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2张对比照刺痛无数父母:孩子,我为什么要把你逼进名校?

 誉航西莲 2021-11-11
作者:安娜贝苏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

孩子,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了两张图片,对比之下,感慨很深,想跟你说说背后隐藏的一些意义。
第一张图来自华中师范大学。
图片
晚上8点36分,华中师范大学的食堂里,挤满了埋头学习的人。
拍视频的人笑着说:
“没有一个人在食堂里吃饭的,全都在学习,已经这么卷了吗?”

笑归笑,却揭露一个很扎心的现实:

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第二张图,来自一个大专院校。
图片

(来源:抖音@朴晨啊)

教室里,只有寥落的几个人,而让他们努力奋战的,却并不是书本,而是游戏。
一边是下课时间,学生们在食堂里学习;
一边是自习时间,学生们在教室打游戏。
在人生中最好的年纪,有人在知名院校埋头苦读,有人在专科学校挥霍光阴。
对比之下,尤其扎心。
看完这两个视频,我正好和你说说,为什么妈妈要求你认真学习,希望你考上名校。

 01 

关于学历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学历。
《国际金融报》曾在对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教育程度调查和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
这500人中,84%拥有高学历,48%毕业于985学校。
图片
在中国,出现在财富排行榜前列的大佬们,几乎全部毕业于名校。
图片
所以孩子,不要相信那些小学毕业就能当大老板、学习不好也能飞黄腾达的论调。
那些故事,是幸存者偏差的产物,是社会中存在的极少数。
真实的情况是,没有一个好的学历,你连跟别人平等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前两天,妈妈看了一档求职节目。
节目中有位普通院校的男生忿忿不平地问招聘者,我们和985、211的毕业生一样都没有工作经验,为什么不能考虑我们?
招聘人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你告诉我你英语过了四级对吧?985的同学根本就不会用四六级来评判英语水平,他们只会说,雅思多少分,托福多少分。

其次你的计算机水平,刚过国二,也就是刚开始学编程水平,但是像我们技术部新招来的985学生,他已经精通计算机语言了,公司让他做个APP,他组织三四个人就能做出来。

还有,你学金融的对吧?你每天关在学校闭门造车,但985的同学们,早在大三的时候,已经开始参加大型金融集团的实习……”

图片

随着招聘人逐条列出理由,男生的眼神明显黯淡了下来。
孩子,这虽然只是一个求职类节目,却也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学历的鄙视链,明晃晃地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
优秀的企业更喜欢那些知名院校的毕业生,因为他们代表着更自律的精神、更稳定的情绪以及更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甚至有的企业,非985院校的简历,他们看都不看就直接扔进垃圾桶。
不要怪社会现实,生活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等你步入社会后就会发现,学历,会成为踏入社会的分水岭。
我不敢说进入名校就是你一生的保障,但一个好的学历,能让你有更多选择。
它给你提供更高的起点,让你拥有足够的智识,能够在与生活交手时,有体面和尊严。

 02 

关于圈子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爆红的“北大韦神”韦东奕吗?

视频中的他,怀抱矿泉水瓶、提着一袋馒头接受采访。
当其貌不扬的他淡淡地说“我是北大老师,因为数学好被保送北大”时,网友们沸腾了。
图片
而当有记者问他的同学“如何看待韦东奕不修边幅一心搞学术”时,同学很淡定地说:
“这很正常,我们北大的老师同学几乎也都是这样。”

孩子发现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是能让人发光的

当身边所有的人都潜心问学,你的努力才不会被视为异类;而身边人的光芒,更能激发你的上进。
这就是圈子的力量。
歌手李健在母校清华大学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件事。
某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天气特别冷。
宿舍里两个成绩好的男生天不亮就起床了,吵醒了另一个学习稍差一点的。
被吵醒的男生揉揉眼睛,对着两人嘟囔道:“大周六上自习,还这么早,不至于吧。”
但那两个男生头也没回就走了。
没过多久,那位同学也出门去自习了。
李健还说,有一次宿舍里两位男生吵了起来,但吵架的内容,却是争论尼采和叔本华谁的主张更接近真理。
而吵架的其中一位男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早早拿到了清华德语竞赛的奖杯,同时还自学了法语和日语。
妈妈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问题,普通人靠什么实现人生的逆袭?
有个回答很简单:读书,考名校。
考进名校最大的收获,是能在环境的影响下,提升自己的行动力,重塑精神内核,养成自律、拼搏等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正如上面提到的视频里,人满为患的食堂里,大家还在热烈讨论着解题思路,也有人默默带着耳机背单词。
正如李健的几位室友,互相促进,一起上进。
孩子,我为什么要逼你进名校?
因为它意味着,从此与你同行的,是阳光上进的人。
越是优秀的人,对知识就越是渴望,愿意抓住所有的时间充实、提升自己。
当你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以他们为标杆,慢慢靠近他们……

图片

 03 

关于人脉
孩子,给你讲讲拼多多创始人黄铮的故事吧。
他的出身并不算好,父母都是工人,初中文化。
黄铮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浙江大学。
在这所名校,他遇到了网易创始人丁磊,又在丁磊的介绍下,结识了投资人段永平。
2006年,段永平斥巨资买下巴菲特的午餐,可以带一个人前往,段永平带上了黄铮。
再后来黄铮创立拼多多,入选《2021福布斯中国内陆富豪榜》,以2132亿财富排名第6位。
黄铮的人生,可以说是从他考上大学那一刻开始改变的。
试想,没有名校加持,就没有优质的人脉,也就没有他后来的一切。
所以孩子,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头也想进入名校?
因为名校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你置身其中,你的同学们,可能会是未来某个行业的大佬,某个专业的顶尖人才。
这些都会成为你最强大的助力,帮你在人生路上不断攀上高峰。
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说:
“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

第二,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当你有了实力,能与优秀的人为伍,而你的圈子人脉,又会反过来成就你。

图片
 04 
孩子,也许你还会抱怨学习苦,会怪我对你太过严格。
但当你真的进入高等学府的大门,切实体会过高学历带给你的好处,你一定会回过头来感谢父母。
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进入名校,是改变圈子、提升生命层次的最便捷的方式。
它给你的绝不只是一张文凭,或是一份高薪,而是眼界、格局的提升,不断拓宽你的边界,提升你的智识,让你拥有高质量的人生。
所以,当你还能有选择的时候,就努力去奔跑吧。
用十年光阴,几千次日升月落,去换取一条金光大道。
点个【在看】,愿你稚嫩的肩膀,扛住岁月苦寒,拥有一个不后悔的人生。

作者:洞见muye,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