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去台湾

 唐长泉 2021-11-11

说到台湾,让人自然想起了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漂泊异乡的他,游弋于海外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从诗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文字中,表达了作者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对于一名旅行爱好者,自然要去祖国的大好河山旅行。截至2018年底之前,我没能去成台湾旅行的原因很多,除了因为时间不好安排外,更多的是因为办理去台湾手续比较繁杂。如今,我工作在广东,户口在江西,若要随团去台湾旅行,只能回户籍地的旅行社报名,缴费办理团队签之后,才能去出入境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接下来还要配合旅行社办理相关手续。加上我户籍所在地没有放开台湾自由行。

既然是旅行,自然想了解台湾当地的人文风情,通过网上资料查阅,知道有博大深厚的台北故宫,清净优雅的阳明山,繁华喧闹的西门町,鹿港天后宫和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安平古堡,以及充满神奇传说的阿里山、天然湖泊日月潭、三面环海的垦丁等知名景观。当然,大海与白云缭绕的花莲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让人感受台湾小镇文化带来的震撼。

记得90年代初期,我所在村里有远在台湾的亲人寄来了书信和钱,他在信上说:当年,他跟随部队去了台湾,现因年老体弱多病,加上办理前来大陆探亲的手续繁琐,只好托人捎来了钱和信。据了解,当年随军退到台湾的大陆人不少,按台湾人的说法有“外省人(随军迁移的大陆人)、闽南人、客家人和原住民”四类。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想了解到最地道的风土人情,如高山、雅美、邵族、太鲁阁等民族。

我在广州工作的时候(20022004年),因业务需要与好又多超市管理层的台湾人打交道比较多,刚开始是一位女士,通过几次接触之后,她给我的印象是:人不但美丽,且很有气质。加上她穿着打扮时尚,说话声音柔软,让人听了,感觉特别舒服。使得我自然把她与邓丽君联系在一起。再后来,又换了一位男士,他留给我的印象是礼貌、热情,极其钟爱自然山水。每到周末,他们总会约上三五好友,选择到广州郊外游玩。当然,他很喜欢品味美食,喜欢到古老的街巷、夜市寻找当地的私房菜,用他们的话说,大陆有很多很好的原材料,但做出来的美食,品相没台湾人做那么精致。就拿台湾的快餐便当来说,一份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的便当,既好看又实惠。值得一提的是餐饮店的服务,不断推陈出新,口碑相传,让你忍不住带更多的朋友过来品尝他们的美食。除此之外,台湾盛产水果,有凤梨、木瓜、橄榄、槟榔、莲雾等,让人垂涎三尺。

2008年下半年,我转来东莞工作后,接触的台湾人又多了起来,他们大多数人说话慢条斯理、温文尔雅,不急不慢的处事风格很让人欣赏。与此同时,他们很热爱家乡,经常会与我们分享一些家乡的美景、美食和风俗习惯。此外,他们很注重养生,门前种花,屋后种菜,当蔷薇爬过了篱笆,听清风细语,如饮清茶,讲述着台湾人艰苦创业的故事。

通过与台湾人打交道,让我了解到美丽的宝岛台湾,很想在有生之年去一趟台湾,漫步海边,远离都市喧嚣,听着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望着云朵衬托下一望无际的大海,畅想生活。赏景之余,再找一个安静的旅店发呆,喝着咖啡,放松压力,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从城市台北到各乡村,从高山到大海,从峡谷到湖潭,品味台南,领略高雄,漫步垦丁,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如此美景,岂能错过。我想去台湾(摘自唐游记诗画中国丛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