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美军火炮

 天选小丑 2021-11-11

首先说一下TOT战术,全称为Time On Target,这是美国炮兵在二战时使用的一招绝活,即把炮击区域分成多个区块,每个炮组各自负责一块,这样可以避免某个区块的炮击过于集中的问题,使得炮击可以覆盖一整个区域。从动图汇总可以看到,一般的战斗中,炮弹的弹着点非常零散,有些区域会成为敌人的“安全区”,TOT就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而诞生的。

二战时期的美军还对TOT战术进行了升级,不仅完成了区域覆盖,还要求炮组之间协同作战,使得每一轮炮击时间差非常短。一轮炮击,整个覆盖区域同时爆炸,让敌人避无可避。这类升级TOT战术的最大难点在于“协同”,不仅需要通讯设备的即时性,还对军官指挥能力、士兵军事素养有较高要求,而这些要求对于美军来说都不是问题。

M2型60毫米迫击炮

美国仿自法国的布兰德60毫米迫击炮,1938年起装备美军步兵连属迫击炮排,每排4门.此炮大量使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速:158米/  最大射程:1840  最小射程:91米
方向射界:14  高低射界:40~85度
最大射速:30发/分
炮身长:730毫  炮全重:19.07千克

M2型60毫米迫击炮

M1型81mm迫击炮

1920年代,美国陆军军械部开始寻求更先进的设计。 Stokes迫击炮的设计师法国人布兰德继续对他的设计进行改进使得迫击炮成为更先进的武器。1931年美国人带回4门样炮用作结构分析。不久后就购买了该炮的生产权,并命名为 M1 型81mm迫击炮。
二战前,81mm迫击炮排直接隶属于营部连。1942年,海军陆战队采用新的编制,81mm迫击炮排编入步兵营武器连,一直到1944年,步兵营武器连撤销,81迫击炮排重新划归营部连。M1 型81mm迫击炮是二战美军海军陆战队步兵营里最大的武器,一个营装备4门。

M1型81mm迫击炮

75毫米M1A1榴弹炮

是美国于20世纪20年代为适应复杂地形作战需要而研制的,是一种组合式火炮,运动时可以迅速拆成几个部分便于炮兵携行。全炮仅重653公斤,威利式吉普车即可牵引进行公路机动。
该炮自研制出来一直不受重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的1940年,仅生产了90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产量大幅上升,但在生产高峰的1943年,也仅生产了2592门。到1944年停产为止,该炮各型总共生产了近5300门。
二战中及战后,该炮曾作为军援物资提供给国民党军队,在当时的国共战场上较为常见。国共双方军队通常称之为美制七五野炮或七五山炮。
该炮最大射程9000米,射速为5发/分钟,炮弹初速381米/秒,炮组成员6人。

75毫米M1A1榴弹炮

105亳米M101榴弹炮

M101是1962年美军更换装备编号系统时对使用M2A1型炮架的M2A1榴弹炮的重命名,同时将使用M2A2炮架的M2A1榴弹炮命名为M101A1。二战时期是美国师属炮兵装备,口径105毫米,最大射程达11公里,也是美军数量最多的轻型榴弹炮。在1940年起生产,在各战场作为师级支援火力大量生产并支援给各盟军使用,其以廉价、设计简便、与火力适中的特性获得炮兵的肯定,其升级版直至今日仍有在部分国家服役。
口径:105mm 初速:472.4米/秒 最大射程:11160m 方向射界:45度 最大射速:4发/分,全长:5991mm 全重:2300kg 弹重:14.98kg

105亳米M101榴弹炮

155毫米M1A1型火炮

美军所用155毫米榴弹炮基本是参照一战时法国的施耐德厂设计的 M1917型所发展出来的。 该炮的炮架在上世纪30年代被更新了; 并于1941年被装上了加长的新炮管和新的后膛,正式命名M1型155毫米榴弹炮。 后来该炮之炮身和炮架被稍作修改, 改良型称为M1A1型,其后此炮一直在美国军队中担当标准中型火炮的角色持续了许多年。
       能够发射43公斤弹药至15,000米远,其适用之弹药包括高爆弹,烟雾弹及化学武器,后者虽从未用于作战。 该炮全重为5,800公斤和由11名人组员操作。 它通常由2.5吨卡车或M3半履带式车辆所拖曳。 M1A1在二战之后曾服务过许多国家,这包括韩国、印度**及越南。从1941年到1953年该炮总产量达到了10,000门。

155毫米M1A1型火炮

240毫米M1918/M1A1型榴弹炮

新型240毫米火炮开发计划从1940年4月开始,炮身组件很多直接取自老式的M1918型大型榴弹炮。火炮在组装完成进入发射状态下全重26.3吨,其中炮管长8.38米,炮组乘员为14人。火炮可以发射163千克的高爆弹丸,装填方式为发射药包和弹丸分装模式,最大射程达到23千米,最大射速可以达到每小时30发。项目中最具挑战的是为火炮开发一种便于部署的大型组装炮架及其摩托化牵引运载底盘。新式240毫米榴弹炮一改M1918火炮的箱式炮尾拖架设计,采用全新的纵向分离式炮尾拖架。
由于其巨大的炮身和炮架不便于野战运输,因此240毫米火炮是美军在二战中后期众多野战炮中战场上最难部署和操控的火炮型号。从牵引状态到射击状态的过程中,火炮的炮身和炮架需要分别从运载底盘上卸下,在装卸中需要借助M2型20吨起重吊车进行吊装作业,在运载车后部还备有一部挖掘装备用以挖掘火炮射击掩体。挖掘掩体的过程往往先于炮架和炮身的吊装作业,正常情况下,整个部署过程一般需要2个小时。进入射击状态后,弹丸装填需要借助吊车进行配合作业放置于弹药装填导轨上,然后由多名士兵采用长杆将弹丸顶入炮膛。48千克发射药包由2名士兵搬运至火炮装填导轨旁边,并由1名身强力壮的炮手将其抱到导轨上,后由多名士兵合力采用长杆将发射药包顶入后炮膛,闭合后膛炮闩即进入待击发状态。一个熟练的14人炮组能够以每两分钟一发的发射频率进行射击。

240毫米M1918/M1A1型榴弹炮

这里补充一下,美军陆战武器装备的型号由武器编号和武器类别两部分构成。武器编号一般由字母M、数字和表示改进型的字母组成,字母与数字之间没有连字符或空格。在同一类装备中,M后面的数字不能重复,但不同类别装备的数字可能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