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

 碧海蓝天kx32di 2021-11-11

图片

图|网侵删

作者 l 一语随行

编辑、排版 l Benign Hu

缓缓 音乐: 张惠妹 - 缓缓 来自QQ音乐

(今天上午无意间看到《了不起的我》一书的书评,觉得非常棒,然后主动去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后来就找到作者“一语随行”的这篇文章,心中很是开心,压抑不住自己去联系作者,申请转载,感谢作者“一语随行”,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转载需求,感恩🌹🌹🌹)。

以下请欣赏原文:

如何养成一个新习惯、如何改变心智模式、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如何走出人生艰难时刻、如何在不同人生阶段完成不同使命,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们。然而,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学能为我们提供不少线索。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正是从改变、思维、关系、人生瓶颈和人生阶段五个方面,教会我们如何进行更好的自我发展,如何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图片

01

开启行为的改变

要实现良好的自我发展,成为了不起的自己,首先要从改变开始。

说到改变,不少人都会感概“改变很难”,因为改变意味着要放弃我们熟悉的经验、知识、技能等。然而,如果不能突破改变的难关,我们终究只能原地踏步。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顺利开启自己的改变之路?

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遇到陷入困境中的人会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我没有选择”,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我们无奈于没有选择是因为摆在面前的选项并非我们理想中的选择。

“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只是这个选择不合心意而已。

每一个选择背后都需要我们担负相应的责任,而我们正是因为害怕选择背后的责任,常常逃避选择。然而,改变需要我们承担对自己的责任,看清自己做出的选择,所以,在改变时做出选择更需要勇气,同时也更需要自省。唯有不断审视自我,才能触发做出改变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个角色,一是“大象”,二是“骑象人”,大象是情感的自我,骑象人是理性的自我,理性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如果人的理性想要达成改变的目标,就需要了解情感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它的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换句话说,改变是理性和情感的相互配合。

改变之所以常常很困难,正是因为“大象”和“骑象人”之间的不协作,比如,当你的理性告诉你一定要睡前看一个小时书,但是情感大象却往往拉着你不停的刷剧。这头大象的力量很大,一旦被激发,理性很难控制,它很容易受到情感驱动,容易产生焦虑、愤怒、同情等情绪,并且成为人改变的阻力。

最重要的是,这头情感大象会受到经验的支配,曾经熟悉的行为会让我们觉得安全,这就是“经验的好处”,而改变带来的则是“期待的好处”,即未来的结果,这些我们未曾见过的结果,让我们感到不安,所以会将它们拒之门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习惯难以改变的原因。

由此可以得到,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替代旧经验。这是人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但是用新经验替代旧经验的过程,仍然让我们举步维艰。“替代”之所以如此之难,有三个原因:

1. 心理舒适区让我们难以摆脱旧经验

心理舒适区是我们旧有经验的集合体,它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比如,遇到危险,选择战斗还是逃跑;工作遇到困难,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我们所做出的行为应对措施,都是基于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给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控制感”,当我们采用了惯有的做法解决问题时,会让我们感到将事情牢牢的控制住了,进而产生安全感。

比如,当你写文章的思路始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偶然有一天让你换一个思路写,就会充满不安,并且对最终的成果没有把握,因为新的写作思路让你缺乏了控制感。

2. 心理免疫系统下的错误假设在作祟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平衡和稳定。其实,这套免疫系统的本质就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

当我们采取了新行为时,心理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我们会选择用老办法解决问题。

心理免疫系统之所以会启动是因为我们错误的假设,如果给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做一个X光片扫描检测,就能很清楚看到是什么阻碍我们改变。

第一道检测是“希望达成的目标”,第二道检测是“与目标相反的行为”,第三道检测是“潜在的好处”,第四道检测是“内心重大假设”。

比如,你非常想要在公司项目讨论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又非常害怕发言,这时候你的目标是“自信的表达观点”,而与之相反的行为则是“保持沉默”,保持沉默的潜在好处是“不因此引起冲突”,最后,你会发现,导致你不敢开口表达观点的内心假设是“如果开口发表观点,很可能带来不好的冲突”。当你能够挖掘到行为选择背后的内心假设时,就会发现这个假设完全是错误的想法。

明白了改变的本质,以及难以摆脱旧经验的原因后,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改变?有四个重要原则:

1. 检验人生假设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不是资源不足,而是内心秉持了错误的假设。通过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扫描,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到行为选择背后的假设,然后让这些错误的假设彻底崩塌,我们就很容易迈出第一步。

2. 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提供心理动力。

有一个极为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迈出小步子,即奇迹问题。假如你家境困难,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供你读大学,所以提不起精神备考,这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如果奇迹发生了,我真的顺利大学毕业,会发生什么”。如果能够看到未来的成果,我们就会不自然的为自己当下的困境找到方法和路径。

奇迹问题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往前看”和“往回看”,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往前看”是基于过去的思考,这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困难;“往回看”是基于未来的思考,这时候我们看到的会是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 培养“环境场”

当我们进入办公室,往往就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脑子里不会想玩游戏、刷剧;当我们下班回到家,常常无心思学习和工作,而只想玩游戏、刷剧。这就是“环境场”所起到的作用,“场”是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够激发特定行为。

比如,进了图书馆,你会不禁小声说话,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所以,当想要改变某个行为,不妨创造一个有助于行为改变的“环境场”,让“场”的惯性推定行为的改变。

4. 情感触发

最常见的促动行为改变的方式激发内心的焦虑、恐惧,比如迟到扣工资、考不好挨打挨骂等,通过这种方式推动行为改变的背后是让我们内心产生自责,然而,一个人越是自责,越容易放纵自己,进而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的放纵”恶性循环中。

曾经有一个关于戒烟广告,广告上画了两片被香烟熏黑的肺叶,看起来非常恶心,人看上去都会觉得害怕,但是这则广告并没有起到戒烟的效果。因为当人看到图片产生焦虑和恐惧后,反而更焦虑,就想着“不如来根烟缓解一下焦虑吧”。

真正推动行为改变的情感是爱和期待,只有我们看到他人让我们改变,或者自己想要改变过后的爱和期待时,情感大象才能接收到有效信号,然后做出改变。

在现在这个时代,改变已经成为了“拥有更好生活”的代名词,然而,改变是一把双刃剑,不是所有的改变都能带来有效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瓦茨拉维克将改变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序列改变,即内容的改变;第二序列改变,即应对方式的改变。很多时候,我们都只将改变放在了第一序列,所以看似改变了,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例如,不少人觉得自己没有在工作中得到认可,并且遭遇了不公的待遇,就跳槽,可是到了新公司,仍然发现存在先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就接着跳槽。来来回回、跳来跳去,始终找不到自己让自己满意的工作。通过跳槽摆脱以前工作中的困扰,是基于内容的改变,而我们想要解决“不被认可、不公待遇”的问题,更多需要的是应对方式的改变。如果第二序列的应对方式不发生改变,跳槽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频繁跳槽的困扰。

改变到底是否有效,判断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判断到底是世界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二是判断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偶尔出现焦虑、失眠、心情不好,这是正常规律,并不是问题,但是如果错把正常规律当成了需要改变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成为新的问题。

此外,世间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经验需要积累、感情需要培养,如果想要破坏这些自然规律而达到改变的目的,改变也不会成功。比如,寻找一夜暴富的方法,这本身就违背了人走上事业成功的自然规律,如果一味追随一夜暴富,只会让我们越走越错。

改变,是自我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看清了改变的本质,克服了种种困难,改变才会真的发生,改变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02

推动思维的进化

行为的改变有赖于思维的改变,如果不能从保守僵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行为的改变就难以发生并带来好的结果。

所以,改变自我,实现发展的前提是能认清自己的心智模式,摒除错误的心智模式,建立起新的思维。

人的一些行为受到心智模型的影响,所谓的心智模型,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比如,当遇到了困难,有些人习惯想“问题是什么”,有些人习惯想“办法是什么”,这些惯有的想法会带来不同的行为和结果。

心智模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塑造我们的经验并影响我们的情绪,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人认为只剩下半杯水了,所以感到焦虑,有人则认为还剩下半杯水,会感到开心。不同的心智模式会让我们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解读,进而形成不同的情绪。

此外,心智模式还会引发行动,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往往会激发有效行动,来验证它自身的正确性。比如,当你觉得一个困难自己可以应对,就会想尽办法,全力以赴,当困难被成功克服后,就会加深“我能应对”的信念,进而会强化我们面对困难的信心,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的循环。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与世界的积极互动,心智模式分成了两类:成长型心智模式和防御型心智模式。前者会引发探索和变化,后者则会引发防御和静止。

防御型心智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思维:僵固型思维、应该化思维、绝对化思维。

1. 僵固型思维

僵固型思维是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我形象上,始终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思维。比如,当有人夸你聪明时,你就会通过各种行为来维护“聪明”的形象,这其中不乏会选择做一些自欺欺人的事情。所以,一个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

放下自我,与真实的世界互动,是摆脱僵固型思维的好办法,不要太过执念于自我的形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最重要。

2. 应该化思维

应该化思维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或他人不符合头脑中的规则时,会感到愤怒、焦虑、沮丧或怨恨,这种应该化思维体现在对世界和应该化和对自己的应该化。

对世界的应该化思维表现为希望全世界都要按照自己的意图的发展,比如认为孩子应该是听话、懂事的,所以当孩子出现不听话的表现时,就生气,想要矫正他的行为,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然而,希望孩子变乖是一种愿望,但是不能接受孩子实际表现与愿望不一致,就成了应该化思维。因此,区分愿望和现实,是破除对世界应该化思维的关键。

除此之外,人总是想要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因此产生痛苦,比如,我的父母希望我……,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我就应该这样做。这是对自己的应该化思维,即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或者追求更高的自己时,评判标准往往是基于别人的规则和设定。

在这种应该化思维的影响下,人的内心很容易产生分裂,让我们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一直按照别人的期待活着。要跳出对自己的应该化思维,就应当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够意识到在外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并且做出自己的选择。

3. 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源于习得性无助,即认为“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了”,这种思维跟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人类能生存下来,正是依靠大脑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种抽象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容易把受到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

比如,一个人刚毕业进入创业公司,每天加班、压力很大,还经常遭批评,最后被开除,这就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接着,他可能会不断扩大心理防御范围,先开始觉得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工作,慢慢地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在创业型公司工作,再接着可能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工作,最后可能会选择在家啃老,这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所带来扩大防御范围的悲剧。

当我们陷入悲观和郁闷中,头脑会对这些挫折和困恼进行再次加工,产生三种加工结果: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即在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一直发生,普遍化即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人格化即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这三种抽象方式会让绝对化思维根深蒂固,并让人不断地在思维陷阱里受折磨。

防御型心智模式让人无法与现实有效互动,从而失去成长的机会,而成长型心智模式则会让人不断前进,实现心智模式的进化。如何建立成长型心智模式,有三个方法:创造性思维、控制的两分法、近的思维。

1. 创造性思维

日常生活中,推动行为改变的往往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这种以解决问题问题为出发点的改变,其实并不能够带来行为改变持久的张力。因为问题解决完了,脚步可能就停止了,或者没有问题发生,就始终原地踏步。

创造性思维所强调的是基于目标和对热爱的东西的追求,并寻找缩小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它就好像是女人生孩子,生孩子的过程并不需要我们强迫自己努力,只需要爱这个孩子就够了。所以,解决问题不是行动的动力,我们热爱的、想要实现的东西才是。

2. 控制的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指的是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前者强调专注精进,后者强调顺其自然。由于人的思考习惯,通常先想“重要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能否控制”,所以才导致过度关注结果,并且为结果担忧,而不是把目光放在当下的行动。

遇到烦恼或者挫折,利用控制的两分法,第一步需要思考担心的事情中,哪些部分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不能控制的,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到能控制的部分。第二步需要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3. 近的思维

近的思维指的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与之相反,远的思维指的是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要让改变发生,我们必须关注近的思维,因为近的思维是不断与现实接触的,而远的思维则是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规则而已。

掌握近的思维需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用描述性语言,而非评价型语言;二是关注具体问题,而非抽象问题;三是关注现在能做的,而非事情的结果。

人的思维是具有弹性的,它能够根据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适应方式,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思维对环境的基本适应方式有两种:一是同化,即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二是顺应,即改变自己的认识模式,适应新事物。

不论是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还是产生的想法和观点,都具有局限性,所以,要让思维具有弹性,并且良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做到顺应,而不是同化。

03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类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根源。诗人约翰·多恩也曾写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群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而关系的塑造会影响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我们的痛苦和幸福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

关系中的自我有四个层面:

1. 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家庭中有家庭关系,工作中有工作关系,哪怕是在地铁上,周围都是陌生人,这也是一种关系。

2. 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跟陌生人说话时,我们会表现出谨慎、害羞,跟熟悉的人说话时,常常表现出话很多、玩得很嗨,这就是在不同关系中,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自己。

3. 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比如一个妈妈正凶巴巴的批评儿子,接到了老师的电话,一下子态度就变得非常客气。

4. 从关系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变,一些看起来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思考,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比如,如果你很认同老板交代的工作,你的效率会很高,相反,如果你不认可老板交代的工作,就会非常拖沓,其实不是不想做,不是你自己的问题,而是你和老板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关系的角度来看自我,不同情境下,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进而表现的行为有所不同。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取决于我们角色是否符合了他人的行为期待,是否在关系里达成了隐形契约。比如妻子希望丈夫做一个下班按时回家陪伴孩子的好爸爸,而丈夫经常加班,没法成为妻子心中的“好爸爸”,这时候可能就会因此产生矛盾和争吵。其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没有满足对方的预期和期待。

由于关系中的角色不同,进而产生的语言也会有所不同,换句话说,所有关系中的沟通都是一个隐形的角色分配过程。而在关系语言中,我们常常是对人不对事,也就是说,如果关系好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谈,如果关系不好,谈什么事情都是在谈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个系统,如果角色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形成互补,也会导致不健康的关系,比如,在一个家庭或者团队里,有一个人特别能干,而其他人就变得不能干;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以维持系统的平衡;让系统中的某些人担任了他不该担任的角色。

从系统的角度讲,改变不是改变某一个行为,而是从改变某个行为开始,重塑一个系统。

除了因不能形成互补的关系会出现问题,还有两种情况也会导致不健康的关系,一是自我和他人的感觉混淆,二是责任的混淆。

自我和他人的感觉混淆,会让我们产生不安全依赖感或陷入关系的三角化。比如,孩子对父母产生了过度的依恋,在日后会严重影响其独立成长和自我发展,因为他一旦失去了依恋关系,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安。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陷入三角关系中,尤其是当我们成为了三角关系中其他两个人解决矛盾的工具时,会产生很多困惑,别人的矛盾和情绪都会变成自己的问题,于是被卡在这段关系中。如果我们充当着三角关系中的非中间方,那么很容易对“夹心人”产生依赖感,因为你将他当作解决问题的工具。

自我和他人的责任混淆,会让我们产生指责和自责。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都是你的错”,这是指责,或“都是我的错”,这是自责,其实,谁都没有错,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有明确的因果,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对错。之所以指责别人,是因为我们不想承担责任;之所以产生自责,是因为我们不能守住自我边界,总想要满足他人的期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其实,所有的人际烦恼都来自于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事。

所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课题分离,即区分清楚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别人课题,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课题做好。

如何判断课题的所属人,我们可以看事情的结果的承担人,即谁承担直接后果,谁就该负责。基于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清晰自我边界,在该表达需要时表达需要,在该拒绝时就拒绝,不再有人际关系中的顾忌。

处理和建立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仅是能否感到幸福的根本,同样也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关系中的自我发展有三个阶段:

1. 自我阶段。这个阶段是以自我为中的阶段,我们会认为世界和他人都是围绕着我们的需要运转的,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作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作他人关注的中心。

2. 他人阶段。这个阶段有两个标志:一是让他人决定我们的行为,比如,为了满足别人委屈自己,或是叛逆;二是难以容易差异,比如,想要去影响和改造别人,不允许别人跟我们的想法不一致。

3. 独立阶段。这个阶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能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人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算是真正的成熟。

04

走出人生的瓶颈

人始终处在不停的发展和变化中,我们应当用变化的视角重新理解自我,并从变化中发展出崭新的自我。

在人的成长进程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时刻就是转折期,即人生重要的转变。比如,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结束单身,开始经营家庭;从老家独自去大城市发展等。这些人生的转折期是自我发展的重要部分。

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样的转折期,以及他是如何度过这些转折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转折期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并且重新认识自我发展,它并不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选择,而是我们对内心的重塑。

比如,当一个从来没有受到过伤害的年轻人,进入职场遭遇到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他能够顶住压力,放松心态,积极应对压力,那么他会在这件事中沉淀经验和智慧,内心会逐渐变得强大起来。未来,面对艰巨的任务时,会更加坚定而无所畏惧。

人生的重要转折时刻,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次,不同的是,能否将每一次转折变成塑造内心的一次机会。转折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结束、迷茫、重生。

1. 结束

一个人的转折通常是从结束上一段旅程开始的,犹如装修房子,你想要重新装修房子,就需要先把家里的物品都腾空,这样才能进行重新装修,并且放进新家具。只有先结束上一段职业、感情、关系等等,才能为我们下一步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然而,结束并不是一场终结,或者因为犯了某些错误,让自己强制结束,结束的本质是脱离,即从过去的事情中脱离出来。脱离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环境脱离、身份脱离、目标脱离。

环境脱离指的是从我们熟悉的环境和关系中脱离出来。身份脱离指的是从依附在自我身上的角色和身份脱离出来。目标脱离指的是从固守的目标中脱离出来,学会思考目标本身是否有价值。

结束,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到并不易,因为绝大多数人会因为心理舒适区而难以结束。比如,虽然工作不开心,但是也不想放弃当下的工作,因为已经对公司、业务、环境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害怕结束,事情可能会越变越糟,我们也会失去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

2. 迷茫

人在真正结束的那一刻,会感到解脱、快乐,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陷入迷茫和焦虑。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因为旧的生活已经过去,新的生活还没有来到,我们被留在意义感的真空里,所以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该去向何方。

处在迷茫中的人,往往想要回到过去,比如和恋人分手,发现痛苦至极,于是想要复合,想要回到过去的关系。同时,人还可能想要尽快结束迷茫、达到未来,比如辞职不久,就想要快速找到新工作,并做得比之前成功很多倍。

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目标感,因为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的;二是人际关系,因为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制出来的。所以,基于这两个来源,要度过迷茫,就要给自己创造目标感或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意义感。

3. 重生

当经历过“结束”和“迷茫”后,人就进入到转折后的重生,这种感觉如有大病初愈,虽然身体可能仍然虚弱,但精神却元气满满。

这个时代,最典型的重生例子就是褚时健,72岁的褚时健,从声名赫赫的企业家、亚洲烟王,忽然沦为阶下囚。出狱后,选择了农业,84岁时褚橙热销全国。从当年的烟草大纲,到今天的橙子大王,这样的重生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实现重生的要素有两个:一是偶然和意外;二是另起炉灶。

很多重生伴随着偶然机遇和意料之外,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偶然的机会,走上了……”“机缘巧合之下,我做出了……的选择”。

另起炉灶的意思是我们需要跟原先的目标分离,然后重新开始。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然而,另起炉灶让我们要学会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认了栽,承认失败,才会发现,原来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从“结束”到“迷茫”,再到“重生”,转变应该是发生在内心的,即冲破了曾经内心的冲突,重新开始。转折期既然对我们每个人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转折期是否来到?有两个标准:

1. 想清楚要做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比如,要不要辞掉老家的工作去大城市创业,单从经济角度衡量,很快就能通过计算得到答案,但是这种决策方法存在弊端,我们并不能准确的预测未来,所以计算得来的数据不具有确定性。另一种决策模式是基于心理选择,即思考每一个选择背后的自我是怎样的,简单来说,就是“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这个问题要比“我要赚多少钱”难很多,所以,在转折期做选择时,我们要想清楚究竟是基于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2. 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比如,进入一家新公司,难以适应公司的环境和文化,和同事相处也不太愉快,这时候,人会苦恼于究竟是顺从环境,即忍受,还是反抗环境,即辞职。

其实,这两个选择都不是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真正的转折,不是让我们去发现和寻找能带给我们确定性结果的环境,而是开始不断的自我创造。

05

绘制人生的地图

一个人,无论是行为的改变、心智的发展,还是关系的发展,都有着一个大前提和大背景,就是我们所处的人生阶段。

换句话说,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自我发展的重心和方向有所不同。还有很多转变,经常发生在某个特定阶段,如果我们要理解这种转变的困难,需要结合所处的人生阶段来考虑。

所以,我们在关注自我发展的时候,不能忘记我们所处的特定人生阶段这个大背景,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人生发展课题。

1. 青春期:寻找身份认同

这个阶段里,阻碍我们发展的是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以及对他人评价的过分在意。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认知,于是通过外界来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样很容易陷入绝对化思维当中,阻碍我们的心智模式发展。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寻找身份认同,即客观的认知自己,对自己负责,并容纳矛盾的存在。

2. 成年早期: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进入成年早期,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接下来,我们会面对建立亲密关系和职业认同的需要和挑战。

建立亲密关系意味着我们的自我扩大了,从一个人延伸到两个人,有时候,这种延伸会是一种对自我缺陷的弥补,比如自身的性格存在缺陷,另一半却在这方面很擅长,这种互补的亲密关系会相互扶持,走得更为长远。

亲密关系的建立是这个阶段中的重要课题,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多到了适婚年龄却依旧单身的人,害怕发展亲密关系的人,往往心理都有三种障碍:害怕不被接纳、害怕承诺、害怕”被改变”。

很多人认为建立亲密关系,就意味着将自己托付给某个人,并且要依赖和信任某个人,因此会产生诸多怀疑,进而不接纳。还有一些人会害怕承诺,比如,恐婚多数是因为害怕失去某种可能性。

还有一些人会因为害怕“被改变”而害怕建立亲密关系,由于单身时间久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约束,所以一想到“有人管”就感到恐惧,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

在这个阶段,与亲密关系同等重要的是职业认同,建立职业认同意味着我们能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并把它当作自我的一部分。职业认同有四个标志:胜任感、承诺、报酬和满足感。

胜任感是我们能胜任当前的工作,承诺意味着我们对职业的忠诚,报酬意味着我们从职业中获取了满意的回报,满足感意味着工作与我们本身没有违和的地方。

当这四个要素同时满足时,我们的职业认同感就会比较高,而我们一个人追求职业更好的发展,其实正是对这四个要素的追求。

3. 中年期:应对中年危机

进入中年期,因为衰老导致人的身体重新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害怕衰老是这个阶段最大的发展障碍。这种障碍一方面来自身体机能的衰退,另一方面来自丧失。

为了避免身体危机和丧失的可能性,繁衍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课题。繁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里的繁衍;二是家庭外的繁衍。家庭里繁衍指的是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家庭外的繁衍包括了创造性工作、传承和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不论是家庭里还是家庭外的繁衍,都是年长者对年轻人的一种付出,通过培养、辅导、帮助年轻人,获得爱、尊重、安慰等。所以,发展繁衍感,无论以什么形式,都能够突破自我、走出中年危机。

4. 老年期:人生的整合

人生最后的一个阶段,对儿女的养育、对社会的贡献、对公司的价值等一切该卸下的,都已卸下,临近终点,对人生的整合则是最重要课题。

整合有两种意义:一是回顾自己的人生,找出意义感;二是把自己放入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是某种演化进程的一部分。不论以哪种方式整合,这个阶段是让我们学会放下“自我”本身的执着,以及对生命的执着。

在每个阶段,我们都有需要面对的矛盾和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如果我们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课题,就会获得一种宝贵的品质,如果没有完成,这个阶段的课题就会在下一个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和面目重新出现,提醒我们需要补课。

图片

备注: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帮忙点个在看,谢谢。♥

图片图|网侵删  文字、审稿 | benig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