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有奖征文] 来深第一站:西乡 \杨 刚

 扬美文化 2021-11-11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六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来深第一站:西乡

杨  刚 \深圳市宝安区

最早与西乡结缘的是我的表哥表姐。他们为摆脱在家乡的家庭窘况,1990年前便到了深圳宝安西乡,改革开放伟大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时,他们已经在西乡宝源第一工业区租了厂房,办了自己的塑胶丝印加工厂,完成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老板的蜕变。用当时人们的话说,那时的塑胶丝印,就像是开着印钞机。他们很快改变了自已和家族的命运,不仅让家中那些曾经轻视和嘲笑他们的人刮目相看,还让那些人争相把自己的子女或者是亲戚的子女送到他们工厂打工。
1996年,我的初中刚毕业的瘦得像钓鱼竿的弟弟,和他同年的舅表弟一起,来到西乡,成为表哥表姐厂里的打工仔。对他们的父母而言,深圳,西乡,是能给他们带来好未来的地方。把孩子交给表哥表姐,放到深圳,那是一万万个放心。
我与西乡有缘,相会于千禧龙年。
2000年,我应在西乡办工厂的表哥表姐之邀,来深圳玩。在深圳落脚的第一站是西乡客运站。那时感觉就是一块落车的地。据说是我们安陆赵棚的老乡跑长途运输跑出的场子,后来专门跑长途客运,带着家乡人来深圳打工又载他们过年过节回家去。他们的大巴车一度成为家乡农村人改变命运的希望,开车的师傅,一度成为家乡人格外尊敬的人,他们心安理得接受乡亲们的求告的好言语以及馈赠的小礼品。宝安大道修好后,这客运站移到路旁有模有样地经营着。
表哥用他的摩托车接我。高大帅气的男式摩托车,轰轰地低吼,载着我们到表哥的住房“福中福”去。轰轰地低吼着,载我到路边荒草丛生的海边公路上兜风。一路飞驰着,带我去看被工业污染的(即如今大铲湾西湾红树林公园)去看泛着黄白泡沫的海浪。多年后,他们不断换车,雅阁、皇冠、凌志、汉兰达,宝马X5,但我仍然回忆坐着他的摩托宝马的日子,那段珍贵的情谊。
表哥表姐合开的工厂就在附近的宝源第一工业区。这里临近海湾,在没有填海的当年,印象中,是一直有咸咸的海风吹拂的。一栋栋四层的楼房被租为加工厂,还有专门的租给打工人住的一栋栋宿舍楼。他们的工厂楼编号是16号。
清晨中午傍晚半夜,年轻的打工仔打工妹一队队从厂房里出来,如浪潮,似洪流,奔向不宽的小街。临街两层的一排小店面,有快餐早点供应,有专门租打电话的格子间,有寄信寄钱的邮政代发点。他们涌向宿舍楼,总是缺睡的他们,一沾上八人一间的架子铁床,一躺上黏黏的凉席就呼呼大睡。我非常清楚那些打工人的生活,我的亲弟弟,还有我其他的表哥表弟们,都是这样的打工人。
福中福当年在周边算是新楼盘了,底下四层是商业铺面,开有一个很大的商场,名字就叫福中福。有很多辆免费巴士专门载人过来购物,车身上都印着福中福字样。表哥他们都可以乘着这巴士免费回家。
表哥表姐买的房子在七楼,其实就是三楼,在四层楼顶上的一栋栋小三层。底下四层有电梯,项上三层就只能爬楼梯。七楼顶属于七楼住户使用。当时姨父姨妈在这里,就在上面砌了苗圃,种几株辣椒,一藤葡萄,有石桌石椅,可以在上面乘凉,吃饭,聊天,打牌。吹吹海风,看看朝阳、落日、星星和月亮,诗一般美!
我随他们去了世界之窗,去了大梅沙。一幅缩微立体世界图景惊艳了我的眼睛。生平第一次见了大海。海风,海浪,海水,海沙,我与大海如此亲近!
2002年,我来到西乡找工作,成为深圳清华实验学校的第一批老师中的一员,从初中语文教学到小学语文教学,从内陆到特区,从公办到国有民办,我完成几大角色的转变。忘不了我的创意命名的味源厅,忘不了紫烛斋,忘了攀上高高台阶才能到达的教学楼,忘不了对着马路的高大气派的高柱阔门。在这里工作的天南地北的老师们,怀揣梦想,踏出了改变自我、改善家庭境况的奋斗之路。
一晃十九年过去了。清华实验已成为过去,现在更名为中澳实验学校。桃源居从最初的僻静楼区变成万人大社区,俨然一座城。当年在这里奉献汗水精力的二十多岁的青年们,现在已跨入不惑之年,让人慨叹时光之易逝。
西乡越变越好。宝源第一工业区不复存在了,现在矗立在这片土地上的是汇一城、西乡天虹等商住楼,西乡大道上绿树鲜花,大益广场变老,宝安大道贯穿而过,两边高楼林立。西乡码头变了样,臭水沟两边杨柳依依,水渐渐变清,大铲湾建了西湾公园,空中飞机,沿江高速上的车辆,还有高架上的地铁11号线,在这里织成了特色风景线。
2003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量,或许是受了同事们的影响吧,我在海湾明珠供下一套104平方米的电梯房。当时房价只有三千多,首付两成,也就七万多,可是我还是没有这首付的钱。可卖房的小姑娘说,可以无息借我几万,这样只交了三万块,我便与西乡房建立了不可割舍的密切联系,供下了这套房。购房可入户口,这最终让我彻底地留在了深圳。到现在,亲朋好友还在说我当年多么明智地做了这个决定。感谢西乡,如果说海湾明珠那套房子是我的家,那西乡是给我家的地方,我怎么能忘记它曾经的恩赐呢?对比如今,当初买房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啊,可是有谁会想到房价会涨到几万一平呢?
我只在西乡待了一年,——我说的是在清华实验学校只工作了一年,便到观澜和新安街道的公办学校任教了。但是我的家,我的海湾明珠却让我时时回西乡。那时房子已出租,每次和妻子回来,在外面望望,便有继续努力工作的信心与力量。
2004年到2007年,我先后把房子租给了一个台湾女老板(她在这边办厂)和一个退休再创业的大校(他和他的公司来大铲湾炸礁)。相比如今,那时租得真是便宜,一百多平米的电梯房,只租一千多每月。可仍然减轻了我的供房压力。2008年我们在海湾明珠住了一年。2009年,各种原因促使我们卖掉这如今升值很快的电梯房,在新安街道买下学校附近的房子。
我们离开了西乡,但西乡是我常回的地方,就像家一样。
我的弟弟还在这里,我的表亲们还在这里,他们从九十年代就在这里,待了好多年。宝源第一工业区没了,搬到桃源工业区,直到2014年厂房涨租才移到东莞。他们和我一样,都很怀念西乡,怀念在西乡创业打拼的青春岁月。
个人简介:杨刚,曾用笔名付诚文,一诚,诚文,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宝安作家协会会员。1977年生于湖北安陆。作品散见《打工文学周刊》(《宝安文学》)。非虚构《支教笔记》发表在《作品》《散文选刊》。
本期摄影:李智杰
    注:歌曲《南方以南》作词:田地  作曲:印青  演唱:孙琪(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青年歌唱家)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