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明鉴:陈胜败亡乃必然

 尚廉心语 2021-11-11

近读秦汉史,才认识到陈胜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的迅猛进展与可悲结局。不禁感叹:陈胜之败亡是必然的,是迟早的事!

陈胜、吴广等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揭开了推翻秦朝残酷统治的序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支率先向暴秦王朝发难的起义队伍,从“起事”那时起,即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一度拥有数万之众的人马,很快占领了两个县的地域。

可它恰如一颗流星划破天空又很快陨灭

要说问题还在自身!据说,起义军攻下陈县后,曾有张耳、陈余等民间高人主动去投奔。当陈胜问及“关于称王”的意见时,二人均表示不妥!他们认为现时要紧的是,举兵西进攻取咸阳,推翻秦帝;同时,立六国后裔,培植党羽,扩充实力。可陈胜根本听不进去,两天后就急于“称王”,既如此,张耳、陈余等便借故离他而去了。

再说,他派出去的东征将军葛婴,因拥立楚国后裔襄疆为楚王,陈王得知后万分恼怒,立即召令葛婴返回。葛婴为了免责,竟将襄疆杀死,持首级前来赎罪。谁料到,陈胜并不原谅他,而将葛婴斩首。部将们见状,无不胆寒心惊。而陈胜自己却认为是在正法肃纪!

其三,听说陈胜“做王”了,当初那些穷乡亲们都想来见识一下,好容易见到了“陈王”,或因曾经是同甘共苦的“弟兄”,随便惯了,难免说话口无遮拦,说起他旧日的“糗事”。这下惹怒了陈王,损害了王者的威严。在身边役吏的支持下,昔日这帮兄弟或亲友,有的被砍头,有的被驱逐,有的遭软禁。

最后再说,与他一起谋事的吴广,此时是西的将军。部将田臧等与吴广意见不合,且早想取而代之,遂以“陈王”名义秘密杀害了吴广。当田臧把吴广首级送达陈胜时,他安然自若,也不派人去调查核实,竟轻信了田臧的一面之词,既是“蓄意谋反”,那他死有余辜,真就封了田臧为上将军接替吴广。原来陈胜早担心有朝一日吴广会夺取自己的王位,如何想到这位共同举事的“战友”竟遭毒害,不明不白成了冤魂!

果真应验了他岳丈的话,“得势就狂妄,长久不了!”仅当了六个月“大王”陈胜,最终惨死于自己车夫的剑下。可见他早已不得人心,众叛亲离,包括身边最亲近的人!太过自私狭隘,缺乏胸襟气度的领导者,焉能成功?如此不仁不义,失去群众基础,岂能成大事?

我们知道,由陈胜、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引发了各地反秦武装力量迅速蔓延,一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

陈胜败亡后,还剩项羽、刘邦两股反秦武装力量。本是目标一致的同盟军,在推翻秦朝后,他们很快成了敌对双方。最终却是“起点低、势力弱”的刘邦战胜了“红极一时”的西楚霸王项羽,赢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的成功决不是偶然侥幸取得的,不得不承认作为领导者的刘邦,有着过人的胆识和豁达的胸襟;他能够从谏如流,故而人才荟聚;更有他识人用人的智慧,知人善任,赏罚分明。正是倚仗萧何、张良,韩信等大批英才的支持辅佐,才使刘邦成就了帝王霸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