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家是怎样“炼”成的?郎朗、李云迪、陆逸轩给你答案

 我的最爱洋芋 2021-11-11

像我遇见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郎朗、李云迪、陆逸轩之所以能成为著名钢琴家

其背后的艰辛与坚持也非常人所及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

三位著名钢琴家的成功点滴

分享给爱好音乐喜欢钢琴的你

郎朗

1.恒心boy——每天练琴2小时

无论多么忙郎朗都会保证每天2小时的练琴时间。早上空闲就早上练,白天不行就晚上,再晚都要练。因为不练琴就等于慢性自杀

“你可以说出各种,不靠手,是靠什么意念,

那都是扯淡!”

2.极致boy——把每一场都当做最后一场

对待钢琴、对待音乐,郎朗从不会给自己任何机会后悔。现在的机会都是从很小很小的音乐会积累成长起来的,他很享受舞台,享受钢琴表演,只要走上舞台,就不自觉地用尽全力。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吧。

3.情怀boy——学艺术不能功利

郎朗15岁赴美学古典音乐,他的老师加里·格拉夫曼问他“来美国想做什么?”,朗朗回答说:“ 我想把所有的比赛都要拿到第一名。”当时老师就说“你太疯狂了,哪有学艺术是为了比赛得一名而学的,你学的是功利而不是艺术。”后来郎朗在老师的要求下学习西方历史和文学,对音乐的理解也高了一层。

在郎朗心中,古典音乐并不冰冷,他也一直在为古典音乐走向大众化而努力。他既出现在卡耐基的舞台上,也参加综艺娱乐节目。打破古典乐的固有模式,让古典乐酷起来,也要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学习音乐,是郎朗一直以来的音乐情怀。

(内容整理自《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杨澜访谈录》)

李云迪

1.确定理想要趁早

李云迪9岁定下目标,要成为一名钢琴大师。18岁的时候一举夺得了空缺了15年之久的肖邦钢琴大赛的金奖,之后便跻身于世界一流钢琴家的行列。实现梦想的路并不平坦,但有了儿时的梦想支撑,再苦再累都觉得值。

2.音乐具有包容性

李云迪在早年的一次采访中说道,在演奏音乐的过程中,有些比较成熟的曲虽然暂时还不能理解,但依然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情感具象化地融入到自己的音乐演奏中。比如爱,不仅仅是爱情,还有父母对子女的爱,还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人是灵活的,音乐也是。

3.对待音乐要有原则

一个钢琴家有自己的风格,对于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作品,也不希望被人过多干涉。有一次李云迪在录制维也纳的一个专辑时,负责音乐录制的制作人有太多的个人意见,严重干扰到了李云迪的演奏。录制一个小时后李云迪直接离开了现场。为了艺术,为了原则,温文尔雅的李云迪绝不会让步。

(内容整理自《杨澜访谈录》)

陆逸轩

相较于郎朗和李云迪,陆逸轩可以说是后生可畏。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生长自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华裔青年钢琴家陆逸轩(Eric Lu),赢得利兹国际钢琴大赛金奖荣衔,并且是从学长郎朗手中拿到奖杯。

利兹钢琴大赛每三年举办一次,陆逸轩今年20岁,是这项举行已有55年历史钢琴大赛最年轻首奖得主,前途无可限量。

我喜欢音乐,音乐就是艺术品,我认为

音乐绝对是上帝带给人类最大的礼物之一。

陆逸轩6岁开始学琴

年仅20岁获如此殊荣

想必你对这位青年钢琴家

也同样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