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美丽的蝴蝶和可怕的毛毛虫的图片。问: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进一步提出问题:“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所有昆虫都一样变化而来的吗?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探究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排一排:出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排序(上台展示) 2、视频:蚕的一生:引导学生认识家蚕发育过程 表格总结: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学生填) 课件展示正确答案。 根据家蚕的发育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变态发育的概念: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3、归纳家蚕的生殖发育特点: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方式。例如:苍蝇、蚊子、蜜蜂、蝴蝶等。 4、思考与讨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其中的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教师提示:蚕蛹并没有死亡,它是春蚕作茧后变成不食不动的蛹。 探究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观看蝗虫的发育过程视频 提问:蝗虫的发育与家蚕发育过程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总结蝗虫的生殖发育特点: 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2.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 3.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方式。 例如:蝼蛄、螳螂、蟋蟀等。 让学生通过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与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 | 相同点 | 不同点 | 家蚕 |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 蝗虫 |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
总结和练习 1、希沃课堂活动:对比完全表态发育和不完全表态发育(趣味归类) 2、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3、练习见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