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呆爸第474篇原创 作者:阿呆爸 01. 今天是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大促销。你都买了啥? 我先分享一下自己剁手的情况吧。 我大概花了一万。花的最大头是买了6瓶酒。两瓶飞天茅台,四瓶五粮液。单这一样,就花了7000出头了。 买酒是为了存给孩子。两瓶飞天存给刚刚满百日的二宝小瓜。四瓶五粮液,一个存给阿呆,另一个存给外甥女。 这是我一年一度的常规作法了,算是一种“女儿红”吧。每年买点好酒存下来,将来孩子长大了,遇到婚嫁之类的大事拿出来喝,也挺有纪念意义的。 好奇地是,今天存的酒,十年二十年之后,是香气浓郁呢,还是跑酒跑的寡淡无味了。谜题暂无答案,二十年后再揭晓了。 02. 还买了啥? 除了存酒之外,今天又在京东、天猫上转了转,分别买了下列东西: 一块4T移动硬盘,大约600块。我大约有四五块移动硬盘,都是拿来存电影、存资料了。 虽说现在基本都是在线看电影了,但有时候搞得烦不胜烦,慢慢就有了集中存高清片子的习惯。 几盒安神保健品,大约500块。这是买给我妈的。最近她在我这里住,老是抱怨失眠睡不好。我估摸着,这就是要走上吃保健品的路了。我就挑了这款口服液,效果到底好不好,目前还不知道。如果管用,就得长期吃了。 十几本书,花了大约400块。上午顺手领了一张优惠券,清空了购物车里的书。主要是一些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科技方面的书。 问了一下老婆那边。她也没买啥,给二宝囤了点尿不湿,大概花了500块。另外买了一点米啊油的,大概花了200。其他就没了。 上面这些,带上酒,七七八八就花了小1万了。这几年我越来越感觉到,“钱”这个东西真不经花,一不留心就指头缝里跑掉了。除掉酒,看起来也没买啥啊,怎么哗啦一下两千多就没了? 这就是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要钱。 03. 另外有两个感觉。一个是,现在的双十一越来越没有诚意了。 电商搞双十一促销,快有十几年历史了。从早期的光棍节,慢慢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大促销。 以前是一年一度,促销折扣集中在11月11号这一天,现在战线至少拉到了半个月,轮番轰炸半个月下来,大家也审美疲劳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双十一的东西,并不便宜多少。我们家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都是我在采购。我自己也比较留心一些东西的价格。 我就发现,双十一的东西,大部分会比平时略便宜一点,但是折扣非常有限,大概也就便宜10%左右。 各种领券抢红包,噱头十足,其实也没啥诚意。领个一块五毛的,最后花出去成百上千,属于典型的占小便宜,花了大价钱。 最火大的是,有些商品不仅不便宜,可能比其他时候还要贵。前年我买过一个电饭锅。双十一之前买,花了四百。 双十一当天我好奇地又去看了看,领券、立减、前300名送刀具,噱头一个接一个,而价格呢?涨到了五百! 这一次,本来想着再给阿呆挑点绘本,最后放弃了。 一方面家里绘本实在太多了,买的欲望不大。另一方面逛了京东当当,双十一的优惠力度,甚至比不上店庆、开学季、世界读书日、秒杀这样的促销。 有那个精力琢磨,还真不如去干点其他事。 04. 另外还有一个感触。 今年的双十一,除了各大电商在自己的平台上卖力吆喝,媒体参合进来的造势,似乎声音小多了。 印象里,记得以前这一天,会搞什么24小时晚会、热搜、战报一个接一个。 什么某某收到第一个双十一快递,某某大佬亲自送出包裹,某某是锦鲤,马云、刘强东、张近东的也会露露面。 今年呢?我观察了一下微博、头条的热搜,还有一些关于“双十一”的内容。但动静似乎不大。也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真的如此反常。 我个人相信,应该是监管层有一些明确的要求了,所以那种造势的东西受到制约了。我觉得这也算是好事,克制一下消费欲望也挺好。 如果平时本来就要买东西,是刚需,那趁着双十一买一下,能便宜点也挺好。 如果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需求,被商家一轮又一轮广告轰炸的欲望大涨,买了一堆用处不大的,下个月信用卡、花呗,还是得还啊。 实不相瞒,我四五年前贪图便宜买的几双又丑又不舒服的运动鞋,买来就压到柜子底了。 老婆去年囤的纸巾、湿纸,到今天还没用完呢。每次看到占了那么大一块地方,也挺闹心的。 你双十一都买了啥?欢迎留言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