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新用户0932m9rS 2021-11-11

课题: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本课主要是通过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真实事例和学生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内因和外因),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解释长颈鹿等生物进化的原因和历程,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地球上生命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等生物知识,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方法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

希沃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阅读教材62页内容,并简要回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观看视频了解桦尺蛾的变化情况。并思考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

提示:环境的变化(外因)

板书课题: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探究一:保护色

1、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

展示资料: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阴。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

100年以后,也就是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

提问:你能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吗?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补充说明原因:长满地衣的树干,浅色桦尺蠖不容易被鸟类捕食,深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被污染的黑褐色树干,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鸟类捕食。

2、举例自然界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引入保护色的概念及其意义。

学生观察以上图形,并判断图中是什么生物?并得出保护色的概念

保护色: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3、保护色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学生思考回答后总结。

1、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2、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过渡:那么这些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探究二:保护色形成的原因

1、模拟体验活动:在一块稻田中,有三种虫子(螳螂、蝴蝶、瓢虫)各8个,同学们代表捕食者,一个接一个从电脑屏幕前走,并捕食一次,拖入(代表捕食)旁边空白地方!12个同学捕食后,每个动物繁殖1个后代,这样持续几轮

结果:螳螂会越来越多,蝴蝶和瓢虫越来越少

原因:螳螂和稻田的颜色相近,不容易被发现。

进一步提问:是同学们选择了螳螂留下还是稻田选择了螳螂留下?(环境选择)

2、书上模拟实验

1)观看模拟实验过程视频

2)提问分析:实验中各种因素所模拟对象是什么?

3记录数据

4)分析交流:65页讨论题4个

A、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分别是哪种颜色的“幸存者”最多?这与彩纸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答:与底色相同的。纸片颜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捕食者发现,生存下来的机会更大。

(5)解释:开始有各种不同颜色(变异),只有环境相似的体色更容易生存下来,经过多代的累积,其他颜色被淘汰,形成了保护色。这种保护色是环境选择出来的,说以叫做自然选择,这种进化原因理论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

探究三:自然选择

通过视频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生物之间会进行生存斗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总结。

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食物和空间又是有限的。

再引入过度繁殖现象(配图)

2、生物后代出现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吗?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总结。

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不适应环境。变异是不定向的。

3、什么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存活下来呢?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总结。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存活,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总结自然选择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总结和练习

联系实际:长颈鹿进化的过程解释(更好的理解自然选择),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