

这个方法来源于《清新思考的策略》。作者提出每天早晨可以抽十分钟,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焦虑的事项,事无巨细,不论多么荒诞、离谱,先不要审视和谴责自己的焦虑,写下来别管。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看这些事值不值得你焦虑。

实际上这个办法是一个一半的办法。首先,我们不是每天都有新的焦虑的事情,所以不一定每天都有话可写,如果要写,可能只是把昨天的焦虑之事再抄一遍。其次,它是解放了心智资源,但没告诉你下一步怎么办。

这里我们就可以结合《子弹笔记》这本书来用。具体有两个点是现在读完这篇文章就可以操作的:

A.在本子上画出两条竖线,隔出三列。第一列:正在做的事。第二列:应该做的事。第三列:想要做的事。

B.问自己以下问题:

  • 目前我能采取什么微小的措施推动进展?

  •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 下一次应该怎么改进?

我现在关于“焦虑之书”的流程就是,先写下来,不过不是每天写,因为我焦虑的事就那么几样。接着问自己能推动什么,再列下一步的计划。

如果是不能改变的,就直接放弃。

有时候我们痛苦,是因为我们活在过去,因为过去的回忆、未解决的事项而惶惶不可终日。有时候我们痛苦,是因为我们活在未来,活在对未来的千万种预期和猜测中,畏首畏尾。

最好的状态就是啥也不想,只关注当下能做什么。

我去参加省考一日游的原因,就是因为那阵很焦虑,家人朋友都劝我考个公,我觉得自己就算考上了也大概率不会去,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报名。这时我的一位读者朋友说:“考吧,为了此刻不焦虑。”

“为了此刻不焦虑”这句话,从那天开始就成了我的手机锁屏签名。

2.素材收集

我用过一些APP(如石墨、印象笔记)来收集素材,后来发现最简单的还是A4纸和笔记本。

之前我是用A4纸、文件夹,把素材按照不同的分类整理起来。今年懒了,没有以前那么勤快。岁数上来了,也觉得精力不济。现在都是不定期地摘抄在笔记本上,等择日再整理,反正抄下来的字也不会长腿跑了。

特别长的素材还是会保存在石墨。

总之,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脑子真的能记住多少东西,能在头脑里建立一个索引就很了不起了。

另外,不要用截图的形式保存素材,相信我,你截下图并不会定期看的,反而会定期想要清理清理图库,无意识地就给删干净了。

3.好事管理

人类进化出来的本能就是更容易记住创伤挫折以便更好地逃难,叔本华也说过所谓幸福的生活就是远离了不幸的生活。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过于把精力放在处理负面的事情上。

实际上,每天记录开心的事情也很重要。我有一个本子上面印了一朵玫瑰,这个本子我命名为“礼物之本”。

虽然想不起来每天都写,但是写的频率也很高。内容都是两个主题:“送给明天的花白的礼物”以及“留给明天的花白的烂摊子”。

给自己的礼物,包括像买了新书给明天的自己签收、写了欠稿明天的自己可以玩、给明天的自己安排了约会、跑了一次步送给明天的我一个更健康的身体(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好意思认为跑一次步就会更健康)、打了钱允许明天的自己吃好吃的、洗了衣服,明天的我不用洗了......等等各种琐碎的事情

如果世界上没有人爱我,至少还有昨天的我爱今天的我。

烂摊子就不用说了,无非是东家的欠稿,西家的欠稿,没洗的袜子......

记下来这些之后,我活跃的大脑就不会频繁地陷入关于昨天的回忆里以及关于明天的幻想里。好事坏事,都更容易忘掉。

或许写作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作者遗忘。

4.拖延之篮

这个灵感来源于戴维·艾伦的《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工作篮”的方法:把所有待办的事情,无论大小,写成卡片或者纸条,放进一个篮子里。接下来开始分类整理,可以不做的事情就丢掉,可以晚点做的事情就放框里,需要尽快处理的,就拿出来做。

一次只做一张纸条,纸条做完就丢,绝对不把它再放回篮子里。

篮子里的事情,可以不用想了,你所有的精力,都只用来处理眼前的这张纸条。

这个办法很好,但我是一个会糟蹋办法的人。假如一个方法管用的程度是10分,到我这里可能就只剩下两分。

我把篮子变成了“拖延之篮”,放进篮子里的都是可以再拖一拖的事情。很神奇的是,当你把事情写下来,折起来,放进篮子里的时候,烦恼消失了......

天呐我真勤奋,一大清早更新了2400字。欢迎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收藏以及转发以及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