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产的悬疑类作品,总体来说,个人是不大喜欢的。因为作者大多时候是在故弄玄虚,有的没的扯一大堆,其实对情节推动并无多大作用。 而宇尘的《食罪者》,原名《无罪谋杀》,尽管语言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故事还是很不错的。结构紧凑,情节紧张,剧情反转出人意表,内在逻辑基本没什么大毛病,获得喜马拉雅悬疑类冠军作品,还是合情合理的。 这是一个由谎言引发的血案。 如果最后回过头来剖析这个案件的话,你会发现,原来事情的起因其实微不足道。 所有的故事源于当年的一个误会。蔡老师误以为学生吴芸偷了自己的钱,不过后来发现自己的钱并没有丢。但是,身为老师的她,因为顾惜自己的面子,没有选择说实话,而是装出大度的样子表示不追究吴芸的责任,导致一个无辜的人背负了巨大的压力。 而另外有一批不明真相的人,包括老师、同学,甚至吴芸的父亲,都认定是吴芸偷钱了,或有意或无意地给了这个无辜的人更大的压力,终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吴芸从楼顶一跃而下,酿成惨剧。 事发多年以后,平江市连续发生“丧尸”杀人血案,心理医生丁潜受邀加入特案组协助破案。 丁潜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一边排除不信任自己的队友的干扰,一边与凶手斗智斗勇,经过层层抽丝剥茧之后,终于发现,平江市发生的这一系列“丧尸”杀人血案,与当年的误会事件密切相关。 最终案件水落石出,真凶落网,看似诡异的事件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但我觉得,作者的野心并不只是提供一个具有娱乐性的故事而已,他还力图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人性! 最近,《我们与恶的距离》很火。但是,恶并不是天生的,很多时候,只是一些看似不经意的选择,最终促成了恶的爆发。 蔡老师当年选择隐瞒真相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置吴芸于死地。其他老师也是本着拯救失足灵魂的高尚心态,来对待吴芸的。还有那几位班干部,也只是本能地选择了“正义”的一方。他们都以为自己是在行善,可是他们却都成了恶的帮凶,可以说是他们一起逼死了当年的吴芸。 那种满脸横肉、凶神恶煞的恶,伤害的只是一个人的身体;但这种带着正义面具的恶,摧毁的却是一个人的心理。哪一种更恶呢? 最后,书中每个人也都在为自己的言行买单,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这一切,本来是有机会避免的,只要蔡老师当年能说明真相。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但好在,这只是个虚构的故事。 是为读后感。 更多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