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代的军事实力二(蜀汉 )

 金色年华554 2021-11-11

蜀国的著名谋士:诸葛亮. 庞统 .糜芳.法正.马谡.姜维

文章图片1

诸葛亮

1.诸葛亮:诸葛亮(181年8月10日巳时,即辛酉年丙申月癸丑日丁巳时—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名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诸葛亮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你想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他吗?那不如一起看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诸葛亮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诸葛亮(1810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名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诸葛亮父亲诸葛圭早逝,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后来朝廷选朱皓代替诸葛玄之职,而诸葛玄又与荆州牧刘表有旧交,便带同诸葛亮前往依附。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和弟弟隐居南阳卧龙岗,晴耕雨读。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的自评多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地区军阀混战,士大夫大批来到荆州避战。诸葛亮与当时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结交。黄承彦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闻你选择妻子;我有一丑女儿,黄头发、黑皮肤,而才华堪相配于你。)”诸葛亮答应这门亲事后,立即迎娶黄氏。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乡间有谚语为证:“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那些儒生乃见识浅俗之士,岂会认识时势事务?认识时势事务者才能成为英俊豪杰。此时间自然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此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使他屈就致于此。将军宜枉屈尊驾以顾望。)”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诸葛亮于208年时,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十二月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驻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211年,益州牧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荡寇将军关羽、讨虏将军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并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汉中之战时,诸葛亮在成都替前线屡败屡战的刘备提供资援。220年,魏王曹丕称帝。221年,群臣听闻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官拜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被部下暗杀,再领司隶校尉。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政治家,被称誉为集忠、义、智、勇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智慧神的化身。后人对诸葛亮评价颇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诸葛亮之忠诚,备受后世推崇。在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忧国忘家,于《出师表》中表明心迹,直至最后自己食少事烦,病死军中。在割据政权中,诸葛亮总揽朝政十余年,既不敛财,也不营谋私利或名位,以兴复汉室为任。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 (蜀汉)曾写信给诸葛亮,希望他受赐九锡,但是诸葛亮拒绝,表示不能为汉室收复中原就不算有功。

  诸葛亮曾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果然,诸葛亮直至死时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须要其他配葬物。诸葛亮死后30年,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蜀汉保卫战中战死沙场。

  诸葛亮在政治上有更为突出的成绩,除了在《隆中对》提出了刘备政权长期战略外交规划外,早期经常为刘备足食足兵。等到他开始独掌蜀汉军政大权以后,则以法为根本,到后来在朝内作八务、七戒、六恐及五惧训诫各臣,而朝外亦民风朴实,赏罚分明,突出法制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极为罕见。他鼓励其他朝臣以集思广益的态度进谏。他又敢于接受问责、承认错误,在第一次北伐时,因为误用与他最为亲密的马谡而失败,他后来上表自责,自贬降官,及对马谡进行处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因为马谡兵败,连坐,被髡(髡刑:剃发),但是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却是“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

文章图片2

庞统

2.庞统:庞统(179-214),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与诸葛亮齐名,官拜军师中郎将。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时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刘备悲痛万分,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亲自为其挑选墓地,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现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

  庞统的才华、计策、谋略智慧皆符合一个才干人的思维,可以说是当世才华人物的一个真实缩影。他有着多数才华横溢的人的傲气、刚正、豁达。足智多谋、巧言善道“凤雏”庞统的才华最为璀璨,但命运最为多舛。庞统的性格是孤傲、清高,不入俗流。

  早年便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当时人评价他的经典言语是:“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庞统传》)。刘备领荆州牧,庞统来投,但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和鲁肃举贤荐能的宽广胸襟固然令人钦佩,但庞统本身具有的非凡才华,恐怕才是其最终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庞统这位三国时期最为璀璨的人物是怎么死的呢?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

文章图片3

糜芳

3.糜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郡朐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汉末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刘备糜夫人的兄弟。

糜芳是糜竺的弟弟,刘备的小舅子。糜氏兄弟两人原先在陶谦手下做事,后来陶谦病死,刘备出任徐州刺史,二人就跟着刘备了。刘备攻下汉中,自称汉中王后,糜芳担任南郡太守,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五年,关羽北伐襄樊,命糜芳和傅士仁做先锋,攻打樊城,糜、傅二人喝酒误事,烧了自己的火炮军械粮草,关羽恼羞成怒,罚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

由于关羽攻势猛烈,迫使曹操与孙权结盟,孙权命吕蒙陆逊攻打荆州,傅士仁本来就怕关羽治罪,加上东吴虞翻的陈说之辞,傅士仁投降东吴。糜芳见荆州大部分城池都投降东吴,傅士仁又来劝说,于是也投降东吴,间接导致关羽兵败被杀,襄樊战役失败。他的哥哥糜竺听说后,把自己反绑向刘备请罪,刘备没有治糜竺的罪,仍像以前一样对待糜竺,糜竺因糜芳的事情羞愧于心,一年多后就死了。

文章图片4

法正

4.法正(176~220)东汉末刘备的著名谋士。字孝直。扶风县(今陕西眉县东)人。东汉末,刘璋割据益州,法正仕为军议校尉,不得志。与益州别驾张松合谋翼戴刘备。建安十六年(211),张松以讨伐汉中张鲁,抵御曹操进攻为由,说服刘璋派法正去荆州迎接刘备大军。当时刘备正处在曹操、孙权威胁之中,进退两难。法正至荆州,为刘备出谋划策,劝他西上推翻刘璋统治,夺取益州。刘备从其议,即率步兵数万人由水道入蜀,留诸葛亮、关羽驻守荆州。十九年夺取益州。从此摆脱困境,奠定了鼎峙的基础。法正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诸葛亮因此深赞法正功劳巨大。建安二十二年,又乘曹操内部矛盾尖锐之际,献策北上进讨曹操大将夏侯渊,夺取汉中。刘备采纳其策,率军进攻,法正亦从行。二十四年,刘备占据汉中。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以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卒。诸葛亮每称道他的智术,以为如法正不死,必可劝阻刘备,避免夷陵之战的失败。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随后追谥他为翼侯,赐其子法邈爵为关内侯。

文章图片5

马谡

5.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他一生中最出名的事件是失守街亭,被斩。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马谡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中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连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

马谡在诸葛亮南征中提出过很好的建议。《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附马谡传》注引《襄阳记》说:“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诸葛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疆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诸葛亮之世,南人不敢复反。”这段记载说明马谡军事见识是非常高明的,它实际上阐明了军事斗争与政治目的之辩证关系,其实践效果也是很好的,以至于被后世人们总结为“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的重要经验,广为流传。史实生动地说明马谡是足智多谋之士。诸葛亮器重他不是没有根据的。

从历史书籍上看,他一生中似乎没有其他的过错,唯一的过失就是在把守街亭时违背诸葛亮节度,又不听王平的劝告,舍水上山,被曹魏军打得大败,丢失街亭。

文章图片6

姜维

6.姜维(204—263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着名将领,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 227年,蜀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为曹魏天水郡参军。与蜀军交锋时,多次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因而被诸葛亮视作人才用计收降。姜维投降蜀国後,诸葛亮对他加以培养和重用,年仅27岁就封侯拜将。官拜义将军,封阳亭侯。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对姜维评价很高:“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向蜀国後主推荐姜维任职中监军、征西大将军。後跟随诸葛亮多次参加北伐,营中用计,阵上斩将,多次立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後,他继而成为诸葛亮既定的接班人。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临终时将毕生所学兵法授予姜维。姜维接过诸葛亮的班後,蜀国後主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後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

诸葛亮攻魏,病亡军中,姜维等秘不发丧,于退军途中打出诸葛亮帅旗,佯作反击之势 ,摆脱司 马懿追兵 ,从容撤回汉中 。延熙十六年(253),掌蜀汉兵权,后升任大将军。景耀六年(263),汉中失守,姜维自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撤兵,魏将诸葛绪据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桥头,断其归路,姜维从侧后进击,迫退魏军,乘势过桥,与蜀将廖化、张翼会师,据守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魏军10万被阻。因魏将邓艾出奇兵直逼成都,刘禅出降,姜维奉命投降。次年,姜维参与魏将钟会叛魏,欲乘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于成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