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缝纫活

 五多言的空间 2021-11-11

     今天是2021年3月8日,网上的说法是女神节。早上起来做饭问好爸讨了个红包,孩子说我可以去买件旗袍。年轻时不喜欢穿裙子,觉得自己的腿粗腰也粗。年龄大了,才发现年轻时虽说胖胖的,但是哪一张照片都很好看。好像要把年轻时那些穿裙子的日子都补回来,我开始喜欢一年四季的穿裙子。

     用手机在网上胡乱地翻了翻,对样式、花色、价格太过挑剔,很难寻到符合心意的,只好作罢。有点怀念以前遍地是裁缝店的日子,现在偶尔幸存的一两家裁缝店,不是特别高端贵的出奇,就是基本不做难做的衣服,侧重于修改、裁裤脚、锁裤脚等简单的手工。

     缝纫,在以前属于女红的一种,以前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在家里学习纺织、刺绣、缝纫,学习的成果就是她出嫁时的嫁妆。据说明、清时期,选老婆有“德、言、容、工”四个方面的衡量标准,最后这个“工”指的就是女红,所以,正确的“女红”的发音是“女工”。家家户户的衣服都是自己做,孟郊的那首《游子吟》以及“为他人作嫁衣裳”都是那时现实的写照。

     母亲会做衣裳,遇到有人身上穿了件新式衣服,她只要拿过来看看,就能原样做出来,在家乡很出名。但这本事没有传下来,大姐、二姐都学过缝纫,要用图纸照着做衣服。母亲的妹妹不会做衣服,父亲的姐妹也不会做衣服,倒是大姑的刺绣很好,绣过家里的门帘、窗帘、枕套,传给秀姐后,绣得最多的就是鞋垫子了。

     七十年代的人,小时候应该有很多人背过各种颜色的小布头拼接的书包,他们身后都有一位做裁缝的父母,用给顾客做衣服剩下的碎布头,一点点的拼成书包的。我小时候,还有过一件非常洋气的休闲西服,是母亲用布头拼接的,我穿了好几年,谁见谁夸。

      母亲手巧,却不曾见她给自己做过新衣裳。因为离着娘家远,经济又不宽裕,母亲不能每年回娘家看望姥姥。听母亲讲过哥哥、姐姐小时候,母亲领他们回姥姥家的故事,那时我还没出生。我有清晰记忆的是我十几岁大概上小学时母亲回去过一次,再一次就是我年近二十时与她一同回去的。十几岁的我,亲眼见母亲将她平时不舍得穿的一件豆青色的外套,全部拆开,把里子翻过来做面,再用缝纫机重新做好,这叫“打反儿”。衣服以前的正面可能已经旧了,但里面的布料相对还比较新,打个反儿,就又成了一件“新衣裳”。母亲就是穿着这件打了反儿的“新衣裳”回娘家去看姥姥,与父亲在青岛的栈桥上留影,黑白的照片里,父母的面庞宁静、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